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不让学生下楼、不能跑跳?老师:孩子娇生惯养,怕家长来找事

小小刚子 2023-11-02 17:59:23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许多家长感慨,现今小学课文中描绘的校园生活与孩子们的实际经历渐行渐远。很多学校规定学生课间不能下楼,不能大声交谈、奔跑,否则会受罚扣分。短短的课间休息十分钟,原本宽广的校园变得冷冷清清。

这个问题并非新鲜,早在几年前,媒体就曾多次关注小学生在“静悄悄的课间十分钟”里面的遭遇。然而,多年过去,我们发现这个问题依旧困扰着学生、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关系,难以解决。

01

学生:被检查员抓到在走廊打闹会扣分

一位记者近日对北京的多位小学生进行了采访。其中,一位名叫晨晨的四年级学生透露,他非常喜欢在课间和同学们玩耍,但是由于老师规定课间不能喧哗,也不能在楼道里闹腾,所以他通常只能静静地写作业或者去上个厕所。他感叹道:“只能等到中午休息的时候才能好好玩一会儿。”

另外一位六年级的学生天天则分享了他们班级的课间活动。他们的教室在三楼,因此大家大多数时候在教室或走廊里玩耍,很少下楼。他表示,老师并没有太多的规定,只有一些特别调皮的同学可能会受到注意。

而一年级的小学生茜茜则说,她通常在课间会看一些课外书,因为老师希望他们尽量不要出教室,只有上厕所或者接水才能出去。不过,她也提到,学校几乎每天都有体育课,这时她们可以到操场上玩耍。

在采访中,一位名叫丁丁的小学二年级学生也分享了他学校的课间活动规定。他说,在学校里,学生们可以在课间喝水、上厕所,并且在教室里玩耍,但是不能奔跑和制造噪音。走廊里更是被明令禁止的区域,“被检查员发现在走廊里闹事,后果很严重,会被扣分,甚至会失去流动红旗。”

丁丁提到,曾经有一次他在走廊里被绊倒,结果导致同学被扣了1分。而班里还有一个同学经常在走廊里奔跑,几个月下来竟然被扣了二十多分。

他对课间活动也有一些矛盾的心情。他希望课间可以出去玩,但又担心安全问题。他曾经在其他学校见过一个小哥哥在走廊里跳绳,结果不小心抽到了人,导致那个人眼睛下方的神经受伤,甚至需要做手术。还有一次,一个同学下去玩,结果不慎头部被撞到。因此,丁丁表示,如果有足够的安全保障,他也很愿意在课间活动时外出玩耍。

02

家长:不能出去跑,

孩子们会发明纸上游戏

许多家长对孩子们在学校的课间生活表示担忧。一位叫李女士的家长提到,由于孩子因为网课需要长时间注视屏幕,他的视力已经开始下降,因此她鼓励孩子在课间时出去活动。虽然孩子出去玩遭到老师的私下批评,但并未直接与家长沟通。放学后,为了弥补白天在户外活动的时间,李女士允许儿子在外面继续玩一个小时,直到天黑才回家。

她还提到,因为学校规定不能在课间奔跑,孩子们发明了一些纸上的游戏,比如在纸上画鱼,然后假装喂食,或者在纸上模拟聊天框。李女士认为,对于孩子们来说,集中注意力四十分钟已经相当困难,因此课间休息时间很重要,特别是考虑到现代孩子近视率逐渐上升。尽管体育课时间增加了,但真正的户外活动和简单的运动并不相同。

“大人应该承担责任,还给孩子属于他们的课间时间。哪怕需要多花点心思,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不应该通过限制孩子的方式来追求轻松。”李女士强调。

她回忆道:“我们小时候,课间可以随意在操场上嬉戏,玩跳皮筋、丢手绢、过家家,那都是我们美好的童年记忆。但是现在的孩子,课间却只能守在座位上,顶多聊聊天、喝口水、上个厕所。作为家长,我为这些孩子感到心疼。”赵女士表示,她理解学校采取这种方式有其考虑和难处,因为有些家长对孩子受伤非常担心,一旦发生意外,学校就会陷入被动局面。但这并不应该成为剥夺所有孩子课间活动权利的理由。

赵女士呼吁,希望社会、学校等各方能够共同协调解决这个问题,还给孩子们快乐的课间十分钟,让他们有机会到楼下指定的区域玩耍。

刘先生也表达了他愿意让孩子在课间活动的想法,他认为,让孩子活动一下,放松眼睛是非常重要的。他提到了一个一年级学生家长的经历,因为老师规定课间不能出去,孩子小,不敢上厕所一直憋着。

“现在网络发达,一旦发生问题,大家都能迅速知晓。老师和家长都感到很紧张,这让大家很为难。”刘先生认为,其实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设置专门的职位来保障课间孩子们的安全。

03

老师:怕家长过来找事,

平常教学工作已很累

在课间十分钟的争议中,一位来自山东的小学老师,张女士,也分享了她的观点。她表示,学校不让孩子在课间外活动主要是出于担心意外事件的发生,也害怕家长会因此引起麻烦。她指出,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已经非常辛苦,不希望因为这样的事情而增加麻烦。

张女士观察到时代变迁,过去的孩子常常在户外玩耍,爬树、抓蚂蚱等,家长也不担心。然而,现代的孩子在某种程度上被娇生惯养,稍有碰撞就可能引起家长的抱怨,这使得老师们只能让孩子们待在教室内。

她认为,对于三四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更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出去玩耍也能保证安全。但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由于他们较小,更容易发生意外。因此,张女士主张如果体育课能够充足开展,每天都有大课间活动,那么在课间的短暂时间内在教室内进行一些活动也未尝不可。

“我建议家长应该让孩子自由活动,否则他们永远不会学会保护自己。”张女士强调。

另一位上海的小学老师,王女士,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她指出,一旦班级发生安全事故,责任通常被归咎于班主任;而如果是学校发生安全事故,家长会要求学校负全部责任。为了避免处理安全事故耗费过多老师的时间,也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进程,学校只能采取这样的措施。

她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些家长没有理性看待孩子是活动的天性,他们希望孩子在活动时完全没有任何安全隐患,但这导致的后果是每个孩子都失去了奔跑的自由。

记者发现,一些学校对于课间活动采取了不同的策略。重庆的一位小学老师,于女士,表示她所在学校的课间十分钟依然维持正常,学生可以在此期间自由、安全、文明地玩耍。然而,如果有学生在活动中受伤,且在得到保险公司或其他学生家长同意赔偿的情况下,家长依然要求学校负有责任,那么学校就会加强课间管理。这包括了延长下课后的休息时间、班主任在课间在教室内值守,以及巡逻老师的增加等措施。

另一位来自湖南的小学老师,陈女士,提到他们学校的学生在课间可以在教学楼走廊和操场自由玩耍,尽管有一些限制规定了哪些区域可以进入、哪些不行。学生们可以参与各种游戏,例如跳绳、踢毽子等,而且每层楼都有老师进行巡视,每个班级都配备了“小小安全员”来确保课间活动的安全。

陈女士表示,尽管学校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保障课间活动的自由性,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她认为,让一个老师负责一整天的巡视工作并不太合理,而有些老师在巡视时可能显得形式化。

她强调,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在课堂上,孩子们已经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要求,如保持端正的坐姿,不能自由交流等。如果遇到非常严厉的老师,学生在上课时可能会感到非常压抑。如果下课后还不能有时间放松玩耍,那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痛苦。陈女士自己曾经也是学生,她回忆道,如果没有课间活动,她现在可能会是一个沉默寡言、内向的孩子。与同学一起游戏玩耍给她留下了许多美好而珍贵的回忆。

0 阅读:39
评论列表
  • 2023-11-04 15:03

    老师做得对[点赞],要想保住饭碗,首先要保护自己。

  • 2023-11-02 21:04

    既然怕,那就解散吧

小小刚子

简介:分享优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