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热门专业(综合)分析:文科性质专业就业率下滑明显

优志愿 2024-06-13 10:32:05

又到了每年6月的高考季,除了考场上的拼搏外,志愿的填报与选择也同样重要,让我们通过2023年的数据来看看综合省份考生在进行本科志愿填报时会作何选择。

各专业的报考热度数据来源于优志愿2023年的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各专业(类)热度按综合省份考生在志愿表中的填报总次数来进行统计并排名。本文主要分析综合省份考生在本科阶段的专业选择,仅含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6个“3+3”省份的志愿数据。

一、工学报考热度最高

Top10专业类共来自工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经济学学五个学科门类,其中工学最多,整体报考热度最高。计算机类、工商管理类、电子信息类专业报考热度位居前三。

表1 2023年全国报考热度TOP10专业类(综合省份)

数据来源:2023年优志愿用户模拟志愿表

注:除试验班外,高校招生分为普通专业招生和专业类招生两种形式。专业类报考总热度=该专业类所有专业报考热度总和+按专业类招生的报考热度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法学报考热度位居前三

TOP20热门专业中,工学专业占了一半,以计算机类和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主,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度排名前五。

除工学专业外,会计学、法学、汉语言文学三个专业的报考热度也位居前五。大量院校都会开设会计学、法学专业,且通常都不会设置选科要求,考生可选范围广,报考热度较高。

表2 2023年全国报考热度TOP20专业(综合省份)

数据来源:2023年优志愿用户模拟志愿表

三、教育学、历史学、理学等专业报考热度较低

工学、管理学、文学整体报考热度高于其他学科门类;经济学门类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三个专业报考热度最高;除法学外,其他法学专业报考热度都在30名开外;哲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农学、艺术学整体报考热度均较低。

表3 2023年全国各学科门类中报考热度TOP5专业(综合省份)

数据来源:2023年优志愿用户模拟志愿表

注:哲学门类中除哲学外,其他专业并未以专业的形式进行招生,故仅统计哲学数据

四、中国语言文学类招生计划增加近两成

2021-2023年,各热门专业的计划招生人数均有所上涨,其中计算机类增长最多,增加了0.5万人;中国语言文学类增幅最大,为18.2%;工商管理类2023年招生计划人数最多,为4.6万人。

表4 TOP10专业类2021-2023年全国普通本科批招生计划(综合省份/万人)

数据来源:2023年优志愿用户模拟志愿表

注:1.专业类计划总人数=该专业类所有专业计划数总和+按专业类招生的计划数;2.不含理科/物理/综合科目的招生计划;2.2021年浙江由原来的3段改为2段,故不统计2021年以前的数据

五、文科性质专业就业率下滑比理工类专业更为明显

受经济下行影响,各专业类的就业率均有所下降,2022届毕业生的全国平均就业率为86%,相比2019届下降了5.1%。

机械类、电气类就业率相对稳定,就业率波动不超过3%,就业率排名有所上升;计算机相关毕业生逐年增加,行业内卷加剧,2022届毕业生就业率为86.6%,相比2019届下降了7.5%;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等文科性质专业就业率下滑了7%以上,文科性质专业就业率下滑比理工类专业更为明显。

表5 2019-2022届毕业生就业率(TOP10热门专业类)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

注:1.排名为该专业类在所有已统计就业率的专业类中的排名 2.为确保数据可靠性,未统计部分样本较少的专业类

六、计算机类薪资趋于平稳,文学专业薪资涨幅较小

各热门专业类毕业半年的薪资均有所上涨,其中电气类和机械类薪资上涨最多,分别为907和855元;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薪资上涨较少,均只上涨了200元左右;计算机类薪资趋于平稳,稳定在6800元左右。

表6 2019-2022届毕业生毕业半年薪资(TOP10热门专业类)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

注:1.排名为该专业类在所有已统计就业率的专业类中的排名 2.为确保数据可靠性,未统计部分样本较少的专业类

0 阅读:9

优志愿

简介:优志愿分享高考选科、志愿填报知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