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资本对生猪养殖行业格局的四个深远影响

猪哥技术 2024-04-03 12:01:10

自从18/19年非瘟时代开始后,集团公司养猪的进程快速扩张,从2018年前的占全国总出栏数不足10%,快速飙升到2023年的51%,且呈现出继续扩张的趋势,全国出栏数排名第一百名的养猪企业,年出栏生猪还超过7万头,集团公司养猪已经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

2019年到2020年生猪养殖业暴利后,集团猪企,上市猪企,大跃进式的产能扩张,排名前20名的猪企,生猪出栏量从2018年的6850万头,增长到2003年的20092万头,增长了13242万头,增长了193%。

排名前100名的猪企,能繁母猪存栏1800万头,一只母猪的年出栏肉猪按照20头计算,就是3.6亿头,占全国7亿头生猪市场的51%。

如果按照当前产能的满负荷计算,100强猪企年出栏生猪可以达到惊人的5.4亿头,占全国7亿头生猪市场的77%。

集团公司的快速扩张,对原本的生猪养殖业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深层次的,主要有四点,分别是撷取疫情红利,拉长猪周期底部磨底期,贬值养殖户猪舍资产,重建生猪养殖业格局,下面我们来说一说:

1:疫情带来的养殖红利被集团资本无情撷取。

原本的生猪养殖户,在疫情中损失惨重,这部分养殖户的生猪存栏在疫情中快速被清零,重新借贷融资尤为困难,只能勉强买点母猪等着生小猪,慢慢的欠款拖到小猪上市,而集团公司一出手,就是从市场上高价抢购仔猪,快速推高仔猪价格,最高峰的时候正邦抢到了2300元/头,同时快速租赁,合建,改建,扩建在疫情中损失惨重无力复养的规模猪场,快速投苗快速育肥,在普通养殖户还没有生猪存栏上市的时候上市销售,提前撷取疫情红利,等到真正在疫情中损失惨重的养殖户的生猪上市的时候,猪价早就被集团公司快速育肥的产能给拉下来了,这一步基本断送了普通养殖户依靠复养重新挽回损失的希望。

2:利用撷取的巨额养殖红利,快速扩张规模,人为拉长猪周期底部模式期。

养殖户复养的存栏起来了,集团公司的存栏扩张得又那么高,猪的消费只有那么多,原本产能和消费就持平的,只是疫情过程中集团资本打了一个时间差快速扩张了一波,现在产能已经饱和了,严重的饱和,是淘汰养殖户还是淘汰集团公司呢?那就看谁更能亏得起,谁就能够活下来!接下来就是开始硬拼亏损去磨底了,养殖户原本的财富就被疫情给归零了,疫情红利又被集团公司提前撷取了,复养成功后就压根没有养殖利润,如何能够扛得住这波亏损呢?于是乎,没有再次中标的,只好继续举债,上杠杆,争取用时间换取空间,取得最终胜利,但是在复养后再次中标的同行,只能无奈的离开这个行业,留下的就是破败不堪的猪舍,和拼搏奋斗几年十几年的固定资产投入。

3:集团公司快速扩建猪场,重导产能格局的过程中,导致普通养殖户的猪舍资产快速贬值,养殖户的猪舍这些资产,都是在过去的几年甚至十几年辛苦积累下来的,规模从小到大,存栏从少到多,赚点钱都攒着扩建猪场,扩大存栏数量,全国只需要3.5亿的生猪存栏,现在集团公司就占了一半,加起来全国的猪舍可以养四亿多的猪了,还不包括集团公司没有满产的那部分份额,加起来就达到惊人的五亿头生猪存栏猪舍,可是消费只有那么多,全国14亿人,两个人一头猪,7亿头猪一年,这是不变的,未来只会更少不会更多了,随着经济的发展,鸡鸭鱼虾的替代,人口基数的减少,饮食习惯的改变,猪肉消费只会下降不会上升的,那这多出来的猪场怎么办?答案就是淘汰!大量的千头存栏以内的猪场会被弃置,一同弃置的还有普通养殖户的多年奋斗心血。

4:在后资本时代,集团公司的血拼会在一到两年完成整合,综合成本高的养殖公司的猪舍资产会被综合成本低的公司吞并,毕竟野蛮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那点疫情红利已经被连年的亏损和快速扩张给消磨殆尽了,再亏也亏不下去了,爆雷一部分,整合一部分,这部分进程会在2023/2024年完成,这个阶段爆雷的养猪企业会很多,谁的综合成本高谁的风险大,同时快速爆雷潮也会引发供应商收缩欠款,资本方收缩资金规模,从而加快爆雷现象的产生,同时加速集团公司的整合,这个时间不会太长。

完成了整合后,各个养殖集团就会进入降低成本的养殖方向,公司加农户的养殖模式会得到快速的发展,原本的生猪养殖业从业者的猪场会根据集团公司的生物安全策略进行升级改造,合同猪养殖模式会是未来的主流模式,一切都会朝着透明的方向发展,代养模式的管理与操作都会趋于同化,各个公司的模式都差不多,代养费结算也都差不多,饲料与猪苗的品质也都会逐步同化,行业又重新朝着降本增效的方向发展。

写在最后:

唯一的变数,就是来自于非瘟疫苗是否会面世,如果成熟的非瘟疫苗面世了,中小型猪场会迎来新生,集团资本养猪的发展方向会是以牧原为代表的自繁自养模式,还是以温氏为代表的公司加农户模式,犹未可知,但是中小型猪场必然会回到自繁自养模式下良性发展,就看非瘟疫苗能否顺利面世了,以及面世的时间节点,如果三年内无法面世,那基本整个生猪养殖行业的格局就固定下来,公司加农户的代养模式一旦固定下来了,疫苗公司必然也就不会再投入过多的资金去研发非瘟疫苗了,因为疫苗对于自繁自养模式才是刚性需求,对于全进全出模式,可有可无罢了,到了那个时候,就永远不会有非瘟疫苗了。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我是猪哥靓,和大家共同交流沟通生猪养殖行业的各种信息,不卖兽药不营销,诚交各位养殖同行,我们养殖群里见。

0 阅读:394

猪哥技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