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怒喷半小时:一次项目上线失败的深刻教训

软件求生 2024-05-25 14:22:05

哈喽大家好,这里是你们的老朋友小米~最近工作忙得不可开交,这不,昨夜又是一个通宵夜,因为一些原因导致了项目上线失败。今天在会议上被甲方喷了整整半个小时,我心里五味杂陈,但作为一个技术分享爱好者,我决定把这次经历记录下来,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需求背景:一个看似简单的白名单功能

事情要从运营同学提的一个需求说起。运营希望能在管理后台加一个白名单的功能,可以通过增加相应手机号到白名单库,使得该手机号的人员可以免除身份校验,通过分享的链接或二维码直接登录商城页面进行福利领取。听起来很简单,对吧?然而,这个看似简单的需求,最终却成为了一个噩梦般的项目。

问题一:没有需求原型

痛点分析:产品大大太忙,只给客户发了几行文字描述需求。客户通过文字确认无误,但实际上没有原型给到客户和开发团队。于是,上线后客户一直吐槽,认为这个功能完全不符合他们的预期,最终导致无法正常验收。

深层次原因:

没有原型图,导致开发和客户的理解存在偏差。

客户的需求只是文字描述,缺乏具体的界面和交互细节,导致功能实现与客户预期相差甚远。

解决方案:

需求确认会:在需求分析阶段,务必与客户、产品经理、开发团队共同开会确认需求细节。

原型图设计:无论多忙,产品经理都应制作详细的原型图,包括界面布局、交互细节等。

需求文档完善:不仅要有原型图,还需要详细的需求文档,确保每个人都能理解需求。

问题二:业务不熟,全靠看代码

痛点分析:由于上一任产品离职,现任产品出差,测试同学离开这个项目有一段时间,新来的开发小伙伴对该项目完全不熟悉。离职人员没有相应的交接文档,导致只能一步步走流程,有问题再改,效率极低。

深层次原因:

人员变动频繁,项目交接不充分。

缺乏详细的项目文档和交接资料,新人上手难度大。

项目历史遗留问题多,开发过程困难重重。

解决方案:

建立完善的交接制度:在人员变动时,必须有详细的交接文档和流程,确保新成员能快速上手。

团队内部培训:定期进行项目培训,让团队成员熟悉项目背景和业务逻辑。

代码文档化:每个开发人员都应养成写代码注释和文档的习惯,方便后续人员维护和理解。

问题三:测试流程没有全覆盖,只测定制的功能

痛点分析:在UAT环境测试过程中,只测了本次甲方提出的定制功能,没有跑全流程。结果上线后,客户下单时各种报错,导致该功能无法正常使用。需求设计时也没有考虑到订单的问题。

深层次原因:

测试范围过窄,只关注新增功能,忽略了系统整体的稳定性。

测试环境与生产环境差异大,未能全面模拟真实场景。

需求分析时未充分考虑到与其他模块的耦合关系,导致问题暴露不充分。

解决方案:

全流程测试:测试时不仅要关注新增功能,还要跑全流程,确保系统整体稳定。

环境模拟:尽可能将UAT环境与生产环境一致,避免环境差异导致的问题。

需求设计全面:在需求分析时,充分考虑到与其他模块的耦合关系,确保所有相关功能都能正常运行。

问题四:人员变动太大,项目空窗期太长

痛点分析:该项目的产品经理、技术经理、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相继离职,导致无人对项目熟悉,造成了很多无法避免的问题。

深层次原因:

人员变动频繁,项目知识传递不充分。

项目空窗期长,项目管理混乱。

缺乏有效的团队协作和沟通机制。

解决方案:

稳定团队结构:尽量保持团队成员的稳定,减少频繁变动。

项目管理规范化:建立详细的项目管理流程,确保项目知识的持续传递。

团队协作和沟通:加强团队内部的协作和沟通,定期举行项目会议,确保每个人都能了解项目的最新进展。

END

昨夜的通宵虽然辛苦,但让我对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一次失败的上线经历,揭示了我们在需求分析、项目交接、测试覆盖、团队管理等多个环节的不足。通过总结这些问题和经验教训,我们可以在未来的项目中避免类似的错误,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也希望大家能在自己的工作中避免这些问题。加油,我们一起努力,让每一个项目都能顺利上线!

0 阅读:75

软件求生

简介:从事软件开发,分享“技术”、“运营”、“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