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风云119」苏德最后的血战·五——哈尔科夫的绝地反击战

从安看历史 2023-06-10 19:58:03

为了能够顺利攻克斯大林格勒,德军最高统帅部制定了代号为“蓝色行动”的作战计划。

1932年5月8日,德军曼施坦因上将在克里米亚首先发起进攻。

此时苏联在克里米亚地区的兵力比德军要多出三倍。对德军来说,这并不是一场好打的仗。

但仅仅一周时间,刻赤半岛便被德军攻陷,17万苏联红军成为俘虏。

在战后复盘的时候,苏军当时的指挥官说出了战败的根本原因:

由于当时苏军的兵力众多,因此他们根本就不相信德军能够翻出什么花。

因此,苏军所有的布置都是按照进攻来做的,完全忘记了还要布置防御线这档子事。

而同一时间,苏联铁木辛哥元帅指挥着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从东北和东南两路向德军的哈尔科夫集团发起了进攻。

铁木辛哥

对于哈尔科夫战役,铁木辛哥拥有着十足的信心。

德军将大军团调集到哈尔科夫,明摆着就是打算从这条线发起进攻。

因此,铁木辛哥决定先敌进攻,在敌人的军队还没有组织起来之前,便将其击溃。

铁木辛哥的进攻计划很快制定出来,并且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斯大林的手中。

收到计划的斯大林迅速召开紧急会议,对这份进攻计划进行讨论。

说是讨论会,但此时的斯大林急切地渴望着一场胜利,因此,所有的反对意见都被斯大林给强压了下去。

斯大林

铁木辛哥的进攻计划开启得十分顺利。

从5月12日开始,苏军的坦克在三天之内向前推进了整整50公里。

德国人完全没想到苏军会在这个时间对自己发起进攻,因此没有一丝的防备。

在这种情况下,德军挡在苏军进攻路线上的保卢斯第六集团军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保卢斯

只要苏军能够顺利按照计划继续进攻,那么德军的哈尔科夫集团便会被直接瓦解。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德军做出了反应——围魏救赵,以攻对攻。

正面的保卢斯第六集团军需要顶住苏军的正面进攻压力。

而德国克莱斯特集团军将会在航空兵的掩护下,直接横插防御薄弱的苏联第9和第57集团军。

德军选择这样做的理由,是因为在这两个集团军的后面,便是苏联整个突击集群的大后方,即后勤与通信中心。

在德军装甲集团的面前,这两支苏联部队的防线被轻松撕碎。

此时的铁木辛哥发现了情况有些不对,但他认为这只是德军的小股部队在后方进行袭扰,想要吸引苏军正面主力的注意力。

因此铁木辛哥只是派了几支队伍进行回援,想要将这些德国的小部队驱赶走。

但德军装甲集团早就将苏军截成两段,现在已经开始分兵往回包了。

与此同时,一直在正面抗压的保卢斯第6集团军也对苏军发起了反突击。

苏军的情况急转直下。

苏联三个集团军被密集的德军围了个水泄不通。

德军的绝地反击正式达成,而接下来,便是一边倒的战斗了。

在这场战斗中,苏军阵亡了7.5万人,近24万人被俘。

而德军仅仅付出了两万人的伤亡。

经此一役,苏联西南战区元气大伤,不久就被撤编了。

与此同时,在列宁格勒与沃尔霍夫等方向,苏军的防线都被德军打穿了。

而接下来便是德军长达一个月的追歼战。在这个过程中,苏军一路后撤,直到伏尔加河畔。

哈尔科夫战役正式拉开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序幕。

苏联好不容易才重新组织起来的预备队,在这场战役中被消耗殆尽,并且在南方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至此,德军重新夺回一些战略主动权,并且还夺取了一些重要的据点,为即将发动的攻势占据了有利的进攻阵地。

下期预告

苏德最后的血战·六——德军致命的命令变更

1 阅读:28

从安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