华为“截胡”小米,技术领先才是王道!国产还有谁在出手?

热潮新观点 2024-06-19 17:28:06

新能源行业有多卷?最近,华为出手“截胡”小米,消费者购买智界s7,凭借小米su7大定订单,可以在车价上抵扣5000元。对于急着用车的用户来说,选择交付周期更短的智界s7,不仅能更快提车,还能挽回一笔不菲的定金费用,这个活动无疑是个好消息。

如今,已有部分车友选择从小米su7“跳槽”到智界s7,而他们选择智界s7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看上华为尖端的自动驾驶技术,毕竟华为的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一直是智能驾驶领域的标杆。

从行业来说,无论品牌走技术路线,还是走价格路线,都能在各个阶段获得一定的订单,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技术领先才是消费者选择的根本,也是我们国货崛起的根源。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面临着“缺芯少屏”的困境,核心技术被人掐脖子。近两年,华为出手“复活”麒麟芯片,无数花粉和科技爱好者都为之疯狂,引起了华为手机抢购潮;在显示领域,TCL华星出手打造了“中国屏”,打破了日韩企业液晶显示技术的垄断,现在连三星、索尼都在抢购华星屏。

技术领先才是王道!这个道理也在电视界得到印证。长期以来,三星、索尼等日韩品牌垄断了高端显示技术,高端电视市场几乎清一色是日韩品牌,不过这几年国产电视崛起了!据权威数据显示,去年全球电视销量前五名当中,有三家是国产品牌,TCL更是夺得了第二名,超过了LG、索尼。

TCL能获得如此亮眼的成绩,离不开MiniLED+超大屏组合策略,如今TCL持续领跑MiniLED赛道,不仅加大力度普及MiniLED电视,更希望利用其技术优势为行业解决更多痛点问题。比如说光晕问题,MiniLED电视呈现暗场画面时,明亮物体边缘会有一圈虚影,这是由于电视背光控制不精准,导致暗部画面异常亮起。

这个问题困扰行业多年,有的品牌通过提高分区和亮度来解决,这种做法确实能缓解光晕问题,但随之而来的光线串扰问题成为新的难题。这行业都无法解决光晕问题,难道MiniLED就止步于此了吗?无所谓TCL会出手!

众所周知,屏幕也是解决光晕的重要手段,为了进一步抑制光晕问题,很多企业从IPS硬屏转而使用VA软屏,因为VA软屏原生对比度更高、更不易漏光,但TCL很有先见之明,全行业内只有TCL一直坚持使用VA软屏路线,而且其中高端系列用的是华星的HVA屏,与MiniLED搭配能呈现更佳的光晕控制效果。

屏幕只是控制光晕的一环,OD和透镜也是影响光晕控制的重要因素,前者通过缩短背光板到扩散板的距离,控制光源的扩散角度,从根源上解决光晕问题,而后者被称为“控光灯塔”,可以控制光线的走向,让光线更均匀。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黑科技只是TCL全域控制光晕技术的一部分,TCL还从发光芯片、调教算法等方面入手,最终才把光晕这一“顽疾”解决掉。可以想象,配备全域控制光晕技术的Q10K,在播放漫天星空的场景时,每一颗星星都能清晰呈现,不受一丝光晕的影响,给你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

品牌策略成功,是企业引领行业发展的基础。我们相信,像华为、TCL这些深耕技术路线的企业,终会带领国货崛起,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国产品牌掌握核心科技,一起壮大国货影响力,也让科技成果普及更多的消费者。

0 阅读:109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