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萧华上将调任北京,一把抓住路边小贩:你是杀黄骅的凶手

史劲说真话 2022-08-29 16:37:49

▲点击头像关注我||看最有趣的历史故事▲

1950年,我军的开国上将,空军政委萧华将军,调任总政治部。

载着萧华将军的专车,缓缓从北京前门驶过。萧将军透过车窗,看着首都来来往往的行人,思考着如何开展之后的工作。

突然,他感觉自己似乎在街面上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赶紧回头定睛一看,那是个卖香烟的小贩。萧将军回转身,皱起眉头思考起来:“这个人是谁?为何如此面熟?”

突然,他灵光一闪:“哎呀!这不是潘特吗!那个杀害黄骅的凶手!”

他赶紧招呼驾驶员 —— 停车!

黄骅是谁?潘特又是谁?潘特又为何要杀害黄骅?

事情还要从抗战说起!

以下,Enjoy:

(一)“反扫荡”工作会议,黄司令遭内奸杀害

黄骅原名黄金山,在他很年幼的时候,父母便去世了,他跟着兄长生活。然而没过多久,兄长也不幸离世,他便与嫂子相依为命。

为地主割猪草、挖野菜,捡柴放牛……黄将军幼年可以说是受尽了打骂和欺负,吃遍了旧社会的苦。

1926年,星星之火烧到了黄骅的老家阳新县,15岁的黄将军积极投身运动中,并被任命为儿童团团长。但此时,红色力量还不够强大,“二·二七”惨案发生,运动进入一轮低潮。

1929年,在组织的介绍下,18岁的黄骅加入了我党,在嫂子的支持下,他毅然决然地参加了红军。

穿上军装的黄骅甚是威武高大,首长看到它的模样,拍了拍的肩膀,笑道:“你是一匹骏马,日后定能驰骋疆场。不如改个名字,就叫黄骅吧!”

就这样,黄将军改名黄骅,开始在战场上纵横驰骋。

他参加过岳州之战,第一次长沙之战、第二次长沙之战,参加过第一次到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并一路走完了长征。

在战斗中,他经常手持大刀、手枪,带领着战士们一路翻滚、冲刺、前进,既是带领突破,也是亲身向战士们传授战术动作,提升战士们的军事技术水平,经常是轻伤不下火线。

就这样,他历任排长、指导员、教导员、红军大学干部团政委等职务。长征胜利后,抗日战争扑面而来,黄将军跟随115师东渡黄河挥师山西,主要负责在山西的敌后建立游击队、发展积极分子。

黄将军的工作能力很强,短短3个月的时间,便在敌后拉起了一支人数多大2400人的队伍,骚扰敌人的补给线,打击敌人的小股部队,配合正面作战的我军主力团。

1941年,黄将军被组织任命为115师教导6旅副旅长,并兼任边区副司令员。黄将军带领着部队,迅速打出了“杨庄伏击战”、“齐庄伏击战”两场大捷,消灭了大量的日军和日伪军。

黄将军在军事上的节节胜利,很快引起了日军和顽固派的注意。就这样,针对黄将军的情报搜集等敌人的特务工作开始了。

1943年,在蒙蒙细雨中,黄将军带领着边区司令部的许多干部,在新海县大赵村东南处的一个院子里召开反扫荡工作的布置会议。

当时,三分区司令部的参谋长刚刚准备发言,突然门就被“吱嘎”一声推开了。门外站着的,是一分区司令部,一个名叫周云峰的参谋。周参谋站在门外,向着门内的首长们敬礼,接着对着中间的黄将军问道:“黄副司令,邢司令有来信吗?”

黄将军回答道:“有的,邢司令说,安排你去学习,但你没有去,要回来?”

周参谋道:“我没走多远,到狼坨子那个地方就病倒了,一直卧病在床。等我病好了,学习期就过了,所以司令安排我回来工作。”

黄将军听罢,道:“那好吧,你先去管理股那边休息,我们正在开会。”

说完,黄将军示意三分区的参谋长接着讲下去。

但周云峰却并没有走,他和屋内的熟人们打着招呼。突然,院子里有脚步声,这时,周云峰也突然抬高了声音。

黄将军觉得事情不对,赶紧去腰间摸枪,然而已经来不及了。门边,周云峰身旁突然闪出几个身穿蓑衣的人,这些人举枪就射:“哒哒哒哒哒哒!” —— 直接对着屋子里的黄将军等人清空了弹匣。

参会的干部们来不及反应,全都倒在了血泊之中。刺客中的一个人走上前踢了踢黄将军,见他不动了,回头对着其他人说:“好了,快走!”

不过我军的反应也很快,离得最近的两个警卫战士立刻堵住了大门,和刺客们对射了起来。警卫员范为民抄起一颗手榴弹扔进刺客堆里,当场炸死了一个匪徒。

其他刺客见势不妙,赶紧翻墙逃跑。

警卫员顾不得追赶,赶紧往会议室跑,只见坐在正中的黄将军已然牺牲。周围,司令部参谋主任、锄奸科长、侦查股负责人、分区参谋长、分区参谋等人都倒在血泊之中。

一两分钟后,警卫连和司令部的干部们也赶到了会场。

这时候,刚刚正在汇报工作的三分区参谋长从血泊中抬起头,挣扎着说到:“抓,抓……抓住周云峰、冯冠奎!”

警卫连立刻兵分数路,一面追杀刺客,一面抓捕内奸。

(二)一封电报,牵扯出司令叛变大案!

黄副司令遇刺身亡的事情很快上报给了延安。毛主席知道后,立刻紧急批示道:“这不是一般的刺杀事件,边区要加快缉拿凶手,尽快破案!”

很快,在幸存干部的指认下,周云峰被抓获归案。然而冯冠奎却早就逃之夭夭了。于是,冀鲁边区向全国各地发报了一份通缉令,全国通缉冯冠奎。

这个冯冠奎,原本是杀人越货的土匪强盗。因被通缉追杀,才逃到了新海县,投奔了我军。当时,很多干部都不同意收留这个恶贯满盈的恶霸土匪。是边区的邢司令作主,以“抗日不分先后,团结抗日力量”的理由收留了冯冠奎,还提拔冯冠奎当了手枪队的队长。

司令员邢仁甫得知黄骅遇难的噩耗悲痛万分,他哭着下令,要抓住凶手,为黄副司令骅报仇。然而许多同志却对他的泪水冷眼旁观 —— 冯冠奎是你一手提拔起来的,他多次违反军纪还被你包庇,你邢司令也有嫌疑!

一切等抓住冯冠奎就水落石出了,然而,冯冠奎却一直没有抓到。

115师的首长们为此非常发愁,这个时候,邢司令下面独立团的团长却直接给师部发了一份电报,反映情况 —— 这位团长反映说,邢司令告诉他,他有投奔日本人或者顽固派的想法,还说,如果有人敢反对,那就先崩后问。

冀鲁边区的电台在邢司令的掌控下,因此,这份电报还是团政委跑到隔壁的清河县,用清河军区的电台发送的。

当时,萧华将军正是115师的政治部主任

他和罗荣桓将军当机立断,让清河军区的副政委带着电台,赶到报信的独立团团长那里。结果政委在路上就遇到了独立团的团长。

原来,这位团长孤身前往邢司令所在的望子岛,想要稳住邢仁甫,没想到这个家伙却铁了心要叛变,还联系了日本人派船来岛上。

这位冯团长见势不妙,赶紧撤了下来,往清河赶,想用清河的电台回报最新情况。

一行人赶回清河驻地,一面上报情况,另外一面,开会思考对策。

他们研究之后达成共识,要拖住时间,等待首长决策:① 不能让叛徒发现自己已经暴露 ② 沉船拦河,防止敌人里应外合,拖时间 ③ 用电台联系望子岛,稳住邢仁甫。

同时,另外一条消息传来:地下党在海堡发现了投奔日伪军的冯冠奎,他和日伪军抱怨说:“邢司令让我一枪打死黄骅,声称事后给我钱,给我官,现在却什么也不管了!”

就这样,邢仁甫这个幕后主谋露出了水面,抓捕行动正式上线。

(三)上将记忆超群,在北京抓出30年前的刺客,祸首终落网

然而,负责抓捕的行动队里,一个连长是邢仁甫的铁杆。他在包围圈合拢之前连开三枪,邢仁甫听到枪声,裤子都没穿便逃走了,最终逃到了上海,辗转来到了天津。

1949年,天津解放,邢仁甫被抓获归案,并于1950年被枪毙。

当时和邢仁甫一起逃跑的,还有一个叫潘特的,也是参与刺杀的刺客之一。

这个潘特,原本是边区的后勤部长。既然潘特管的是后勤工作,自然常常要到山东纵队的总部开会,领取和分配物资等等。

萧将军记忆力极强,哪怕是仅仅只有一面之缘的干部,萧将军也能记住他们的样子和名字。就这样,潘特被萧将军记住了。

后来黄副司令遇害,邢仁甫叛变,潘特跟随邢仁甫逃亡。萧华将军就更是把这帮叛徒的样子刻进了脑子里。

和一直高调发表言论的邢仁甫不同,潘特逃亡后,一直隐居潜伏。1948年,他逃到了北京,隐姓埋名卖起了香烟。

然而没想到的是,萧华将军的专车只是从自己面前过了一下,自己竟然就被抓了出来。

“停车,停车,往回倒一点”

萧将军的专车缓缓倒车,最终停在了香烟摊子边上。

看着眼前的汽车轮子,潘特还以为来了“大生意”,赶紧笑着抬头,结果映入眼帘的,确实一张似笑非笑的熟面孔。潘特一低头,刚想开口糊弄过去,一句话让他彻底堕入了冰窖:“潘特,你还认识我吗?”

萧将军又喜又怒,喜的是抓住了多年的仇人、叛徒,怒的是正是眼前这个叛徒,杀死了自己亲爱的战友。他看着眼前的人,问道:“潘特,你还认识我吗?”

潘特长叹一声,双腿一软,跪了下来,束手就缚。

1945年,黄骅将军遇刺的新海县解放,为了纪念黄骅将军,新海县改名黄骅县……

我是麻辣历史局,下期见!

2 阅读:607

史劲说真话

简介:当敢说的历史真相挖掘者,做群众喜爱的讲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