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陈赓逝世,蒋介石在台湾痛哭:没有陈赓就没有我啊

写在云端的历史 2024-06-12 11:25:32

1961年,我国一位开国大将去世,追悼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举国上下悲痛万分,可蒋介石竟然在台湾也设下灵堂,痛哭祭拜他。

1961年3月16日,著名“战神”开国大将陈赓因病去世,一时间举国悲痛。

至于蒋介石也在台北痛哭祭拜,就要从陈赓与蒋介石的那些过往说起了。

1903年,陈赓出生在湖南湘乡,不过他却不是百姓家庭出身,人家祖上是曾国藩手下的湘军猛将,所以从小陈赓就跟爷爷习武、学兵法。

去黄埔军校之前,陈赓的社会阅历已经很丰富了。

13岁那年,陈赓为了逃离家里的包办婚姻,跑去参加湘军,但是看到军队的腐败,没有多久陈赓就走了。

离开军队的陈赓又做过工人,由于思想进步,参与了多次工人运动,也初次接触到了马列主义,19岁的时候,思想进步的陈赓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4年,陈赓就考入了黄埔军校第一期,成为了蒋校长的学生。

陈赓在黄埔是佼佼者,属于精英中的精英,当时蒋介石对陈赓有过高度评价:貌似文弱,但性格坚强,能吃苦,可带兵。

蒋介石之所以会给陈赓这么高的评价,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

1924年10月广东的反动商团暗中勾结陈炯明,占据广州,迫害当地商人百姓,企图叛乱。

为了巩固革命根据地,必须马上平息叛乱,黄埔学生军奉命平叛,这也是他们初出茅庐的第一仗。

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打之前需要有人潜入敌人内部,打探清楚敌人虚实,才可以拟定针对性的作战计划,而这个人就是陈赓。

广州城内已是一片狼藉,百姓人心惶惶躲在家里不敢出来,偶尔有人上街,也是匆匆走过,远处还不时的传来几声枪响。

陈赓谨慎的走在街上,不断地躲躲藏藏,正当他把敌人的布防都打探清楚后,想回去复命时,却看到一伙叛军远远走来。

当时的陈赓跑也不是,留也不是,危机时刻,陈赓从地下捡起一把传单,又捡起不知道谁掉下的校徽戴上。

叛军拦住陈赓,问他是干什么的,陈赓淡定地举起传单说:自己人。又拍了拍自己胸前的校徽说自己是学生,已经加入了叛军组织。

领头的叛军还是不信,又问他是哪个学校的,等陈赓说出了广东商校后,又非得押着陈赓去学校对质。

到了广东商校的门前,大门紧闭,几个叛军上来就砸坏了大门,里面一个门卫老人赶紧出来。

陈赓灵机一动,抢着对老人说:“大爷,您不认识我啦?我天天晚上回来的晚还得打扰你开门!”

老人早对那些叛军恨之入骨,脑筋一转说:“张少爷呀,你天天半夜回来,寻花问柳的不学好,我早就烦死你了!”

领头的放了心,带人走了,陈赓等他们走远,转身迅速离开,回去复命。

回去以后,陈赓把叛军的兵力部署画成详细的图形,呈送给蒋介石,正式凭借着这张图,黄埔军才能一天平定叛乱,从此威声大震,陈赓也在学校出了名,蒋介石才给出那么高的评价。

不过,陈赓和蒋介石的真正交集还是因为陈赓救了蒋介石的命。

1925年,陈炯明公然发动叛乱,革命军东征军奉命平叛,结果正好在五华县与叛军相遇,展开决战。

没想到东征军被包围,赶紧向蒋介石求援,蒋介石带着陈赓率领的护卫连,亲自去督战。

但是叛军太猛,蒋介石竟然大败,反而被叛军围住,实在没办法了,蒋介石打算自杀。

正在这关键时刻,陈赓夺下了蒋介石的手枪,背起他,冒着枪林弹雨跑了几公里,这才救下了蒋介石。

获救后的蒋介石大赞陈赓,说陈赓就是黄埔精神的代表,然而当时的蒋介石绝对没有想到,陈赓后来成了他的心腹大患,成为他的噩梦。

后来由于信仰不同,陈赓毅然辞去国民党的职务,回到我党的怀抱。

之后的陈赓就是一系列的封神之路了,先是打的小日本闻风丧胆,又追着蒋介石打了大半个中国,建国后先去越南运筹帷幄,又到朝鲜决胜千里,打出了国际名号。

建国后,又成为开国大将,陈赓的一生,不管是敌人还是自己人,都亲切的称其为“战神”。

只是天妒英才,由于年轻时受过电刑,再加上建国后工作繁忙,仅仅58岁就因心脏病去世了。

陈赓的去世,令天下人痛惜不已,毛主席流着泪说:“他不该走得这么早!”粟裕悲痛万分,直接哭晕了过去;李克农猛地摔碎了手中的酒杯,痛哭道:“没有了陈赓,这酒再也没有滋味儿了!”从此以后再没有喝过一滴酒。

周总理远在外地,痛哭过后,请求中央,一定要延期开追悼会,一定要等他回去。

远在台湾的蒋介石得知以后,回忆起曾经的点点滴滴,实在是悔恨不已,立马下令在台北也设下灵堂,痛哭祭拜。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一代名将结束了传奇的一生,能让两个敌对阵营同时祭奠,可谓是天下无双了,战神陈赓永垂不朽!

参考资料:

《档案——陈赓:革命心 黄埔情》BTV北京卫视

1 阅读:385
评论列表
  • 2024-06-12 13:20

    常申凯能为陈赓大将逝世哭还悔恨不已,我怎么那么不信呢?

写在云端的历史

简介:60年一个甲子,他们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