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打工的人们,或许真的能开始重新考虑“回家”这件事

上海云河 2024-06-24 19:58:05

虽然大部分时间都被高楼大厦和霓虹灯包围,但内心深处,总有一片柔软的地方留给那些遥远而又亲切的乡村记忆。

每当听到“美丽乡村”这个词,我的心就不由自主地飘向了远方,想象着那些被时光温柔以待的小村落,它们该是如何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的呢?

那里有成片的稻田、清澈的小溪、还有傍晚时分袅袅升起的炊烟,每一幕都像极了古诗中的田园风光。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也见证了乡村的逐渐凋敝,年轻人都纷纷涌入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机遇,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孩子,以及那日益荒芜的土地。

每当想到这里,心里总免不了一丝酸楚。

最近,主席亲自赴宁夏农村考察,并再次强调“建立美丽乡村”的重要性,这不仅让我心头一热,更让我思考良多。国家曾提出的“返乡创业”,鼓励外出打工者建设家乡,初衷无疑是美好的,旨在激活乡村经济,留住乡土文化的根。

但为何响应寥寥?原因直白而深刻:基础设施落后、教育资源匮乏、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这些都是横亘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

不过,正如我们常说的,“知难而进,方显勇毅”。问题既然摆在眼前,就总有解决之道。这一次,我愿意相信,随着国家政策的持续加码,技术进步带来的新机遇,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外出打工的人们或许真的能开始重新考虑“回家”这件事。

从情感层面讲,对于每一个离家在外的人来说,无论走得多远,心底那份对故土的眷恋永远不会消散。试想,如果家乡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词,而是变成了一个既有现代化设施,又保留了淳朴风情的美丽家园,谁不愿意回到那片生养自己的土地上,亲手参与它的蜕变呢?

经济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关键。过去,农业单一、收入微薄是导致年轻人外流的主要原因。现在,互联网+农业、乡村旅游、特色手工艺品等新兴产业模式的兴起,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只要政策引导得当,资金和技术有效注入,完全可以吸引一批有志青年返乡创业,既解决了就业问题,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再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改善是基础。教育、医疗、交通……这些直接影响生活质量的领域,必须跟上时代步伐。让村民们看到,留在家乡,同样能享受到便捷的生活条件,孩子们也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这样的乡村,谁不愿留下?

文化自信与传承不可或缺。乡村之美,不仅仅在于山水之间,更在于那份深厚的文化底蕴。保护好古村落、传统手工艺、地方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美丽乡村”不仅是外在的风景如画,更是内在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家园。

建立美丽乡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每一个个体共同努力。无论是繁华都市,还是遥远乡村,都将是中国梦最生动的注脚。

0 阅读:45
评论列表

上海云河

简介:简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