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严党快完了的时候,为何还只分给只给嘉靖一百万?

听鉴电影 2024-06-23 08:50:37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以明朝嘉靖年间为背景的历史剧,主要讲述了嘉靖皇帝与清官海瑞之间的故事。剧中,严嵩和其子严世蕃掌控的内阁,与以海瑞为代表的清流官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权力斗争。剧情的高潮部分,严嵩面临着巨大的政治压力。嘉靖皇帝对严党的贪污行为已经忍无可忍,决定对其进行打压。在这种背景下,严嵩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决定通过鄢懋卿巡盐来筹集银两,以弥补国库的亏空。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严嵩最后只给嘉靖一百万两银子,而自己却留了两百万两。这一行为看似愚蠢,实际上却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严嵩的权力来源于严党这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严党能够快速发展,正是因为他们通过敛财来扩张地盘。然而,这种敛财行为一旦开始,就很难停止。严嵩如果将所有银子都交给嘉靖,严党内部的利益分配将无法维持,进而导致整个集团的瓦解。嘉靖皇帝对严嵩的信任已经大大降低。如果严嵩不拿银子,严党的成员会认为严嵩已经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从而纷纷跳船,甚至反戈一击。为了维持严党的稳定,严嵩不得不拿出一部分银子来分给党内成员。

严嵩的行为也是一种试探。他通过奏请捉拿齐大柱来测试嘉靖对自己的态度。如果嘉靖答应,说明皇帝还需要严党,严嵩他们暂时就是安全的;如果不答应,那就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严嵩并不是愚蠢到犯低级错误,而是为了维持严党的稳定和自己的权势,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严党的覆灭,最终还是因为嘉靖皇帝对权力的掌控和储权的需要。

剧中,严嵩的每一步棋都有其深意。严党通过敛财能够快速发展部众,扩张地盘。然而,人的欲望就像无底洞,只会增,不会减。严党通过敛财行为获得了庞大的财富,但也因此陷入了无法停止的恶性循环。严嵩深知,贪得无厌会引起皇帝的猜疑和不满,但为了维持严党的稳定,他不得不继续敛财。

嘉靖皇帝对严党的打压并非一时之气,而是早有预谋。嘉靖通过提升徐阶的地位,逐步削弱严党的权力。徐阶比严嵩更会揣度上意,嘉靖和徐阶的君臣关系更加默契。嘉靖并没有如徐阶所愿大开杀戒,而是采取了更为隐晦的手段,通过逐步削弱严党的权力,最终将其彻底击垮。严嵩在面对嘉靖的打压时,试图通过奏请捉拿齐大柱来测试嘉靖对自己的态度。嘉靖答应了严嵩的请求,表面上看似对严党还有所依赖,实际上却是在为未来的打压做铺垫。嘉靖通过这一手段,进一步削弱了严党的力量,为最终的打压做好了准备。

严党的覆灭不仅仅是因为嘉靖的打压,更是因为内部的矛盾和利益分配不均。严嵩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不得不继续敛财,但这种行为最终导致了严党的瓦解。嘉靖通过逐步削弱严党的权力,最终将其彻底击垮。严嵩的结局,实际上与嘉靖的储权策略密切相关。嘉靖为了确保储君的顺利继位,必须清除严党这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严党的覆灭,不仅是嘉靖储权策略的体现,更是明朝政治斗争的一个缩影。严嵩的每一步棋都有其深意,但最终还是败在了嘉靖的手中。嘉靖通过逐步削弱严党的权力,最终将其彻底击垮。严党的覆灭,不仅是嘉靖储权策略的体现,更是明朝政治斗争的一个缩影。

0 阅读:83

听鉴电影

简介:喜欢加个关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