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印度国产子弹如何胎死腹中

战史威锋 2024-05-26 17:04:59

有这样一个国家,那里人杰地灵,自称是世界大国,亚洲的一哥。他自信且自强,喜欢各种搞事情,将中国视作他的一生之敌,只要中国行他也一定要行。他拥有自研核武器、国产航母、国产坦克、国产战斗机、国产弹道导弹,无论中国有什么,他一定也要有,尽管在这条路上走的磕磕绊绊,他也能够不畏艰险,不惧世俗的眼光走下去。无论这件事有多艰难,拍拍脑袋说干就干,即使生产出再多的工业垃圾,他依然不会放弃,用我行我素的方式将一条路走到黑。没错,这个国家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好邻居印度,一个在互联网上制造出无数笑话的大网红。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就是这么一个自强不息的国家,一个能够制造核弹航母的国家,却无法量产国产子弹?这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揭穿这个互联网谣言——印度无法生产子弹。

其实早期印度的工业基础真的很强,早在二战期间,印度就一直在为英国生产恩菲尔德步枪和7.7*56子弹,仅加尔各答兵工厂的产量就已经超过了英国本土的产量。1947年印度独立后,更是继承了英国人的大量遗产,苏联也在不计成本的援助印度,让印度一度成为第三世界的老大,无论苏联还是美国都愿意给印度帮助。小机灵鬼尼赫鲁更是直接下达命令,接受援助是可以的,但唯独子弹工业印度不接受援助。用现在眼光来看,尼赫鲁之所以不接受美苏两国的子弹供应,奉行不结盟政策只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使用国产子弹是印度当时的国策之一。

可是还不到20年,这项国策就被印度人自己推翻了。此前印度国防部也秉承尼赫鲁的观念,宁可无弹可用,也不进口外国子弹。然而低效的生产力让印度付出了惨痛的代价,1962年的首都保卫战彻底的打醒了印度,印度发现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实力至上的世界里,没有实力任何梦想都是扯淡。痛定思痛的印度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为了弥补工业上的差距,印度高层们也开始将目光瞄向了国外,既然自己生产不了,那么就直接从国外购买。至此便拉开了印度的军购之路。

毕竟印度人也是人,都会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毛病。通过买买买的强军方式,让印度的军事力量开始支棱了起来,他们感觉自己又行了,开始在南亚赛区各种搞事情,更是肢解了强敌巴基斯坦,一举成为南亚小霸王。胜利让印度人无比的膨胀,各项军工国产化被提上日程,其中就有我们之前聊过的英萨斯步枪。为了能够更好的跟上“洋人”脚步,印度早在英萨斯步枪设计时,就看上了西方5.56毫米中威力弹药,代替自己老旧的7.62毫米全威力弹药。印度国防部也是毫不避讳的表示,要让子弹全面国产化,进口子弹将会成为过去。

不得不说,小口径中威力子弹确实更符合现代战争的发展,但是印度他们并未意识到常年军购导致国内军工产业落后,他们并没有生产5.56毫米子弹的技术,即便能够生产出来,良品率也是一言难尽。这么说吧,英萨斯步枪第一次公开测试,就使用了印度国产的5.56毫米子弹,但是结果非常离谱,连续三发全部卡壳,无奈只能更换比利时产的5.56毫米子弹。1999年印度与巴基斯坦爆发卡吉尔战争,由于国产5.56毫米子弹问题众多,且数量紧缺,非常不适合战时使用。印度不得已又向以色列订购了5000万枚5.56毫米子弹应急,结果以色列在交付四分之一的弹药后,单方面终止了订单,一下子打了印度的七寸,如果说中国在某些领域上被人卡了脖子,那么印度则是被人卡了脚脖子。迫于无奈,印度只能再次暂时叫停子弹国产化。

几十年的子弹进口也让印度人疑惑不已,据数据显示,印度每年向“洋大人”的军备采购中,仅子弹的采购费用就高达600亿卢比,当然了,这中间自然是要包含巨额的“回扣”在里面。既然能够花这么多钱购买子弹,为什么印度就不能花同样的钱自己生产呢?毕竟印度好歹也是个军工大国,试问全世界能够组装航母的国家能有几个?买条生产线,直接批量生产应该不难吧?面对这样的疑问,印度国防部在经过激烈的讨论后,决定将所有的进口子弹尽快消耗殆尽,以破釜沉舟的方式为印度国产子弹保驾护航。

然而国防部的决议却遭到了印度陆军高层的反对,他们认为“如果印度生产子弹,那么他造成的花费将会比进口子弹的花费更大”。此言论一出,立刻在印度民间引起了轩然大波,起初民众对这种言论还是嗤之以鼻的,认为这就是妥妥的卖国贼言论,世上哪有爹嫌儿丑的道理,身为帝国的军人,不想着保家卫国,支持国货,怎么能长“洋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印度国防部也借着民意的机会,趁热打铁的宣布了一项命令:‘从今往后,印度军队必须使用印度自主生产的子弹’。2019年8月,当印度国防部终于在陆军的抱怨声中,销毁了最后一批价值1亿美元的进口子弹后,意味着印度每年花费大量金钱找“洋人”购买子弹的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了。吃瓜民众也是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各个奔走相告,终于不用再被油管上的越南仔、bang子们嘲笑了。

其实客观上讲,印度陆军之所以反对子弹国产化还是有原因的,印度前前后后也曾多次尝试子弹国产化,然而效果却并不理想。印度也并不是造不出子弹,而是子弹的制造和批量生产完全就是两码事。有些国家的子弹制造成本是10元一发,而有些国家的子弹零售价才5元一发,批发还打折。除碾压式的价格优势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良品率。每枚子弹看起都一样,但其实每枚子弹都不一样,即便是同一台机器,同一个操作工,造出来的子弹都不一样,机械振动、热胀冷缩、材料差异很多个环节都会导致子弹出现细微的误差,而这些误差累积起来,会导致子弹在射击过程中发生事故,问题小点弹着点出现偏差降低命中率,问题大点可能卡壳,炸膛。

然而印度的工艺水平实在是太粗糙了,这个曾经将精确度以厘米为单位计算的神奇国度,子弹的良品率可想而知,子弹出现哑火,卡壳等问题都是常态,更严重的是其国产子弹经常炸膛,根据资料统计,印度自建国以来,被国产子弹致死致残的士兵足有8万多人,而从这个角度来看,印度陆军反对子弹国产化也不过是为了保命。当然他们的反对并未引起印度国防部的重视,事实上就在销毁了1亿美元的进口子弹后,国防部还下达强硬命令,禁止印度陆军以任何形式进口任何口径的子弹,颇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架势。

可谁知该命令下达后仅仅过去了1年,印度生产的子弹就问题频发,不仅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还及其的低下,全年生产额未达到军方需求的三分之一。不过这都不重要,更为严重的是其报废率高的吓人,2020年所有印度国产子弹的损毁率达到了惊人的67%,仅原材料带来的损失就高达96亿卢比,核算下来差不多1.15亿美元。

那么抛出掉歪瓜裂枣的残次品,外表上看起来合格的子弹就是真的合格吗?当然不可以,因为这些子弹是无法通过观察来查出优劣,只能通过开火的方式检查,所以一般都会抽查一批次子弹的良品率,比如今天这个车间一共生产了10万枚子弹,剔除挤压变形歪瓜裂枣的67%,也就意味着今天这个工厂共生产了33000枚子弹,如果想要良品率达到99.9%,就需要抽出1000枚子弹试射,999枚达标才可以,无形中成本又增长了不少。为此,印度国防部特意将国产子弹良品率检测合格的标准下调了一个小点。

为了弥补残次品带来的亏空,印度政府尝试在2020年对国营军械委员会企业化改革,让工厂自负盈亏,结果遭到了相当大的阻力,国营军械委员会下属的41家印度国有军工厂举行了联合罢工,共有8万余工人参加了这次罢工,直接影响了印度军队的弹药供应,最终印度政府不得不做出让步,承诺不在进行改革。

面对高昂的生产成本和感人的报废率,印度国防部只能再次叫停了国产子弹计划。并允许印度陆军自2021年起,可以自寻购买“洋人”的子弹,不过也需要给本国国产子弹预留一定的配额。综上所述,印度其实是有生产子弹的能力,只不过他们生产的子弹非但不能满足自己军队的需求,反而高昂成本远远超过了购买进口子弹的支出,造成了“造不如买”的尴尬局面,最终只能继续购买国外进口子弹。

13 阅读:3023
评论列表
  • 老牛 14
    2024-05-27 01:18

    人杰地灵?真不敢苟同!自信也许?自强就算了!

  • 2024-05-26 23:04

    阿三蓝星第三[笑着哭]宇宙第二[笑着哭][笑着哭]

  • 2024-05-27 16:35

    他们纯手工,人工成本太高

  • 2024-05-27 18:17

    这不怪印度朋友,只能说是人家的国情太复杂了,外国人根本就理解不了[呲牙笑]

  • 2024-05-28 00:17

    三哥跟棒子,这星球上的一对卧龙凤雏…

  • 2024-06-01 22:02

    禁止北化股份出口硝化棉,全球的军火商都得着急

战史威锋

简介:一个普通的军事,历史爱好者,分享我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