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开EUV光刻机!ASML也没料到,人民日报:抛弃一切幻想

科技小笛 2024-06-12 20:59:11

针对“宝岛问题”,美国官员前不久向ASML表达了担忧,而ASML的回答瞬间震惊了业内,称“有能力远程操控台积电的光刻机”。这意味着,即便我们强行登岛,也可能无法获得先进芯片制造技术,毕竟ASML已明确表示,他们(美西方)有随时摧毁台积电的能力。

至于大陆市场,在美日荷制定三方协议后,想要从海外获取高端EUV光刻机也几乎没有任何可能,以后甚至连中低端光刻机的进口估计也会成为奢望。

如今摆在中国芯片产业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个是加大研发投入,沿着西方半导体的发展逻辑,集中精力攻克光刻机设备等技术壁垒。另一个则是开辟“新赛道”,创新出一种能够绕开光刻机的造芯方式,以实现“弯道超车”,如碳基芯片等。

事实上,硅基芯片在迭代到3nm节点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逼近物理极限了,若盲目的使用EUV追求更高工艺,成本将无法控制,进而会偏离商业轨道。正因如此,不只是国内市场,很多海外地区也都在研发新的造芯方式。

截至目前,最有机会绕开EUV光刻机的,非日本佳能的纳米印压(NIL)光刻机技术莫属。它能够直接把电路图案精准的印在晶圆板上,理论上可用于5nm芯片制造,且能够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最关键的是,相比ASML动辄3.5亿欧元一台的0.55孔径NA EUV光刻机,佳能的设备价格不足其十分之一。

可以这么说,一旦佳能的设备实现落地应用并获得市场认可,那么ASML的光刻供应将不再是唯一选择,尤其是中国市场,在光刻机设备供不应求且ASML无法自由出货的情况下,我们完全有机会通过佳能的设备来摆脱困境。

当然,一款新设备,尤其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设备,从验证到商用,几乎都需要大量的时间积累。正因如此,很多人并不看好ASML的光刻机霸主地位会在数年内被动摇。然而,日本半导体近期却突然传出了一则重磅消息,不仅ASML没料到,国内很多网友也都对此口吐芬芳。

据日媒报道,佳能针对纳米印压(NIL)光刻机已经制定了初步量产计划,将正式与ASML在尖端光刻机领域展开竞争。不过,佳能并没有把重心放在中国,而是把NIL光刻机设备的“首站”放在了印度市场,且目前正在与印度公司洽谈详细的合作方案。

除了印度本土企业之外,其他在印度投资的厂商,也在佳能的合作名单之内,如台湾省PSMC等厂商。值得一提的是,佳能还宣布未来将会进一步加深与印度在半导体建设方面的投资,以促进印度电子制造产业的发展。很显然,日本佳能公司“押码”印度市场并非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铁了心”要大干一场。

按照正常逻辑,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规模和成熟的制造业体系,在ASML被限制对中企出货的情况下,佳能可以说迎来了取代ASML、实现“名利双收”的最佳时机。而且它此前也多次表示要大规模投资中国市场,可为何如今突然又“变脸”了呢?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80年代日本东芝的遭遇,只是因为“不听话”、动摇了美国科技“霸权”地位,便被揍的到现在还没缓过气来。在“芯战”关键阶段,连ASML都妥协了,佳能又怎么敢忤逆老美的“旨意”。再者,美、日、荷三方协议已经生效,佳能即便有心对大陆市场提供NIL光刻机,恐怕也得不到出货许可。

事实证明,人民日报说得很对,核心技术是买不来、换不来、求不来的。无论ASML也好、佳能也罢,这些海外企业终是靠不住的,我们不该抱有幻想。中国芯的崛起之路没有捷径,唯有自主创新!

庆幸的是,在经历被美芯“卡脖”后,国内已认识到了“手中有粮”的重要性,很多中企都从“坐地而联想”的观念走了出来,开始“奋起而华为”。与此同时,国家近些年也在扶持半导体产业,斥资3440亿元的大基金三期已经成立,将集中优势科研力量攻关光刻机等关键技术。

以中国科学家的智慧,可以预见,中国芯的崛起只是不太久的时间问题。即便光刻机的研发工作再复杂,难道还会比“两弹一星、国际空间站”更难?

2 阅读:468
评论列表
  • 2024-06-13 09:24

    一堆废话

  • 2024-06-14 12:27

    为什么中国没有高端创新性人才?外行管理内行是不是一个主要原因?

科技小笛

简介:有理解、有深度,这里有最精彩的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