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架F-35没办法出厂?当年歼-6的“趴窝病”,在美国重现

陶慕剑地球观察 2024-05-28 06:36:33

近日有消息称,美国第五代战斗机F-35的生产积压数量已经达到了100多架,导致美国国会再也无法忍耐,直接要求大幅削减2025财年的采购订单。

值得注意的是,F-35遭遇的不仅是发动机的“心脏病”,还有零件供应和软件升级等诸多问题。如此严重的生产混乱现象,几乎让我们联想到当年歼-6的“趴窝病”。

据美国《航空家》杂志网站称,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日前提交了所谓的《2025年国防授权法案》拟议草案,其中提出了在明年大幅削减F-35“闪电II”战斗机的订单。按照原计划,2025年计划采购68架F-35战斗机,其中包括42架F-35A、13架F-35B和13架F-35C,但是国防授权法案将削减到58架。该委员会还提出如果F-35的生产问题继续得不到解决,削减后的58架还将有10架“不允许交付”,从而“有效地”将2025年交付数字进一步减少到48架。

事实上,F-35在2015年首次开始交付美国空军,到明年已经有十年时间了,按道理讲每年交付量早该突破100架了。不仅如此,F-35交付总数已达到800架,相当于每年平均生产80架以上。也就是说,F-35现在的生产速度是“不增反减”的。

不仅如此,西方媒体还火上浇油,用“歼-20年产量将突破100架”的预测作对比,宣称2025年后“歼-20服役速度可能是F-35的三倍”。如此直白地对美国航空产业“打脸”,让所有人看了都非常尴尬。

从时间上看,F-35由于生产问题拖延了交付进度,这个苗头并不是刚刚出现的,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个现象似乎变得越来越严重。

据美媒报道,目前基本生产成型,但是由于发动机和软件原因,停在生产线上无法交付的F-35数量已突破了一百架。其中,F-35的“心脏病”问题尤为严重。在整个2023年,负责生产发动机的普惠公司,任何一台F135涡扇发动机都没有按时交付。此外,生产质量问题、零件短缺以及TR-3软件升级跟不上,也都是导致F-35生产停顿的直接原因。

从这个现象看,F-35战斗机的当前情况完全就是当年歼-6在生产线上“趴窝”的历史翻版,不仅是“趴窝”的数量规模,而且暴露的毛病之多,两者都很有可比性。

历史上,歼-6的生产“趴窝”曾发生过两次。第一次是最初定型时,歼-6首飞时间是1958年12月17日,但此时的歼-6是引进米格-19P的仿制版,属于较高级的全天候歼击机,又称“东风-103”,并在1959年匆匆宣布定型。但是,在大跃进的氛围下问世的东风-103,生产没有遵循严格的质量管理,存在大量质量问题,生产了上百架几乎都没法使用,全部遭到空军拒收。

为此,沈飞不得不重新仿制昼间型的米格-19C。重新走了一遍仿制和试飞程序的歼-6,才在1964年正式定型并交付部队,中国空军也才算拥有了性能可靠的国产超音速战斗机。

第二次“趴窝”则是1970年代初,这时歼-6不仅已经大批量生产,而且推出了歼-6I、歼-6II、歼-6III等几种衍生型号。然而,大面积的生产质量问题在这时再次出现,导致数百架已经组装好的歼-6无法正常交付,而已交付的歼-6也因频繁的故障遭到海空军甚至外国用户的不断投诉。

歼-6在生产环节上的第二次“趴窝”,与第一次有不少相同之处,都是生产环节充斥散漫作风,不尊重质量管理。即使是已定型的成熟型号,也缺乏标准化管理,零件公差极大,甚至基层人员擅自改动生产图纸。直到周总理亲自狠抓生产质量,这次的“趴窝”事件才算宣告结束。

总得来说,歼-6当年的“趴窝病”也是中国航空工业仍然不成熟的反映。一个成熟的工业体系,不仅体现在大规模、精细化的产品供应链,而且也体现在设计、生产方面高水平的质量管理,这些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成长,是工业国家必须经历的进化过程。

然而,F-35现在却遭遇了当年歼-6同款的“趴窝病”。这也让我们看到,一个工业国家的“退化”过程会是什么样子。

从F-35突然爆出“心脏病”问题,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工业退化案例。事实上,F-35所配的F-135系列涡扇发动机是已装机十年以上的成熟产品,任何问题都不能归咎于“技术不可靠”或“技术不成熟”,只能是生产管理体系出现了大毛病。

按照普惠公司的说法,发动机无法按时交付的原因,包括零件交付的延迟,以及发动机在测试期间不符合规格,另外该公司在交付前发现零件质量问题而停止交付。总体来看,惠普F135发动机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都存在质量问题,而不仅仅是少数环节,尤其是组装后竟然才发现零件不合格,这在西方发明的“全面质量管理学”看来完全不可思议。

我们再看F-35战斗机,如果仅仅是惠普发动机的质量差,也还能归咎于某一个公司的管理不佳。然而F-35在生产线上“趴窝”,发动机也只是诸多问题中的一个,战斗机的其他零件也同样存在质量不合格情况。这说明出现问题的公司不止一家两家,甚至遍布不同的领域。

另外,F-35的TR-3软件升级也拖累了生产进度,该软件是BLOCK-4批次的核心内容,据称将显著提升核心运算处理能力和内存容量,可使F-35能够运行更先进的作战软件,并匹配最新型的APG-85相控阵雷达。理论上,新生产的F-35都将按照BLOCK-4和TR-3标准来制造,但是由于TR-3软件开发进度跟不上生产,美国军方甚至考虑让新出厂的F-35进行软件降级,以保证交付。

笔者陶慕剑看来,F-35的“趴窝病”充分体现了美国工业生产能力的整体退化。F-35本身的技术水准仍然在不断提高,对供应链和质量的要求也依然是非常高的,但美国现有的生产和管理却似乎跟不上节奏了。对于F-35这种高精密的科技产品,任何一个环节的供应和管理出现缺陷,都会对整个产品造成影响,而目前的现实却是生产环节“处处失火”。究其原因,除了高质量产业工人的缺乏外,供应链内部的一些企业能力下降也是重要原因。

对比之下,歼-6的“趴窝病”源自于生产力落后,还不太懂现代生产质量管理,而F-35的“趴窝病”则并非美国人不懂质量管理。换句话说,“全面质量管理”这种高级科学,对美国人而言快变成“屠龙刀”了,能力不足则玩不转。前者是成长阶段的能力不足,另一种则衰退阶段的能力下降。(作者:陶慕剑)

14 阅读:6695
评论列表
  • 2024-05-28 09:19

    简单,把软件外包给阿三,很快就能解决降落速度过慢的BUG

    SS 回复:
    还能解决机体老化的问题
    称鑫如燚 回复:
    有道理
  • 2024-05-28 18:32

    现在的美国人抽大麻等毒品,已经非常多了,台积在美国招工,一半正常无毒人员都招不到,自然影响作工质量

    张衡 回复:
    整体的精神健康度下降的很厉害,无论怎么高科技流水线,在美国都属于制造业低端工人,都得从底层招,吸毒率在那放着呢,咱们现在飞机航天流水线都是什么层次。
  • 2024-05-28 17:55

    美国飞机生产线上的工人上班吸大麻,什么生产质量管理都没用。

  • 2024-05-28 14:30

    如此下去,美国就是在前苏联的老路上狂奔,最后只剩下核弹了。

  • hjx 6
    2024-05-29 00:45

    稀土卡脖子起效果了,霉国以为我们这两年会跪,结果匕首直插它的脑门

  • 2024-05-28 16:07

    哪一种金属被限了?镓?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核心!

  • 2024-05-28 09:45

    我之前没有这么多质量问题啊,估计是很多零部件的生产商其实是中国企业,大美丽搞贸易战,政治正确清理中国供应商,导致采购的零部件质量下降,供应也不及时

陶慕剑地球观察

简介:细节决定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