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36局之潜龙鲧洪局!

六甲秘诸 2023-12-04 07:45:59
潜龙鲧洪局的逻辑

潜龙鲧洪,又名借刀杀人。该局的核心就是制造舆论,诬陷别人,利用媒体和谣言的力量,来达到目的。这里的借,可借万物。

潜龙鲧洪局的起源

小编认为潜龙鲧洪局,最早起源于上古时期舜和鲧(禹的父亲)争夺皇位。舜让尧流放鲧,登上帝位。后来,禹为父报仇,如法炮制。

帝秘20年,尧帝召舜入朝为官,还把两个女儿嫁给舜,并任命舜为百官之长,让他代替天子去巡视天下。

第二年,鲧治水初见成效,正想派人往帝都报喜,忽然听到信使传来消息,说天子已经选定舜为帝位继承人,位列三公之首。鲧大怒,对信使说:“得天之道者为帝,得地之道者为三公。今我得地之道,而不以我为三公,此帝之不公也。”

鲧入朝质问,以示抗议。尧帝问计于舜,舜说:“如今天下有四凶为害,鲧就是其中之一,要想天下宁静,必须要除掉四凶,以安民心。”

尧帝觉得舜说的对,便授权给他设计逮捕四凶族的大酋长,然后迫使其族人远迁边缘蛮荒之地。于是,舜接连设计,先后逮捕共工市、鹳兜氏、三苗氏、有崇氏的大酋长,将共工氏族流放到幽州,将鹳兜氏族流放到崇山,将三苗氏族流放到三危,将有崇氏族流放到羽山。

舜以鲧盗用帝之息壤的罪名,将他逮捕治罪,并强行以武力迫使其族人迁往羽山。这时,鲧的儿子禹挺身而出,指责虞舜说:“如今洪水肆虐万民受害,治水排险刻不容缓,怎么能因为家父有罪就停止治水呢?希望天子能允许家父戴罪立功,善始善终完成治水大业。”

舜沉吟良久说:“你父治水无功,而且犯有重罪,天子不可能再用他领导治水。我看你身强体壮、精明强干,不如让我来奏明天子,保举你来领导治水。”

就这样,舜把禹带回帝都,向尧帝推荐他代父治水。尧帝任命禹为司空,代替鲧引导治水。禹认真研究鲧的治水经验,觉得父亲开挖河道疏通百川,引诸水归海的治水经验是可行的,并没有什么不对。可见尧帝和舜对父亲的治罪,并非是因为治水。

鲧被流放到羽山后,对帝和舜愤恨不已。自己全身心都在治水大业上,辛苦操劳将近十年,非但没有得到嘉奖和封赏,反而落得个流放他乡的下场。可是鲧势单力薄,根本无法与之抗衡。不久鲧便恼恨成疾,病逝家中,终年62岁,遗体葬在羽山。

禹因为忙于治水,无暇看望父亲,也没能参加父亲的葬礼。父亲死后,他才得到消息,只好望空拜祭放声大哭。禹化悲痛为力量,决心完成父亲遗留的治水重任。以此取信天下,赢得民心。他认为父亲是尧和舜迫害致死,这个仇将来必须要报。

禹治水仍然采用鲧的治水方法,筑坝挖沟清理河道。禹筑坝使用息壤以镇河妖,天子并没有因此对他治罪。可见天子治鲧之罪,并非盗用息壤,而是因为鲧和舜争权。

禹在治水工程中,建立起一支维护治水的武装部队,对阻挠治水的部族进行打击和征伐,先后征服曹、魏、屈骜、有扈等诸侯。不但使治水工程顺利进行,还逐步扩大了自己的政治势力和军事力量。

帝密34年,尧帝率大臣出游,住宿在承阳宫。这一年禹治水基本成功,工程进入收尾阶段。有一只神龟出于落水,背上覆着一块青石,青石刻有远古符号文字。禹寻访知名学者辨认,得知这是圣祖燧人氏所创的洛书,距今已有五千余年。当时传说得洛书者得天下,从此禹便有了夺取天下的野心。

帝密35年,禹历时13年,终于完成治水大业。尧帝为表彰禹的功勋,将禹封在高密,并赐给玉。禹凯旋归来,百姓欢声雷动、夹道欢迎。

禹入朝拜见尧帝和舜,献上亲手绘制的九州图。舜认为划定九州不合适,改成十二州。禹划定的九州是荆州、凉州、雍州、豫州、徐州、扬州、青州、兖州、冀州。舜认为冀州和青州过大,从冀州中分出幽州和并州,从青州中分出瀛州,合为十二州。

帝密37年秋,尧帝病死原阳宫中,终年81岁,遗体葬在原阳谷林,帝号密,尊号唐尧。

尧帝死后,舜即位称帝,把帝都迁到蒲坂,改国号为虞。舜执政后,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由于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虞舜开始追求个人爱好,尤其是音乐和歌舞。朝中部分大臣对此不满,认为玩物丧志对国家不利。这些反对派的核心人物,就是治水的英雄禹。

舜帝醉心歌舞,疏于朝政。禹借机广交朋党,招纳英雄豪杰,在国内形成强大的势力。某天,舜帝带领大臣在宫中欣赏歌舞和音乐。禹突然率军队包围宫殿冲入宫中,列举舜帝数条罪状进行批评,指责他贪欲误政,没有资格再当天子,让他把神权交给别人。

舜帝虽然不服,但根本没有能力抗争,摇头叹息说:“是呀,天下非我一人之天下也。”于是舜帝传旨昭告天下,有禹代替他行使神权,舜帝只负责管理朝廷的普通政务。

虞舜15年,禹代首次在太室山主持祭祀。舜的长子不满禹的专权,暗中发展势力,企图把禹赶下台。这件事被禹知道,他暗中收集舜长子的罪证。

虞舜29年,禹给舜的长子罗织数条罪状,请求舜帝对他治罪。舜帝知道儿子是冤枉的,在禹的逼迫下,把儿子封在商邑,不准私回帝都。

虞舜33年,禹全面控制朝政,完全把舜帝架空。他首先对国家的行政区域进行改革,废除舜的十二州,将全国重新划分为九州。向各州牧摊派赋税,建立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税收制度。

虞舜39年,舜帝84岁,身体仍很健康。禹念念不忘尧帝和舜的迫害,导致全族流亡于羽山,使得父亲悲愤而死。因此,他在朝廷宣布,为体察民情,舜帝将前往江南巡狩。

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流放,4000年以前的巡游极为辛苦。舜帝没有选择的余地,因为禹已经向全国发布舜帝南巡的公告,他只能带着爱妃女英被迫上路。

禹带领文武大臣,为舜帝南巡举行欢送仪式。渡过长江以后,由于舟车劳顿,舜帝就病倒了。行至苍梧之野,舜帝便含恨去世,遗体葬在九嶷山的零陵。

潜龙鲧洪局的案例

晚清年间国库归公,民间灾害不断,当时大米价格居高不下。胡雪岩在一次求挂时,得知潜龙鲧洪的典故,深知此局只要学会,便可成为巨富。

于是,胡雪岩连同数人散播将要发洪水的消息。粮店商人得知此消息,很快就将大米低价出售。胡雪岩利用此消息,砸空大米的价格,大肆收购囤积,直到粮食紧缺。来年大旱,粮食减产,他的粮食翻了数倍。

胡雪岩凭借此局,实现财富积累,结识左宗棠,并且借巨款给朝廷。鼎盛时期,他拥有数千万两白银,抵得上晚清一半的财富。可惜后来胡雪岩犯了大忌,官商勾结,最终破产。

潜龙鲧洪局的总结

潜龙鲧洪局的本质就是借助各种手段,借助各种事物,为达目的誓不罢休。

1 阅读:163
评论列表
  • 2023-12-05 19:30

    😑此中文字,字字珠玑,千金不换。只可惜我的脑子已经基本上停止运行,只能过宝山空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