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军司令:如果中国不想看到自己的军舰被击沉,应停止"侵略"!

白某观文史 2024-06-24 18:38:54

在最近一次媒体访谈中,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埃里克·史密斯将军宣布了一项重要军事部署计划。他透露,美国将在关岛建立第三支"濒海作战团",以增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埃里克将军声称,此举旨在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军事威胁,保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盟友,以及确保海上交通线的畅通。

"濒海作战团"是美军近年来重点发展的新型作战力量,具备远程侦察、打击和快速部署的能力。它们能够利用先进的对海打击系统,对敌方舰船发动致命打击,同时还能迅速部署到偏远岛屿,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盟友提供安全保障。

然而,埃里克将军在访谈中的一些言论,引发了外界的广泛争议。当被问及"濒海作战团"能否有效"遏制中国"时,他竟然表示,如果中国不想看到自己的军舰被击沉,就应该"自我克制",停止所谓的"侵略"行为。这种言论不仅充满挑衅,而且颠倒黑白,将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当行为,污蔑为"侵略"。

事实上,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拥有800多个军事基地,其军舰在世界各大洋游弋,对其他国家构成严重威胁。相比之下,中国只是在维护自己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何来"侵略"之说?美国在远离本土的日本部署进攻性军事力量,却声称是为了应对中国的"侵略",这种逻辑实在荒谬。

此外,埃里克将军的言论还暴露出美国在第一岛链内的军事战略正在发生变化。随着中国军事实力的不断增强,美国已经意识到,其在第一岛链内的军事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因此,美国开始调整战略重心,将部分军事力量从冲绳撤出,转移到关岛等地,以避免在可能的冲突中遭受重大损失。

但这种战略调整,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了对中国的遏制。相反,美国正在通过加强"濒海作战团"等新型作战力量的建设,以及在亚太地区部署更多先进武器装备,来增强对中国的军事压力。这种"火力前移、重心后撤"的战略布局,既体现了美国对中国军事崛起的担忧,也反映了其在亚太地区的战略焦虑。

然而,无论美国如何调整其军事战略,都无法改变一个基本事实:中国海军已经成长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海军,具备在第一岛链内与任何对手抗衡的能力。近年来,中国海军新型舰艇不断下水,航母编队日益成熟,区域防空能力显著提升。在空军方面,歼-20、歼-16D等先进战机的服役,也极大提升了中国空军的整体作战能力。

因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和战略调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对中国军事崛起的担忧,但更深层次的,是美国自身实力相对衰落的体现。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试图通过军事手段来遏制中国的发展,不仅效果有限,而且可能加剧地区紧张局势,甚至引发冲突。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中国军队的发展,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而不是为了与其他国家对抗。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两国应该加强沟通,增进互信,共同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而不是相互对抗,制造紧张。

总之,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和战略调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对中国军事崛起的担忧,但更深层次的,是美国自身实力相对衰落的体现。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试图通过军事手段来遏制中国的发展,不仅效果有限,而且可能加剧地区紧张局势,甚至引发冲突。中美两国应该加强沟通,增进互信,共同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而不是相互对抗,制造紧张。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