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乔冠华突然被撤掉职位,下属问其原因,李先念指了指耳朵

愚鉴 2024-06-18 14:59:06

1976年,远在美国工作的乔冠华突然接到回国的命令。不久后,乔冠华就被撤职,而他的职位则被黄华接替。

当下属询问具体的原因时,李先念却指了指自己的耳朵。看到这个动作,下属便已经明白了事情的缘由。

那么,乔冠华为什么会被撤职呢?在下属询问具体的原因时,李先念又为什么要用指耳朵这个动作来解释?

乔冠华,江苏盐城人,1913年出生于一个士绅之家。乔冠华天资聪颖,又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因此乔冠华很早就展示出过人的才华。

乔冠华的父亲很看重后代的教育,因此他很关心乔冠华的学习情况,对乔冠华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乔冠华对待学习非常认真,进步的速度非常快。正是因此,乔冠华日后才能成为伟大的外交家,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1925年,乔冠华完成了私塾教育。当时国内已经经过了数次改革,大部分青年都开始去上新式学校,乔冠华也不例外,这一年,乔冠华进入亭湖中学读书。

在亭湖中学读书的这段时间里,乔冠华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时社会主义思想已经较为普遍,像《新青年》这样的杂志很容易读到。

《新青年》等进步报刊为乔冠华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自此之后,乔冠华热衷于革命,如饥似渴地阅读与革命有关的书籍。

与此同时,乔冠华还积极参加革命活动,积累了丰富的革命经验,为之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参加革命的代价是很大的。乔冠华因为积极参加革命,多次被学校予以开除的处分。即便如此,乔冠华还是没有放弃革命事业。

到了1929年,乔冠华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这个时候的乔冠华面临着未来去哪里读书的重要问题。

为了将来更好地为革命事业做奉献,乔冠华决定突击复习,而他的目标,是国内顶尖高校之一的清华大学。

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乔冠华于同年不负众望地考中了清华大学,可见,乔冠华确有过人的才华。

进入清华大学之后,乔冠华发现这里的革命氛围更加浓厚,思想也更加开放,对于乔冠华来说,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很快,乔冠华就展示出了文学方面的才能,他发表了不少著名的文章,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同。

此外,乔冠华还将大量的日本文学作品和爱因斯坦的文章翻译成中文,获得一致好评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1933年,乔冠华远赴日本留学,两年后,他又去了德国深造。遗憾的是,就在乔冠华认真学习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让远在德国的乔冠华心急如焚,为了挽救国难,毕业后乔冠华很快就回到了中国,随后便投身浩浩荡荡的抗日事业。

1976年,远在美国工作的乔冠华突然接到回国的命令。不久后,乔冠华就被撤职,而他的职位则被黄华接替。

当下属向李先念询问具体的原因时,李先念却指了指自己的耳朵。看到这个动作,下属便已经明白了事情的缘由。

那么,乔冠华为什么会被撤职呢?在下属询问具体的原因时,李先念又为什么要用指耳朵这个动作来解释?

1938年,乔冠华顺利从德国图宾根大学毕业。在返回中国之前,他还对德国的军事做了大量且细致的研究,这些研究,为后来的抗战事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939年,乔冠华回到香港,鉴于国内局势不明朗,因此乔冠华决定先在香港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等到局势稍微稳定之后再返回内地。

同年,乔冠华正式参加中国共产党。不幸的是,1942年,香港沦陷,为了躲避战火,乔冠华不远万里来到了重庆继续从事抗日工作。

到了重庆之后,乔冠华利用自身巨大的影响力和过人的才华,一直活跃于报刊界,在舆论领域为抗日事业做贡献。

在这个过程中,乔冠华和周总理密切往来,周总理经常给乔冠华传达中央的指示,并为乔冠华提供一些专业性的建议。

经过多年的锻炼,乔冠华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工作者。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任命乔冠华为外交政策委员会副主任,负责协助周总理处理外交工作。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乔冠华就是中央任命的停战谈判人之一。

谈判初期,美方代表的态度非常蛮横,完全没有诚意。不仅如此,联合国军还发动了更为猛烈的进攻。

结果联合国军多次失利且损失惨重,在这种情况下,美方代表又提议通过谈判结束战争。

当时,毛主席和周总理都认为应该马上同意美方代表的提议。令人意外的是,乔冠华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乔冠华认为这个时候不宜直接同意美方代表的提议,应该再等一等,这样一来可以在谈判中获得更多的优势。

经过多次讨论,毛主席和周总理认为乔冠华的想法是正确的,因此采纳了他的建议。

事情的发展和乔冠华预料的基本一致,几天之后,美军再也扛不住压力,主动提出了交换战俘的想法。

美军的这一做法,已经让他们在谈判中失去了先机。不久后,中朝美三方正式坐在谈判桌上进行最终谈判。

1953年7月,谈判正式结束,战争也在停战协定签署后落下了帷幕。

不过乔冠华并没有就此离开,而是留在了朝鲜。因为停战协定虽然已经签订了,但是中美都没有撤军,还有很大的风险。

乔冠华留在朝鲜,就是通过外交手段确保停战协定能够毫不遗漏地执行。在他的努力下,朝鲜半岛的局势渐渐稳定了下来。

1971年,中美关系因为基辛格的到来有了相当大的变化,同年,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

这个轰动世界的事件,也让乔冠华名满天下,“乔的笑”成为历史中的名场面。

可是,乔冠华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多年,1976年,乔冠华发生了意外,进入了人生的低谷期。

1976年,远在美国工作的乔冠华突然接到回国的命令。不久后,乔冠华就被撤职,而他的职位则被黄华接替。

当下属向李先念询问具体的原因时,李先念却指了指自己的耳朵。看到这个动作,下属便已经明白了事情的缘由。

那么,乔冠华为什么会被撤职呢?在下属询问具体的原因时,李先念又为什么要指耳朵这个动作来解释?

1974年,乔冠华因为在新中国获得联合国合法权益时有巨大贡献,又因为在之后的外交工作中表现得很不错,所以中央任命乔冠华为外交部长。

此时,中国还处于特殊时期,乔冠华作为外交部长,免不了要和那群人产生联系,在这个过程中,乔冠华也身不由己,最终出现了一些问题。

到了1976年,特殊时期结束,在审查时,组织发现乔冠华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中央立刻下令撤掉乔冠华的职务,然后让他回国接受调查。

乔冠华被撤职,外交部长的职务必须有人来担任。经过研究,中央决定让黄华接替乔冠华的职务。

接到任命后,黄华马上到北京接受正式的任命。在见到李先念时,黄华满脸疑惑地询问中央这样做的原因。

令黄华更加感到疑惑的是,李先念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指了指他的耳朵。

看着李先念凝重的表情,黄华意识到乔冠华涉及的问题一定非常敏感,因此黄华也就没有再问下去。

之后,黄华结合近期发生的大事做了一番分析,再想了想李先念当时的动作,他也就明白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被撤职之后,乔冠华一直在接受调查,其间,乔冠华写了不少的申诉,试图解释清楚。

遗憾的是,直到1977年,乔冠华依旧被限制自由。同年3月,乔冠华因为心脏问题住进了医院。

住院期间,乔冠华又被检查出肺癌。两年后,乔冠华才离开了医院。

不过,出院之后乔冠华依然过得不顺利,因为之前的问题没有弄清楚,所以他一直无法正常生活。

在这段日子里,乔冠华为了打发时间,将自己年轻时写的文章拿出来修改,然后把这些文章编成一部书。

1982年,就在乔冠华以为自己即将不久人世的时候,中央派人找到了乔冠华,随后向他宣布了中央对他的处理结果。

中央认为特殊时期已经过去,乔冠华确实是身不由己,因此对于他的错误可以既往不咎,希望乔冠华未来能够继续为国家做贡献。

听到这个消息时,乔冠华的心情十分激动。之后的时间里,乔冠华一直致力于中国的外交事业,在对外友好协会担任了高级顾问。

1983年,乔冠华的病情极度恶化。被送往医院后,医生马上进行治疗。可惜,乔冠华的癌症已经没有任何救治的希望了。

同年9月,乔冠华因病逝世,享年70岁,结束了辉煌的一生。

参考资料:

《“乔的笑”倾倒联合国》 来源:清华大学校史馆

《红色外交家乔冠华:仰头大笑为外交成就定格》 来源:中国新闻网

0 阅读:38

愚鉴

简介:莫言离殇,大智者,愚之极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