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深厚基础的俄罗斯,历经一个世纪的发展,如今的它怎么样了

回顾过往读历史 2024-06-17 11:43:09
前言

俄罗斯横跨欧洲、亚洲两个大洲,它的国土面积达到1700 多万平方公里,稳居世界第1位。人口 1.47亿,居世界第6位。

它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其矿物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1%,其中石油储量占40%,天然气占45%,铁矿石占44%,煤占30%,森林覆盖率为45%,木材储量占世界的 20%。自然资源储量位居世界第一。

自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60%的经济实力、70%的科技潜力和80%以上的军事实力。1990年,俄罗斯综合国力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一个国家。

由于近年来俄罗斯经济下滑严重,因此综合国力遭受较大削弱,一般认为,已落后于欧、日等国,国际影响力今非昔比。

面向21世纪,俄罗斯国家发展的总目标是,重振世界大国地位,成为多极世界中举足轻重的一极。

为此,俄罗斯制定的战略是:

改革走出困境,尽快实现经济振兴。

1998年5月12日,叶利钦在俄外交部发表的题为《俄罗斯在多极世界形成时期的地位和作用》的讲话中指出,俄罗斯继承了原苏联的大国地位,这个大国还拥有庞大的军事力量,但却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

俄罗斯领导人明白,要想重振世界大国的地位,首先必须实现经济振兴,具备雄厚的经济基础。

而在俄罗斯实现经济振兴的根本途径是改革,俄罗斯为此描绘的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是,建立具有俄罗斯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在21世纪初实现民族经济的振兴。

所谓俄罗斯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就是根据俄罗斯的国情出发,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国家在宏观调控、社会保障等经济社会领域发挥作用的一种体制模式。

保护和发展科技潜力,巩固世界科技大国地位。

俄罗斯独立以来,由于经济危机,导致科技潜力下降,其“科技大国”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主要表现就是科技投入大幅度下降。

最近几年,俄罗斯用于科学研究的经费削减了30-50%,研究与开发的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缩减到0.5%,与落后国家的水平相当。科技人才流失严重,整体素质下降。

1991年,俄罗斯有500万名科技人员,到1994年只剩下150万名,在5000名有影响的科学家中已有2000名移居国外。

在年龄35岁以下的青年研究人员中,30%的人已下海经商,80%的理工科大学毕业生不愿从事本专业的研究工作。

科技人才外流,每年给俄罗斯造成600-700亿美元的损失,高科技产品与 1990 年相比减少90%,科研与开发的物质保障全面恶化。

为扭转这一局面,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

建立总统科技政策委员会、政府科技政策委员会、国家杜马科技政策委员会,加强政府的宏观决策与领导;

建立包括俄罗斯科学院及6所专业科学院、国家科学组织中心、主要的高等院校和图书信息中心在内的部门和地方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管理体制;

加强科技立法;转变科技政策重点,确立研究开发的优先领域;

多方筹集科研经费,增加科技投人;

对优秀科学家实行物质鼓励;

加强与西方的科技合作等。

建设有俄罗斯特色的民族文化。

制度的变迁给俄罗斯社会带来了思想上的混乱。而新制度的初步确立,迫切需要建立统一的思想基础。

另外,振兴民族经济也需要科学文化的智力支持,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展开了多层次的文化建设。

在注重发展文化艺术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要的同时,也注重振兴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还十分注重建立新的统一的全民族思想。

1996 年夏天总统选举后,叶利钦正式发出建立全民族统一思想的呼吁。新的全民族思想建设抛弃了90年代初全盘欧化的做法,同时也不欢迎极端的民族主义。

从发展趋势来看,主张以俄罗斯传统思想文化为基础、同时注意吸取东西方优秀文化的“新欧亚主义”将可能成为俄罗斯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

四、权威主义导向政治民主和稳定

建立西方式的政治制度,实现国家政治民主和稳定,是俄罗斯政治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是重振俄罗斯大国地位的政治前提。

为实现这一目标和前提,俄罗斯选择了权威主义导向的政治发展战略,即通过建立强有力的总统制政体,来实现国家的政治民主和稳定。

总统享有巨大的权力(比美国总统和法国总统的权力都要大),而这种权力又是宪法赋予的。

在总统制政体的框架下,实行多党制、议会民主,以联邦制整合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赋予各联邦主体一定的自主权,俄罗斯政治发展的权威主义导权。

俄罗斯政治发展的权威主义导向战略不是一种主观的选择,而是根源于俄罗斯的社会政治现实和历史文化传统,是社会政治的动荡和历史文化传统中集权因素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维护和调整强大的武装力量系统,建立确保国家安全的防御体系。

冷战后的事实表明,经济、科技等因素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尽管地位日益上升,但还不能取代军事的地位。

俄罗斯在国际政治中还能保持一定的影响力,主要在于它有强大的军事力量。然而,就是这一重要的资本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也遭受到削弱。

在北约东扩的威胁下,俄罗斯加强了军事力量的建设。决心以维持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重振大国地位的可靠后盾。

为此,俄罗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全面推进军事改革,建立符合新世纪需要的军事力量;

调整和加强核力量建设,放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

加强高新技术的开发,确保常规武器装备的先进性;

保持军工生产的潜力;

积极推进独联体军事“一体化”建设;

倡导建立亚太安全体制和以欧安会为框架结构的欧洲安全机制。

六、开展全方位外交,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突出大国作用。

独立后的俄罗斯意识形态逐渐西方化。事实证明,这种理想主义的对外政策不利于维护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不利于俄罗斯大国作用的发挥,是一种不成熟的对外战略。

因此,从1992年底开始,俄罗斯领导层对俄对外战略进行了检讨。

1994年2月,叶利钦在《国情咨文》中提出应结束“单方面让步的做法”。以此为标志,俄罗斯开始了外交政策的调整。

1996年1月,亲西方的科济列夫被免去了外交部长职务,标志着俄罗斯“一边倒”的对外政策彻底终结和独立自主的全方位外交政策的最后形成。

其政策要点是:

以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突出大国作用作为俄罗斯跨世纪对外战略的目标;

将独联体置于对外战略的首位,加快独联体一体化进程;

在大国关系中推行“平衡接近”战略,积极倡导建立多极化世界,以务实的态度处理与东、西两大区域的关系;

突出经济外交,为俄罗斯国内的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和争取更多的外国资金。

俄罗斯的跨世纪发展的意义

俄罗斯的跨世纪发展是指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俄罗斯在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等领域的全面发展计划。

这一发展计划对于俄罗斯的意义重大,它不仅有助于俄罗斯实现现代化,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还有助于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此外,跨世纪发展也有助于促进俄罗斯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俄罗斯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经济保障。

0 阅读:20

回顾过往读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