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号召干部下连当兵:昆明军区司令员秦基伟一份鉴定一首诗,一个月受益一辈子

党史博览 2024-05-27 16:27:23

文/尹家民

秦基伟

按照规定,将军下连当兵结束时,都要由所在单位作个鉴定。秦基伟中将的鉴定是:“秦基伟同志到我连八班当兵以来,锻炼自己的决心很大,真正放下了首长的架子,以普通士兵身份和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操练、同娱乐。朝气蓬勃,很有干劲,而且还谦虚、诚恳、热情,发扬了老红军、老八路的共产主义风格,做到了学习好、爱护武器装备好、生产节约好、体育卫生好。他曾两次被评为班里的五好标兵,受到连首长的两次队前表扬。”

那次当兵,秦基伟给战士们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秦基伟到驻滇某部一一八团一营一连报到时,正赶上连队组织识字大突击。他便主动当起了业余文化教员,帮助战士突破认字2500个大关。除了负责包教班长朱太云外,还主动帮助战士姚庭亮学习查字典,认生字。

一次,部队帮助驻地群众收割稻谷。10月的滇南天气仍然很热,秦基伟和年轻战士一样,顶着烈日挥镰猛割。战士们见他满脸流汗,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不断地劝他休息一会儿。秦基伟手仍不停地割着,说:“咱们再割几垅。”割稻子是个较重的体力活,尤其对于不常参加劳动的上了年纪的人来说,一天下来腰酸背痛。可秦基伟一直坚持着。在他的带动下,原计划3天的抢收任务,两天半就完成了。为此,战士们专门写了一首赞扬秦基伟的打油诗:双江十月谷子黄,将军战士上田庄。他又是割来又是捆,年轻小伙子跟不上。战士个个抿嘴笑,首长干劲比咱强。傣族大妈乐得直拍手,歌唱人民的军队伟大的党。

秦基伟干什么都一丝不苟,这样并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下死力气。那年秋天修水库,他又跟战士一样抬大筐,一点也不服输。结果以后到北京检查身体,心脏出了毛病。当时他身边的几名工作人员后悔地说:“早知道会把首长累出毛病,那时候他就是动手打我们,我们也得拦住他,不让他那么拼着命去抬大筐!”

但秦基伟不这么看。他认为只有豁出命来干,战士才真和你心贴心,你也才能真正地了解连队,了解士兵。这使他在以后的工作中受益匪浅。后来他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时,下部队搞调查研究,总是一不事先通知,二不准迎送,三不让军、师领导陪同。但在和战士接触,征求他们对领导和机关的意见时,仍发现一些战士存有顾虑,不肯轻易在司令员面前把心里话讲出来。他根据当年下部队当兵时的经验,给战士定了一些题,比如“你的理想是什么?”“你对上级机关有些什么意见和要求?”“你们战士平常谈论最多的是什么?”“你对连队干部有什么看法?”等等,采用民意测验的办法,对十几个连队的战士作了调查。这一招果然收获不小,绝大多数战士都说出了自己的真心话。

经过综合分析,秦基伟得出了结论:有个连队34名战士中,就有22个反映干部拉老乡关系,让战士为自己办私事,为干部送礼,还有不少战士反映一些干部搞形式主义,一听说上级首长要来,就马上丢下正常工作去突击打扫卫生,甚至不让战士晒衣服,不许战士进饭堂吃饭等等。秦基伟摸清了连队的真实情况后,立即着手制定具体改进措施,让军区机关印发全区所有连队。当问题有所好转时,秦将军总会提起当年下连当兵给自己的启示。

本文为《党史博览》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等。侵权必究。

0 阅读:65

党史博览

简介:高层次,大题材,深揭秘,全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