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珞珈书卷临东湖波光105公里东湖绿道今日画圆

湖北日报视频 2024-06-25 10:31:26

6月24日,空中航拍历经半年修复焕新归来的凌波门栈桥。

湖北日报讯 (记者成熔兴、通讯员孙姝、张静)6月25日,武汉东湖绿道三期书香道正式开放,为全长105公里的东湖绿道补上最后一块拼图,使之成功“画圆”,成为全国城市核心区最长的环湖绿道。

东湖绿道三期沿东湖南路建设,南枕珞珈山武大校园,北临大东湖波光粼粼,融湖光、山色、校园于一体,集人文气息、自然景观、城市记忆于一身。但长期以来,该路段临湖一侧人行空间狭窄,导致人车混行,存在安全隐患。为此,武汉市启动东湖绿道三期改造工程,分别于2023年12月、2024年2月对放鹰台片区及东湖南路(天鹅路至东湖东路)进行改造升级。

工程北起天鹅路双湖桥南端,南止于风光村“一棵树”,全长3.45公里,沿线共建设十一个景点。其中,石矶长滩、放鹰台东侧两个景点已于今年初开放,凌波门、洪波门、文澜门试验站、渔火阑珊、水生所、天涯海角等六个景点于6月25日开放,碧波扬帆、一棵树、平湖珞樱等三个景点待进一步完善后择期开放,不影响绿道整体通行。

这几天,凌波门针对武大应届毕业生进行试开放。每天都有身着学位服、头戴学位帽的毕业生登上栈桥合影,硕士毕业生韩知霖就是其中之一。他说:“改造后的凌波门不仅是武大学子的青春怀旧地,也是城市里的艺术品,如一幅山水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6月24日,市民、学子在凌波门栈桥拍照打卡。 (本版图片均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倪娜 摄)

6月24日,记者在现场看到,东湖绿道三期保留了双向通行的机动车道,采取在湖中新建栈桥的方式拓宽了宽约3.5米的骑行道和宽约4米的人行道,实现“三道”分流,互不干扰。其中,骑行道用蓝、绿两种颜色的沥青铺就。据介绍,这两种色彩是武汉大学官方提供的“珞珈蓝”和“珞珈绿”。

“百湖之市”武汉,城中山水人文尤以东湖为第一形胜。33平方公里的水域,烟波浩渺、湖山相依,蔚为大观。2016年、2017年,东湖绿道一期、二期相继建成,总长102公里。绿道充分依托山、林、泽、园、岛、堤、田、湾等自然风貌,将东湖变成市民亲近自然的城市生态绿心,既是市民徒步、骑行的好去处,又能锁定湖泊岸线,减少面源污染。

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位于西南侧湖滨的东湖绿道三期,北在双湖桥下与武汉大道东湖路沿线绿道衔接,可直抵梨园东湖绿道一期起点,南至风光村“一棵树”景点与东湖绿道一期湖山道相连,真正实现了东湖绿道画圆成环。

据悉,6月24日下午东湖绿道三期完成最后的建设收尾工作后,逐步拆除沿线布置的围挡与水马。25日一早,市民游客便能与之亲密接触。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