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两次举荐一人代替自己指挥部队,此高人是谁?

陈冠任 2024-05-28 21:10:42

毛主席是举世难得的卓越军事天才,他指挥打的仗几乎没有不胜的,军事能力无人能及。那么,谁在军事上可以替代他呢?

几乎没有。

但是,在历史上,毛主席曾两次举荐一人代替自己指挥军队!

谁本事这么大?

他就是被誉为“军神”的刘伯承。

毛主席在什么时候举荐过刘伯承代替自己指挥呢?

一次是1929年。

当时,朱毛率领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在赣南一带转战。红军前有堵军,后有追兵,流动作战,没有党组织和群众支持,十分艰难。4月1日,毛泽东等人收到在上海的临时中央发来的“二月来信”,要求把红四军分散隐蔽,朱、毛离开队伍。

毛泽东不同意红四军分散,也不愿意离开红四军。但是,党中央的指示,他又不得不遵守,于是在回电中表示:

“中央若因别项需要朱毛二人改换工作,望即派遣得力人来。我们的意见,刘伯承同志可以任军事,恽代英同志可以任党及政治,两人如能派得来那是胜过我们的。”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推荐刘伯承代替自己指挥红四军,且还说:他们“能胜过我们”。

可见毛泽东对刘伯承军事能力的重视。

最终,由于形势变化,朱毛在赣南闽西很快就打开了军事局面,党中央也不要求朱毛离开红四军。于是,刘伯承、恽代英接替他们的事情,没有实现。

两年半后,毛泽东再一次推荐刘伯承接替自己。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

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取得三次反“围剿”胜利。毛泽东军事才华过人,三次反“围剿”打得潇洒自如,如鱼得水。1931年9月26日,毛泽东根据敌第四次“围剿”的动向,以朱毛名义发布《在敌人尚未大举进攻前部队向北工作一时期的训令》。但是,苏区中央局负责人认为,毛泽东制定的《训令》,不尊重党的领导机关,于10月在宁都召开会议,集中火力批评毛泽东的“错误”,并撤掉毛泽东红一方面军总政委职务。这就是著名的宁都会议。

在会议结束那天,毛泽东说:

“刘伯承当总参谋长,我才放心离开红军。”

刘伯承当时从苏联留学回来,担任红军学校校长。毛泽东的提议,使出席会议的不少人感到纳闷、不解。因为,在多数人眼中,刘伯承不过是一介书生。他有什么惊人之处,让毛泽东如此信任和器重呢?

会后,苏区中央局接受了毛泽东建议,任命刘伯承为红军总参谋长。于是,刘伯承接替了毛泽东在红军中的军事指挥。

而后来的事实证明,毛主席的推荐完全准确。

刘伯承走马上任总参谋长后,蒋介石发起第四次“围剿”,集中40万兵力,在黎川与红军决战,7万红军面对40万之敌,力量悬殊。刘伯承足智多谋,建议红军主力佯攻南丰,吸引敌人增援,伺机歼敌一路。朱德、周恩来采纳了他的意见。红军主力西渡抚河佯攻南丰,蒋介石得知红军围攻南丰,急令黎川部队增援南丰。红军在南丰只蹲了两天,就向黄坡方向转移,途中伏击全歼了敌人三个师,并活捉了三个师长,迫使其它各路敌人仓皇回撤。

第四次反“围剿”又取得了大胜利。

刘伯承的才华,不由得令许多人刮目相看。

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记述了此事。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销量已过百万册,曾经名列中国军事图书热卖榜第一名(如图)。

12 阅读:4752

陈冠任

简介:中国近现代史学者,作家,自媒体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