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感想:为什么听黑胶唱片?

耳机带师小白 2023-12-31 06:00:23

很多烧友应该记得我多年前说过的“两不碰”。胆机不碰,黑胶不碰。但是,我去年开始玩黑胶了。虽然我多年前早就尝试涉足过黑胶,但每次都是浅尝辄止,只有这次,是真的入坑了。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太简单了,一句话足够概括。甚至一句话都不用,两个字足矣。有闲。

人到中年,生活状态会发生很多变化,造成“闲暇时间”对很多人来说爆棚。孩子长大独立甚至出道了,夫妻一般也不像年轻时那么“粘”了。事业上在平稳(或下滑)期,也明白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不会占用太多时间。于是属于自己的时间,大把。人生说长不长,但说短也不短,每天都会有时间是需要“打发”的。对于发烧友来说,折腾一个东西,是正常而合理的“打发方式”。入坑黑胶是一个很理想的方式。

黑胶的声音好吗?当然是挺好的。比CD、数播更好吗?未必。技术参数肯定弱一些。问题是,这根本不是关键。关键是,1、黑胶的声音挺不错的,2、黑胶的声音和数字音乐颇为不同。这两点就够了。我喜欢用Fun这个词,那么可以说黑胶唱片和黑胶玩具就是有fun的。它既有fun,又和主流数字音乐“不同”,需要折腾的地方还特别多,消耗时间,这几点加起来,非它莫属了。黑胶是音响设备里最折腾的。它最关键的拾音唱头(拾取信息的第一步)居然可以更换,这是独一无二的。CD机的唱头、磁带的磁头,都是没法换的。磁带作为模拟设备,虽然机器可选范围很宽,但它的磁头、机械结构都是没法换的。最多就是调整磁头方位角了。只有黑胶是各个环节全部可以换的。唱头、唱头线、唱头架、唱臂、唱臂线、盘、盘垫、盘镇,统统可以换,统统有发烧级的“升级品”。再往细了说,唱头的针杆和针尖也可以换(这个用家自己换不了,需要专业人士)。磁带只能调方位角,黑胶能调好几个角度+针压。它的可玩性、可折腾余地,遥遥领先,遥遥领先啊!

黑胶唱机的组成部分

说实话,这些“每个环节的调整”,普通人肯定是觉得烦,即便发烧友可能也会觉得麻烦和复杂。有谁会乐在其中呢?就是“太闲”的“需要打发时间的人”。所以,发烧友的一部分到了中年后开始玩黑胶,本质就是太闲。至于声音,我费了那么多时间进去,掏了那么多钱扔进去(买各类升级零件儿),声音不好行吗?不行啊。必须好。当然不是人人都这么看。我就觉得黑胶的声音不是“必须好”,它可贵的地方是和数字音乐不同,而且,对于模拟时代录制的音乐而言,它比CD、音轨更接近Original——模拟录音转为16Bit/44.1kHz规格的数字音乐,音质不是完全保真的,有信息损失,另外还有不可避免的量化误差。

有人可能会说,数播也有很多折腾环节。但是那些环节全部是electronical的,而黑胶有意思的就是它到输出信号给唱放之前的环节基本都是physical的。它里面唯一转换为电信号的环节在内部的音圈,那个还没法更换。另外就是唱盘马达。其他的环节都是物理上的平衡和杠杆原理,还有振动隔离,无关“电”。

唱头的结构组成

玩黑胶的另外一个很大优势是,模拟时代录音的唱片现在二手市场都很便宜,极大多数在几十块一张(国外则是几美元)。当然现在很多新出的流行类黑胶很贵,几百元一张,但那个主要价值是粉丝收藏而非发烧欣赏,我就不提了(现在流行的彩胶普遍声音差、做工也不好)。当然,黑胶有贵的,基本是一些被炒作的品种。什么科岗、马茨、谢林、内弗之类。这个事儿我以前有一次就感慨过,我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一些演奏家,凡是他们的唱片都一律被炒高。海菲茨、梅纽因、斯特恩的水平不高吗?反而没有炒高,简直有点莫名其妙。但是现状就是这样。所以,避开这些被莫名其妙炒高的演奏家,黑胶就并不费钱。市场上的二手黑胶里,来源最多的是日版,而且价格也最便宜(比起欧版和美版),但便宜贵便宜,日版黑胶的做工和声音绝不是最差的!反而我觉得是最有性价比的。

科岗的黑胶唱片可以贵到几万

日本人对“唱片”的执着是全球独一份的。即便在1990-2000年代CD最火的时期,全球其他地方的黑胶生产线都关闭了(没生意),日本最老资格的黑胶生产线都仍在运营。可以说在黑胶压片的资历和经验方面,日本人举世无双。所以日版黑胶唱片虽然市场上价格低廉,做工和声音都是有保障的。日版黑胶之所以便宜,只是因为数量多而已。科岗的黑胶很贵,但不等于他拉得最好、最值得听,日版黑胶很便宜,但不等于不好。

最后,有些人把黑胶视为“有钱有闲人士的玩具”。其实玩黑胶固然投入上限很高,但也有不贵的组合,声音已经不错——比如几千的唱盘(日系的铁三角、欧系的Pro-Ject)、一两千的MM唱头(日系的铁三角、欧系的高度风)、几千的唱放(英国的Creek、Rega、Graham Slee)。这样组一套的硬件投入也就一万多元,声音已经完全可听、可以领略黑胶味道了。

-完-

0 阅读:0

耳机带师小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