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担心是对的,海清事件内幕被揭开,难怪网友评论会一边倒

枇杷娱乐 2024-07-03 02:34:07
在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的大山深处,有一位平凡却又伟大的教育工作者——张桂梅校长。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理想,坚信"女孩子受教育可以改变三代人"。

这句简单的话语背后,是张校长日复一日的坚持和付出。华坪女高的创办之路并不平坦。张校长面临着三重巨大挑战:其一,学生们的知识基础普遍薄弱,有些甚至连小学文凭都没有;其二,高昂的教育经费让这个贫困山区的学校捉襟见肘;其三,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观念让许多女孩被迫过早放弃学业,接受嫁人生子的命运。

面对这些困难,张校长迎难而上。她挨家挨户上门走访,苦口婆心地说服家长们让女孩有机会接受教育。她相信,只有让这些山里的女孩走出大山,才能真正看到外面的世界,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张校长的不懈努力下,华坪女高的成绩单逐年漂亮起来。越来越多的山村女孩考上了大学,实现了改变命运的梦想。

这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女孩,本该被命运所困,却因为教育而获得了新生。张校长用实际行动证明,教育的力量不仅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甚至可以改变整个山区的面貌。

然而,张校长的付出并非没有代价。多年的辛劳让她的身体每况愈下,但她仍然坚持在教育一线。她的精神,她的坚持,她的信仰,构成了一个真实而伟大的教育工作者形象,也是任何艺术创作都应该尊重和传递的核心价值。

在演艺圈里,有一个人同样怀揣着改变命运的梦想,她就是演员海清。曾经的"国民媳妇"形象已经无法满足她的野心,她渴望突破,渴望在演艺事业上有更大的作为。

2019年,42岁的海清在某电影展闭幕式上发表了一番引起争议的言论。当时,与她同台的有同为中年女演员的宋佳、姚晨和梁静,以及年轻的"三金影后"周冬雨。

海清开门见山地为中年女演员打抱不平,直言:"我们在这个行业里一直坚持,基本上没有傍大款。"这番话一出,周冬雨的脸色立刻变得难看,仿佛后槽牙都要咬碎了。

海清并未就此停止,她继续表示,因为市场和题材的局限性,她们这类中年女演员只能被迫远离一些优秀的作品,与仰慕的导演们失之交臂。

她还透露,正是因为这样的困境,姚晨才不得不亲自投资和监制电影《送我上青云》,为自己创造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然而,海清的这番"代表发言"并未得到同行的认同。被她"代表"的宋佳迅速抢过麦克风,对着台下的所有人表示:"此观点只代表海清个人立场。

"随后匆匆下台,留下了尴尬的气氛。尽管如此,海清并未放弃自己的转型梦想。在电影《隐入尘烟》中,她抛开了往日的精致人设,前往西北农村实地体验生活,整整待了10个月。

为了更好地诠释角色,她不惜将自己晒得黝黑,甚至直视太阳以获得"眼神无光"的效果。更为极端的是,她长期保持佝偻的姿势,以至于患上了肩周炎。

这份付出换来了不错的回报。《隐入尘烟》虽然只有200万的小成本,却取得了超1亿元的票房,还入围了柏林电影节,获得了金熊奖最佳影片的提名。

然而,就在海清即将收获成果之际,电影却突然被全网下架,让她的转型之路再次受阻。但这次经历给了海清启发:只有走出舒适圈,才能实现真正的转型。

带着这份领悟,海清将目光投向了张桂梅校长的故事,希望通过《我本是高山》这部电影,实现自己的演艺野心。为此,她不惜投资95%成立"谦海文化"公司,全力支持这部电影的制作。

2023年,《我本是高山》横空出世,却在上映前就引发了巨大争议。这部以张桂梅校长为原型的影片,原本应该是一部歌颂教育精神的佳作,却因为改编引发了观众的强烈不满。

海清全身心投入到这部电影中。她花了整整两年时间研究张校长的角色,从外貌、着装到走路姿态,都力求百分百还原。

为了更像张校长,海清甚至模仿了张校长常年缠着的膏药绷带,以及走路时一条明显僵硬无力的腿。然而,尽管在形式上做到了极致,海清的表演却未能赢得观众的认可。

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电影对原型故事的改编上。电影将山区女孩不上学的原因改编为逃课去网吧,甚至还能逛街买衣服。

这与现实中因重男轻女而被迫放弃学业的残酷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电影将支撑张校长创办女高的信仰矮化成对亡夫的思念,把原型中酗酒的父亲改成了母亲。

这些改编在观众看来,不仅偏离了事实,更是对张校长精神的曲解。观众们的反应是迅速而激烈的。从最初的全网好评如潮,到点映后口碑极速下滑,《我本是高山》经历了戏剧性的反转。

甚至连张桂梅校长本人在观影后也表现出明显的抗拒,两次拒绝发言,频频摇头。这种沉默,在观众眼中已经震耳欲聋。

更有意思的是,一同前来观影的张校长的同事们却无法保持沉默。一位男同事表示他非常敬重张老师,他与张老师之间从来都没有发生过矛盾。

一位女老师也连忙辩解,称张老师其实对她很好,不会像电影中那样对待她。这些反应进一步凸显了电影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

面对质疑,海清和主创团队给出了解释。海清表示,将原型中酗酒的父亲改成母亲是为了烘托张校长的大爱不仅挽救了孩子,还救赎了一个堕落的母亲。

然而,这番解释非但没有平息争议,反而引发了更多的不满。网友们认为,张校长的伟大不需要通过贬低其他女性来衬托。

随着争议的持续发酵,一些细心的网友发现了更多内幕。电影《我本是高山》的出品方之一"谦海文化",背后的老板正是海清本人,她持股高达95%。

结合海清曾在采访中透露自己是电影的发起者,这让人不禁怀疑,这部电影是否只是海清为了实现自己演艺野心的工具。

《我本是高山》的争议,深刻反映了艺术创作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如何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如何在追求戏剧性的同时不失真实,这些都是每个创作者需要深思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当面对如张桂梅校长这样的伟大人物时,创作者更应该怀着敬畏之心,努力传达他们的精神实质,而不是为了商业利益或个人野心而随意篡改。

在《我本是高山》引发争议的同时,其他演员成功塑造正面人物的案例却给我们带来了启示。这些成功的范例展示了如何真实而有力地塑造正面人物形象,让我们看到了艺术创作的正确方向。

首先,巩俐在饰演郎平时展现了令人钦佩的专业精神。在电影准备期间,巩俐几乎成了郎平的"小跟班",细心观察并模仿郎平的一举一动。

她注意到郎平因为胳膊有伤,所以肩膀较常人会比较端起来,于是便尽力调整自己的体态以贴近郎平。从发丝到眼神,从站姿到微驼的背,巩俐力求与郎平毫无二致。

更重要的是,巩俐并不满足于外表的相似。她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塑造郎平这个角色时,她最先的出发点是从郎平的内心世界开始。

通过每天在球场观看郎平训练队员,透过郎平锐利的眼神,巩俐深刻理解了郎平内心那种即使遇到万难也要"撑住",绝不喊放弃的"女排精神"。

正是这种由内而外的塑造,让巩俐成功将郎平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荧幕上。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案例是杨蓉在《大山的女儿》中饰演黄文秀的表现。

这部零宣发、零热搜的电视剧却在网上获得了高达9.3分的高分,感动了无数观众。杨蓉深刻理解并传达了黄文秀内心的"红色信仰",将这位为脱贫攻坚献身的优秀干部演绎得淋漓尽致。

现实生活中的黄文秀,尽管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了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但毕业后却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投身脱贫攻坚事业。

她不辞辛苦地跑项目、找资金,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克服了无数困难。在她的努力下,百坭村的贫困率从最初的22.88%直线下降到2.71%。

杨蓉成功捕捉到了黄文秀身上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观众深受感动。这部剧播出后,许多观众表示从头哭到尾,被原型人物信仰的力量所深深打动。

更令人感动的是,当村民们得知有人翻拍黄文秀的故事时,他们自发地驱车两三个小时赶来看望杨蓉,亲切地与她打招呼。

这种来自基层的认可,无疑是对杨蓉表演的最高褒奖。这两个成功案例告诉我们,塑造正面人物不仅需要在外形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传达他们的精神内核。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动观众,传递正能量。在这场关于《我本是高山》的争议中,天王刘德华曾经的一番话显得格外有远见。

在接受鲁豫采访时,面对"你到现在这个地位,已经可以随心所欲地想拍什么就拍什么了"的说法,刘德华却连连摇头。

他坦言,拍电影更多考虑的是市场,而不是个人利益。刘德华解释道,他担心如果把一个电影题材拍毁了,没有过硬的票房支撑,市场就会认为这个题材没有出路,进而导致一些好电影的流失。

这番话体现了刘德华作为一个成熟电影人的责任感和远见。刘德华的观点恰恰指出了《我本是高山》所欠缺的。他不仅考虑个人的成就,更关心整个电影行业的健康发展。

这种态度体现了一个真正专业的电影人应有的素养。如果《我本是高山》的主创团队能像刘德华一样,在追求艺术表现的同时也尊重市场规律和观众需求,或许就不会造成如此大的争议。

他们本可以更加谨慎地对待张桂梅校长的故事,在保持真实性的同时,也兼顾艺术性和市场接受度。刘德华的话也提醒我们,一部好电影的成功不仅在于其艺术价值,还在于它是否能被市场和观众接受。

只有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才能真正实现电影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这种平衡需要创作者们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素养,就像刘德华所展现的那样。

《我本是高山》事件无疑给电影行业敲响了警钟。它向我们展示了观众对电影品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人们渴望看到真实、有深度、能引起共鸣的作品。

这次争议像一把双刃剑,既显示了观众对电影内核的敏感度越来越高,也暴露出一些创作者对题材处理的不当。然而,这次争议也可能会让一些创作者对类似题材望而却步,担心重蹈覆辙。

这无疑会让一些优秀的故事失去被搬上大银幕的机会,是电影行业的一大损失。正如刘德华所担心的,如果一个题材被拍砸了,可能会影响整个市场对该类题材的信心。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相信:真正优秀的电影就像一双传达真实的眼睛,它能为群众的幸福而尽力,同时也必将被群众所认可。

好电影应该尊重事实,传递正能量,触动人心。它不仅要有精湛的演技和精良的制作,更要有对人物和故事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我本是高山》的教训告诉我们,在处理真实人物事迹时,创作者需要怀着敬畏之心,努力传达人物的精神实质,而不是为了商业利益或个人野心而随意篡改。

只有这样,电影才能真正成为照亮人心、启迪思想的艺术形式,而不是简单的娱乐产品或者野心的载体。这次事件的反思,也许能够推动整个电影行业向着更加健康、更有深度的方向发展。

0 阅读:76

枇杷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