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极罕《成化白釉脱胎玲珑沥线龙纹斗笠碗》暨鉴赏

古韵燕蜀收藏 2024-03-16 06:01:00

薄似蝉翼脱胎瓷 剔透玲珑美上品

脱胎瓷,亦称“蛋壳瓷”,学名为薄胎瓷。其是景德镇著名传统瓷器烧制中久负盛名的特种工艺产品之一。该瓷的特点是瓷胎薄如蛋壳、透光、胎质乃用纯釉制成。其胎体厚度大多在1毫米乃至更薄,故历来被人称之为:“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的瓷中极品。

根据相关资料所载,景德镇薄胎瓷是在北宋影青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始于明永乐时,至成化时期成熟并达较高成就,万历时有卵幕杯、流霞盏等著名产品。因此,在古瓷的角度上说,明成化时期的脱胎瓷不仅反映了该瓷种成熟期的特征,而且由于太薄而至损坏率高,几百年遗存下来完整器已经是十分的稀有了。

因此,成化时期的脱胎瓷器,便必然要成为今天最为珍贵的古瓷品种之一。虽然如此,但并不意味着就见之不到了,古物遗存藏匿地点不同,环境不同,完整保存与否自然院馆洋博未藏的,绝不意味着大陆民间也不可有藏。事实上,很多时候,古物匿藏于何处,并历经数百年而得以完好保存下来,无人可以尽知通晓,我们只能根据所见实物去辩其新老,绝非某个或某几个人仅凭主观臆断便可定真伪的。

在经年的猎藏过程中,愚有幸猎获多件成化脱胎瓷,之前已有所展赏。时至今日,再赏珍瓷,再将愚帐中所藏另一件极罕见而又完整无暇的,成化款薄胎沥线龙纹玲珑斗笠碗,于帐中点选出列,拍照并首发于此公展鉴赏,实物实证,共赏又一成化珍美之瓷。

鉴赏此碗,一眼可识,本品乃斗笠碗之造型,口径约18.8厘米,重量仅为125.1克,碗型较大,乃为斗碗。其器形十分的规整,斜直之腹壁,口大底小,又凸显稳重。器体异常轻薄,手持几无重量之感。在灯光下照射,其体更如玻璃般直透其影,犹如蛋壳。

其中,在碗体口沿和足部镂空芝麻状孔组合成花瓣形,并以透明釉敷之透明透光而不漏,此乃我国古代制瓷工艺之一,称之为玲珑瓷,十分珍贵。此外,将其置于灯光之下,透视可见洁白纯净,晶莹剔透如白玉般。一句话,其确是那“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之脱胎瓷,毫无疑问矣。

续赏其纹饰,可见碗体腹部与碗内壁底部以淡黄沥线工艺,描绘腾舞之龙纹纹饰,照光更是可见纹饰异常清晰,线条十分流畅,形态生动而协调,闭口龙形态,凸显鲜明之成化龙纹风格,不难看出,其鲜活灵动之感扑面而来。至此,无需赘述,观其整体纹饰画法及其形象,确具成化时期之典型风格特征无疑。

再看其款。清晰可见,碗底之款,乃以淡黄沥线描双线方框,内书 “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书体,书写笔划清晰,风格率真,用笔自然且见有力,正是成化款识中的风格之一(不同工匠,书写风格不尽相同,方为真实矣)。毫无疑问,真实可鉴,其款乃成化真款无疑矣。

如是,一番鉴赏审视,此件“白釉脱胎沥线龙纹斗碗”,之诸般特征,开门见山,正是那成化年间所制的脱胎瓷无疑。仅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目前为止,尚难见类似之器公展,故可曰珍贵而更属难得。正如前述,脱胎瓷在成化年间成熟并取得较高成就,而通过此实物(包括愚所藏的其它器形),我们即可领略其成就之实,果然是名不虚传!当然,其收藏价值甚高,那斗彩鸡缸杯自然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矣。

最后,有必要复述之前所言。即如此轻薄之器,却能完整保存至今,不少人以常识判断,似觉难以理解,故而生疑。这种心态和疑虑,不足为奇,也可理解。确实,成化距今六百余年,如此薄胎脆弱之器能完好无暇的善存至今,难免不解。然而,历来古器遗存,时间地点、环境条件多种多样。故在某种特定的地点和环境以及历史背景条件下,其能完好保存,并且远不止一二件,不是不可能,而是完全可能。君不见,还有经历更长时间的某些脆弱古器,至今还能完好保存下来,类似之事,举不胜举,稍有阅历即不难知晓理解,此便无需详述举例了。总之一句话,真伪皆可仁智见,然,凭想象而无视实物之仁智,则非浅即薄矣。

原创图文,抄袭必究

0 阅读:0

古韵燕蜀收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