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古州安澜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7-02 13:15:44

如果说大运河是中国一条“龙脉”,德州则是这条龙脉上的“七寸”。2022年4月28日德州境内四女寺枢纽开闸,汩汩流水奔流而至,一个世纪来,京杭大运河首次全线通水。

“如果没有大运河,每年400余万石的漕粮不可能经过德州转运北上;没有大运河,徽班进京、举子南下带来的多元文化风情就不可能在德州融合;没有大运河,德州只能是大禹治水下的九河之地,延续的只能是黄河冲积平原上的万千农耕文化块垒之一,而不可能成为世人向往的燕齐之都。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如果没有大运河,可能连德州老城的诞生都是一个未知数。”德州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王德胜动情地说。

德州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的屯氏河,隋代称其为永济渠,宋、元称御河,临清至天津三岔口段也称南运河,元代时开通会通河,德州段南运河成为京杭运河贯通南北的重要河段,是山东省唯一一段千年运河,2014年6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最难能可贵的是,时至今日德州南运河段仍保留着原真古貌,古河遗址、文风教化,无不述说着大运河往日的辉煌,又再续着今朝的勃勃生机。

九曲洄转的原真古貌

记者一行人驱车驶向德州西北部,一路田园牧歌中,大运河在丰乐屯村甩出一道水湾,十里翠涛,鹭鸟捕鱼,芦苇舒展……这便是德州南运河段原生态的观景窗口,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标识碑就矗立于此。

“就是这儿,依旧保持着几百年的河道原貌,灌溉着运河故道和两岸的庄稼。”德州市文旅中心大运河遗产保护科科长程小明说,原真性和完整性是这段申遗河段的最大价值所在。当无人机的画面传回地面,一切语言都显得苍白,“九曲十八弯”通过弯道来控制水流,形成九曲回转的河道,如同一条蜿蜒的巨龙穿越德州,正如形容的那样“运河入鲁,九望德州”。

德州南运河段拥有大运河沿线城市中唯一保存最好、最具原生态的古运河河道风貌,也就是说,回溯到600多年前,可以找到几乎一样的镜头。直至今日,泱泱运河依旧发挥着行洪、输水和灌溉功能。以上游四女寺水利枢纽为界,大运河德州段分为南运河德州段和卫运河德州段,其中南运河德州段直线距离25公里,河道45公里,这多出来的20公里都是弯道,足足有39道弯。

德州是一座因运而漕,因漕筑仓,因仓设城,因城而兴的城市。德州仓曾是运河沿线四大粮仓之一,每年400万石漕粮在此转运北上。明朝诗人朱德润笔下这样描述德州运河:“日中贸易群物聚,红氍碧碗堆成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管相喧阗。”明朝永乐年间,德州从一座大兵营变成了一座商贸城市,跻身全国33个重要商贸城市之列。

失而复得的清真寺宝顶

在德州市博物馆,有一件明代藏品,它可谓“命运坎坷”。它,一袭包釉“红衣”,人头大小,名叫“祭红釉宝顶”,令人不好揣测用途。可别因此小看了它,这“宝顶”不仅来历传奇,它的故事更叫人称绝。

要讲“宝顶”的故事,就先要明确它的用途。这枚“宝顶”是个建筑部件,原是清真寺的尖顶。清真寺的尖顶何以跑到博物馆里了呢?“祭红釉宝顶原本是北营村清真寺的尖顶,是一件明朝时期的文物。”苏禄东王后裔理事会会长、苏禄东王第十八代后裔安立柱介绍。

苏禄王墓坐落于德州市城北,是中国境内唯一一座保存完整且有后裔守墓的外国国王陵墓,也是京杭大运河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留下的重要遗迹。

苏禄王是古苏禄群岛上苏禄国东王的简称,位于如今的菲律宾。德州苏禄王墓中埋葬的苏禄王于永乐十五年(1417年)自海上丝绸之路入大运河抵达北京朝见明成祖朱棣,后经通州、天津、沧州返回途中病逝于德州城以北30公里的安陵镇。“苏禄王身边带着王妃和三位王子,病逝后,大王子回国继承了王位。王妃、二王子和三王子长留德州守陵,死后也葬在了这里。朱棣亲自为苏禄王撰写了碑文悼念,赞扬了他为两国友好所做的努力,就是我们面前的这块。”在德州市苏禄王墓博物馆外的广场上,安立柱看着历经600年风雨的石碑说。

600年前,大运河带来了来自海外的国王,这位异国君主的后代为他守陵而在运河边“生根发芽”。清代雍正九年(1731年)以两位皇子名字首字赐温、安两姓,后代们正式归化为中国籍。如今,苏禄王墓旁的北营村仍是苏禄王后裔的宗族所在,北营村清真寺也是为尊重苏禄王后裔的信仰兴建。

故事到此只是一半。虽然北营村清真寺的建造时间可追溯至明代,但“祭红釉宝顶”却是民国时期才落户德州的。将宝顶带来这里的人,叫做安树德。“他是苏禄王的第十五代孙,曾于民国时期跟随冯玉祥。蒋冯中原大战后,冯玉祥战败下野,安树德弃甲还乡。传说宝顶就是那时由安树德从故宫里带回来的。”安立柱说。

时间一晃到了改革开放之后,苏禄王墓的传奇故事和宝顶的经历经由媒体报道被公众所熟知,同时也引来了居心不良之人。“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宝顶一度失窃。”安立柱说。追回宝顶的过程一度陷入困境,但半年后一个文物贩子的落网让事情峰回路转,“从他的住处搜出了许多文物,其中就包含宝顶。后来经过商议,就交给了德州市博物馆馆藏。”

运河带火的“中华第一鸡”

在多数人的印象里,德州的记忆来源于绿皮火车停靠的德州站一声声“德州扒鸡”的叫卖声。殊不知,早在铁路运输兴盛之前,“德州扒鸡”已随着大运河名扬南北,这与“大德之州”是京杭大运河上重要的枢纽地位密不可分。古往今来,运河早已与德州沿岸百姓生活融为一体,因“运”而生的特色美食飘香在人们的一日三餐里。

德州扒鸡,酥软脱骨,鲜而不腻,用筷子一夹就能“拆分”,与河南的道口烧鸡、安徽的符离集烧鸡和辽宁的沟帮子熏鸡并称中国四大名鸡。

“德州扒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那时的德州作为漕运重镇,水路繁忙,便于携带的烧鸡很是流行。其中,有一家贾氏烧鸡。一天,烧鸡铺的掌柜外出办事,让店里的伙计负责看火。结果,小伙计在灶台边睡着了,本该早出锅的烧鸡,直到掌柜的回来还在锅里煮着。掌柜的一看,这批烧鸡正常是卖不出去了,于是就拿到码头边低价出售。没想到‘一炮而红’,转眼就被抢购一空。这,就是德州扒鸡的起源。”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李文敏介绍,自“过火”之后,烧鸡铺开始反复研究,最终整理出了一套完整的烹饪工艺,即大火煮、小火焖,火候要文武有序,用“扒”之一字便可形象地概括。同时,“扒”字则是山东方言中“软烂”的意思。

如今,德州扒鸡制作技艺已经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德州扒鸡的兴盛,就是中国货运和交通形式变迁的侧写。在清代,运河漕运的兴盛给沿岸吃食提出了便携性和易保存的要求,提供了扒鸡诞生和流行的环境。德州扒鸡“七绝活”之一的“荷叶包”就能看到其中的影子。据介绍,“荷叶包”是一种针对德州扒鸡的包装技术,用荷叶和草绳为扒鸡打包,能够做到让软烂的扒鸡骨肉不散,鸡肉里的汁水分毫不洒。这项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照顾赶船的顾客,让扒鸡便于携带。

运河泥练就的“陶艺奇葩”

德州有着“中国黑陶城”的美称。这个在运河就地取材制作的“陶艺奇葩”与德州扒鸡、戏曲“一勾勾”和临邑杂技并列为德州四大国家级非遗技艺。

走进德州市博物馆,黑陶展区一件件器皿或古拙或精美,反映先民的渔猎生活、躬耕农事、生活祭祀,别有意趣。“运河泥土有骨有肉,比普通泥更粘更有韧性,这是所谓的肉;而其中的小云母、石英又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就像骨骼。”德州黑陶传承人梁丽霞介绍说。这些黑陶以黄河、运河“两河牵手”孕育的特殊红胶泥为原料,土质地纯净细腻,做面膜都有消炎的功效,再加以20余道手工工艺,采用独特的碳化窑变技术精制而成,制成型后虽不上釉,看起来色泽和表面却光滑温润似玉。

根据历史典籍和考古发掘,黑陶是中华文明史上龙山文化的代表之作。正是在德州这片土地上,黑陶再次复活。1928年,考古学者吴金鼎在章丘龙山镇发现黑陶,到上世纪80年代,鲁西北平原的古运河畔,德州工艺美陶研究所的青年职工,把这些古老的工艺挖掘整理,其神秘面纱终被揭开。从那时起,德州就率先研制黑陶,在全国引发了轰动效应,梁丽霞就是当年德州工艺美陶研究所的青年职工。

“我们说把式(技艺)也得有家什(工具),要做最好的黑陶,就要选最好的原料。”梁丽霞沿着运河德州段到武城,随走随骑随看随挖,反复对比到底哪里的红胶泥最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原料和技艺上的精益求精,真叫梁丽霞研发出多项黑陶工艺。2014年,德州黑陶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全国有60多家黑陶企业,德州就占一半。梁子黑陶是其中最卓越的代表,研发的新品被外交部定为“国礼”,将黑陶与大运河的故事带到了海外。

新考古发现揭露滚水坝历史面貌

历代治洪,都是国家大事。随着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德州找到了趋利避害的水运法则。为了减轻上游水患影响,德州“减河”众多,在用的,以穿城而过的减河、岔河最为有名,但它们的历史面貌与如今已不同,而于去年直至今日仍在考古勘探的闸子遗址则将德州历史上第三条减河的原真面貌揭露了出来。

闸子遗址又称哨马营减河滚水坝遗址,位于南运河德州段东(右)大堤下,是南运河德州段一处重要水工设施遗存,也是德州段大运河沿线重要遗产要素哨马营减河重要组成部分,是明代永乐十年前后挖掘的一条减河,但在清末因为黄河冲击淤堵严重而废弃。

这次考古调查勘探,基本查明了闸子遗址由滚水坝、减河及两岸河堤、码头等遗迹组合构成,在现存南运河右堤地表下约5至6米处,发现南北近百米的青石坝基建筑分布区。这是继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以来,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重要河段——南运河河道上的一次重要考古发现,今年年初已完成一期考古,二期考古将进一步挖掘其文物性质和文化价值。大运河纵观古今的故事,仍在不断挖掘中。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