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洮供水工程让四分之一的甘肃人民告别“靠天吃水”的历史

中国网直播 2024-06-13 14:19:45

国新办就“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举行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24年6月13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围绕“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 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作介绍,并答记者问。中国网现场直播,以下为文字实录:

甘肃省委副书记、省长 任振鹤:谢谢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向大家介绍甘肃的情况。首先,我代表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和全省2500万人民,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媒体朋友和社会各界表示诚挚的谢意!

说到甘肃,人们就会想起敦煌。敦煌,那是甘肃的名片,也是中国的骄傲。梦回千年,敦煌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放眼今天,敦煌见证着新时代甘肃发展的火热实践。甘肃这方积淀着深厚底蕴、传承着红色基因、蕴含着独特魅力的热土宝地,正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展现出广阔前景。

习近平总书记心系陇原大地、情牵甘肃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两次亲临甘肃考察,勉励我们“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近些年来,我们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上,立足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产业发展“三个不平衡”的省情特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奋力谱写富民兴陇的精彩篇章。

这些年,我们致力于经济发展,追赶的步伐越来越快了。2021年甘肃经济总量突破了万亿大关,2022年以来,甘肃经济增速连续7个季度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新的光彩,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数据信息等新兴产业茁壮成长,兰州新区经济增速连续7年位居19个国家级新区前列。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老区人民期盼多年的平凉至庆阳铁路开工建设,引洮供水工程让四分之一的甘肃人民告别了“靠天吃水”的历史。

这些年,我们致力于山川秀美,多彩的颜值越来越靓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黄河甘肃段实现了“一河清水送下游”,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大见成效,实现了绿色蝶变。过去三年,我们完成了国土绿化2952.05万亩,2022年和2023年国土绿化面积均居全国第2位。地处河西走廊的民勤县,东西北三面均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过去人们担心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民勤人民发扬“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新时代愚公精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创造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治沙造林奇迹,当地干涸了半个多世纪的青土湖,如今已成为沙漠里的碧水明珠,呈现出一派波光荡漾、水鸟翔集的景象。

这些年,我们致力于民族团结,共进的旋律越来越响了。甘肃是个多民族省份,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为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我们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集中力量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全省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迈步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像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天祝藏族自治县,“青山绿水彩云间,诗和远方在天祝”,近三年经济增速均在8.6%以上,稳居全国民族自治县前列。

这些年,我们致力于社会和谐,幸福的成色越来越足了。全省80%左右的财政资金用于民生,每年办成了一批教育、就业、养老、健康等方面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2023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增速居全国第2位。省市县乡四级干部与孤儿、困难重度残疾人和特困家庭结对认亲,开展“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关爱行动。针对生态脆弱、地质灾害频发的实际,对受灾害威胁较重6类区域内的群众,实施了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已有7.86万户、28万名群众远离了危险、搬出了安全、搬进了幸福。

新征程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抢抓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把中国式现代化甘肃新篇章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1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