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猪场的经营现状分析及转型的出路(下)

猪哥技术 2024-04-22 08:40:36

这几年来,中小型猪场普遍面临高负债经营,资不抵债,存栏下降,母猪种群退化,肉猪普遍性压栏,养猪持续亏损,家庭矛盾频繁等问题,这个问题非常的普遍,普遍到十个猪场九个都是这种问题,剩下的一个那是天之骄子发生的概率极低。

其实发生些问题,里面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今天我们来说一下,并去分析如何顺应当前养殖形势的发展。

中小型猪场快速没落的主观因素

1:异常波动的猪价刺激养殖户主动压栏。

猪价这几年来,受疫情频繁影响,小标猪上市比例较高,远远高于疫情前,这就会刺激原本选择小标猪屠宰的群体,为了规避收到病猪的风险,变相的提高大肥猪的收购价格,从而刺激养殖户主动压栏将猪的体重养得更大。当然我们也可以认为大肥原本就是反映当前的实际猪价,小标的价格低于实际猪价,这样理解也是可以的。整体上来说小标猪与大肥猪都是呈现出较大的价格差的状态,这就变相的刺激了我们养殖户养大猪,压栏,才卖得上价格。

而养大猪与养标猪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呢?就在料肉比上面,也就是造肉成本更高,而对应这几年来普遍低迷的猪价,以及普遍高企的玉米豆粕价格,这个养大猪的因素持续侵蚀着我们的养殖利润。

2:中标后不计风险的复养持续拉高负债。

我们中小型猪场,往往不是说按照一头母猪配套2万块钱的流动资金去养猪的,往往是配套三分之一到一半的资金就开始动手养猪,因为我们算的账是猪不会同时出栏,以及后期短期顶不住的时候可以找经销商欠一点,这样的操作在正常的年份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出在非瘟的高度不可控上面,导致经销商普遍收缩欠款,无意去多放欠款,宁愿选择不做,也不去多欠钱,这是一个方面。而养殖户这边,受疫情影响,往往以少量的资金就开始启动复养,配套自有资金比例很低,同时我们国家在新冠疫情期间普遍有针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授信额度高,利率下调,这些因素都在推动养殖户加大贷款比例,也就将我们自身的风险放在了尤为不可控的层面上去了。

同时我们的养殖模式,依旧还是采用自繁自养模式,而自繁自养模式先天性就是一个降低养殖成本的模式,但是绝非适应疫情防控的模式,在当前疫情高发的时代,这种养殖模式对外交流接触性过分频繁,今天进个母猪料明天进个保育料的,或者今天买两桶多维明天又买一件泰万,包括卖猪也是这样,今天淘汰一头母猪过几天又出栏一批肉猪,这样频繁地对外接触,导致疫情防控问题出现了先天性的不足,自然也就导致中标概率大大增加,这样下来养殖风险加大,同时负债水平也持续上升,整个生猪养殖行业走成了高负债,高风险的养殖模式。

3:存栏下降与负债上升侵蚀我们微薄的收益。

存栏情况受疫情与资金影响,恢复速度非常缓慢,正常的中小型猪场普遍生猪存栏都介于正常年份的5到7成左右,满栏的猪场很少,不满栏的很普遍,甚至很多存栏也低于一半的,发展起来自然是更为困难。

同时疫情这个不确定因素,以及高企的负债规模,都在刺激着养殖户,不敢多养。怕养多了疫情一来损失更大,往往就采用缓慢发展的策略,可是负债这么高,资金使用成本是摆在那里的,银行的要利息,供应商的不说没有现金人家不肯欠,即使肯欠人家也要加价才肯供货,还有我们的日常开销,人情事故,这些也都要钱,而这几年猪价又是如此的不稳定,跌多涨少,跌长涨短,这么微薄的利润下,存栏量又低,资金使用成本又高,负债又高,风险还这么大,最终就变成了猪越养越少了,欠款却越养越多了,而欠款越多又导致我们的利息越来越高,前面贷的款利息低的已经用完了,后面要贷款也只能从利息更高的银行去贷了,进一步推高了资金使用成本。

展望未来我们应该如何抓住转型的机遇

1:转型代养模式降低养殖风险。

我想从放养厂家的类型,几点关键数据的分析,放养厂家的市场布局意愿,三个方面去给大家解释代养模式。

在解释这三个方面之前,我想先分享一下大家最关心的代养费用问题,其实不管哪个厂家,正常代养一批猪下来就是大概五个来月,大概7公斤的猪苗进场,250斤上下的肉猪上市,成活率正常就有95%左右,正常管理的情况下,成活率数据相差不会很大,猪苗质量不行成活率就会跑到90%甚至90%以内,但是一般放养公司也会把控猪苗质量,毕竟成活率也和放养公司利润息息相关。代养费的话,主流就是250块钱上下,成活率在95%左右,成活率越高代养费越高,成活率能够达到97%以上代养费用也很容易突破三百多块钱。好了,现在我们言归正传,给大家分析一下上面说的三个方面。

1:放养厂家的类型

放养厂家我觉得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种是以温氏为代表的,实打实跟养殖户合作,搞公司加农户,共同发展的类型,这种一般不需要用养殖户的名字去贷款给公司使用,一般每批需要缴纳的押金也不高,正常就是五十块钱一批,押满四百或者五百块钱(8到10批)就不押了,而且退养随时可以拿回押金,一批饲养完毕出栏后一般一周以内就能够结算完代养费用发放到养殖户手中。

还有一类厂家就不是正常的与养殖户共同发展的模式了,这里我就不说哪几个公司了,免得被人反咬一口,这类公司的特征如下,一般要求养殖户要用自己的名字贷款一百万或者两百万供公司周转使用,美名其曰养户贷,实际上就是捆绑养殖户的贷款给公司使用,再就是押金方面,一般不接受养殖户缴纳押金,只接受养户贷,即使接受押金,开口就是一百两百,而且后期随时会以停止投苗相威胁,要求养殖户办理养户贷供其使用。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猪上市后拖欠代养费,一般会拖到下批生猪上市前才会结清,甚至都不能结清。

我们可以通过上面这种主要的地方,去判断这个公司是否值得合作。

2:关键数据的分析

关键数据其实很简单,代养押金,50块钱一只的代表是真正做事的,100块钱一批的也能接受,但是开口就100块钱以上的免谈,要贷款的免谈!有人说,凭啥要交押金呢?这个要双向考虑,你总不能要求厂家跟你签个合同一分钱都不收你的就猪苗拉到你厂里,饲料拉到你厂里,这个是需要双向的保证的。

再看是否苛求封场操作,有的公司对养殖户的生物安全执行到了变态的程度,不考虑实际操作的可行性,要求一千头以内的猪场也要封场人员不准外出,这点就离谱了,总共一批养下来就25万的代养费扣掉专门请的工人的工资还有封场的成本,还能剩下几个钱?存栏规模大的,一批养几千头的那种当然有必要执行这种级别的生物安全,但是你说大小规模一视同仁,那就不现实了。

再就是上面说的结算周期,不能猪卖了代养费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结算越快的公司实力越强!

最后就是大家都关心的代养费用问题,之所以放在最后其实我觉得真的,没有什么区别,全国都差不多这个水平,一斤一块钱左右,高的一块一二,成活率95%为基础,成活率越高代养费就越高。

3:放养厂家的布局意愿

这点也至关重要,放养厂家一个需要考虑的是饲料厂距离养殖场的距离,再就是某个区域的代养户的密度,再就是可供发展的养殖户的容量,总不可能相隔几十公里一个代养场吧,毕竟管理员要正常巡视猪场的,一个区域内没个几万头猪苗的投苗数量,没有一定的投苗密度任何一个厂家都没法操作这件事情的。

2:转型专业化饲养切实提高市场竞争力。

其实我们广大的自繁自养的养殖户,大多数都是算的是糊涂账,这里面既有我们生产模式上的原因(数据繁杂,信息混乱),也有我们认知上的原因,总是在给自己找原因,但是很多时候原因其实并不是真实的,这里就对我们自身的管理提出了更大的要求。

所以一定要把降本增效落到实处,切实的降低造肉成本,借助于专业化的管理软件或者管理平台,精细化管理我们的猪场,算清楚账,明白账,不能总是感觉我们的技术很好成本很低,而是敢于拿出数据,分析数据,找出问题,只有切实的把降本增效落在实处,才能让我们的猪场真正的立于不败之地。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我是猪哥靓,和大家共同交流沟通生猪养殖行业的各种信息,不卖兽药不营销,诚交各位养殖同行。

0 阅读:0

猪哥技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