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饼”起家,年入3000亿!最大胆首富,吓傻同行

问音聊历史 2023-10-24 12:31:31

前言:河北的一位创业者,手里只有6万元启动资金,却敢接下400万元的生意订单,靠一张"胆大包天"的声明,将企业做成全球第一,4年营收从900亿增长到3000亿。

这种"忽悠式"的做事方式,和PPT造车的大忽悠颇为相似,但他却真的靠6万元白手起家,从一家小罐头厂做起,最终打造成中国钢铁巨头。

他是如何“画饼”的?哪来的勇气?又是怎样做成功的?

李赶坡:用汗水和智慧创业致富的典范

李赶坡的童年十分悲惨,3岁父亲去世,4岁母亲也离开了人世,成为无依无靠的孤儿。在邻里村民的接济下长大的李赶坡,8岁才得以进入村里的小学就读。

尽管起步迟缓,但李赶坡凭借顽强的毅力和聪明的头脑,最后如愿以偿考入大学,成为了当时少有的大学生。

大学毕业后,李赶坡成功成为一名教师,用心教学,受到学生们的喜爱。两年后,他获得了提升,成为本地公社的书记,享有一份稳定的职业。

在这个职位上,李赶坡尽职工作了整整10年。虽然他本可以选择守住这份稳定的工作度过一生,但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

有一天,李赶坡在工作区域听到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仍有部分群众处于绝对贫困状态,连吃饭都成问题。

李赶坡认为自己有责任改变这一现状。但公社的领导并不支持李赶坡的想法,觉得他应该安心做好当前手头的事。

面对这种强大阻力,36岁的李赶坡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辞去稳定的工作,踏上创业的道路。

李赶坡的首个创业项目是开办一家罐头厂。为此,他不惜卖掉了自己仅有的房产和家当,筹集了2万元的启动资金。

购买工厂设备时,李赶坡四处寻找廉价替代品,终于在王府井以几百块的价格买到了一个大铝盆,可以替代昂贵的不锈钢锅。在各种节衣缩食下,李赶坡的罐头厂终于开张了。

通过努力经营,第一年就有400多名员工,上缴税收20万元。就在事业有成之时,一道政策打击了李赶坡——相关部门要求缩规模,李赶坡被迫出售了罐头厂。

但是,李赶坡的创业热情并未被熄灭。很快,他就找到了下一个商机——生产当时供不应求的水杨酸。当时全国仅有5家小工厂,产量有限。

市场兴旺,但李赶坡开化工厂比开罐头厂困难重重。初时,李赶坡身无分文、人才稀缺、无可用土地。

然而,这位坚韧的创业者充分发挥了他的野蛮精神。他不仅拥有必需的资源,还向一家水杨酸生产公司申请了50万的贷款。

获得这笔资金后,他迅速建造了一座1300平方米、三层楼高的建筑,制造了八九个直径8米、高10米的原料储罐,很快成为当地备受瞩目的人物。

新工厂建成后,他发布了一则广告:“年产1000吨水杨酸生产线已投入运营。”

当时,全国的年水杨酸产量仅为5000吨,他的广告立即引起轰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前来下单。仅仅一天,就收到了800吨的订单。

凭借这次预售,李赶坡有条不紊地开始扩建工厂,仅仅短短几年时间,他就建设了一个拥有2.5万吨产能的庞大工厂。

经过几年苦心经营,李赶坡的工厂击败竞争对手,成为全球最大的水杨酸生产基地。

逆境中的机会主义者

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都是一场浩劫。但是在李赶坡眼里,这却是一个绝佳的买进良机。

当时,李赶坡经营的敬业集团主要产品是生铁和水杨酸。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两类产品价格暴跌,跌幅高达50p?

大量客户拖欠货款,导致企业陷入严重的现金流危机。李赶坡并没有急着求助银行或政府,而是静下心来认真分析形势。

他发现,这次危机具备三个特征:一是生产资料严重过剩,价格低廉,二是社会上的劳动力和技术人才供给充裕,三是多轮降息导致资金成本非常低。

李赶坡敏锐地意识到,这正是进行产业整合、扩张规模的绝佳时机。

于是,他果断采取行动,用超低价格抛售库存,迅速回收资金。同时,他利用闲置的资金大举收购炼铁厂和矿山,价格仅为平时的30?右。

一年时间里,李赶坡仅用了4000万元,就完成了10个项目的投产和收购。等到2000年金融风暴过去后,敬业集团的产值就从原来的1.5亿元猛增至3亿元。

2008年,又一次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这次,李赶坡面临的不仅是产品价格下跌的冲击,更致命的是来自银行和供应商的信任危机。

原本最乐意给企业放账期的银行,突然纷纷要求提前还贷,囤积大量库存的经销商,也纷纷要求立即付清欠款。

敬业集团在短短不到半个月时间里,资金流失高达十几亿元。外界盛传李赶坡已经无法支撑,公司随时面临倒闭。

此时,李赶坡再次以超凡的心态应对危机。他放下身段,主动召开供应商会议,首先郑重承诺公司绝不会跑路。

他向在场的供应商一一保证,自己创业多年,敬业集团与自己的生命一样宝贵,自己已经入党多年,绝不会背井离乡,自己是从一无所有打拼起家,绝对有能力渡过眼前的困难。

李赶坡的诚恳打动了供应商,他们表示愿意继续支持敬业集团,暂缓追讨欠款。就这样,李赶坡再次化险为夷,救敬业集团于危难之中。

事实证明,李赶坡的判断和应对是正确的。在他的领导下,敬业集团排除万难,终于度过了2008年的金融风暴,并在随后的年份逐步恢复了增长势头。

现在的敬业集团,已发展成为涉及钢铁、化工、物流等多个领域的大型企业集团,成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典范。

打造千亿级企业,李赶坡的成功不仅靠“野蛮”

李赶坡,一个从老师转行创业,最后成为首富的传奇人物。他带领自己创立的敬业集团,从一个小小的化工厂,一步步发展成为千亿级的大企业。

李赶坡的创业之路并不平坦,他遇到了许多困难。刚开始的时候,他连一个厂房都租不到,被一个接一个地拒绝。

有一次,他终于在一个车站附近找到一处空置的仓库,高兴地签了租约,没想到第二天房东就反悔了。

后来,李赶坡又找到一处废弃养鸡场,结果房主直接拒绝出租,说就算它烂掉也不会租给李赶坡。

面对这些挫折,李赶坡毫不气馁。坚守初心,他坚持不懈,最终找到一家多年未使用的棉油加工厂。经过一番简单的装修,他与十几名同事搬进了这陈旧的厂房,开始了创业之路。

公司刚成立时非常艰难,资金紧张,订单不足。李赶坡工作十几个小时,亲自参与生产,与工人们一起操作机器。

他像一条“甲鱼”一样,遇到压力就更加用力地工作,带头完成繁重的任务。

几年后,公司终于渡过难关,实现盈利。李赶坡将利润继续投入企业,引进新的设备,改善生产流程。他还开拓市场,雇用专业销售团队,积极参加行业交流活动,扩大公司知名度。

上世纪90年代,李赶坡将视野转向海外。他成功收购了英国一家大型钢铁企业,进军国际市场。这次收购对公司影响深远,不仅获得了先进技术,也锻炼了管理团队。

李赶坡自己更是积累了宝贵的国际视野和经验。

敬业集团的发展速度可以说是井喷式的。短短十几年时间,它已成为行业龙头和千亿级企业。目前,集团拥有多家上市公司,业务遍布全球。

李赶坡的成功,决不仅仅是依靠一股“野蛮”的蛮力,他其实也很注重学习和吸收经验。

在并购英国钢铁公司这个关键节点,李赶坡果断出手,不惜重资收购。这给公司带来巨大压力,但也锻炼了团队实力。

可以说,没有这次国际化经验的积累,敬业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此外,李赶坡也很关注市场和品牌建设。他积极参加行业会议,与政府部门沟通,建立了完善的销售渠道,注重培养企业文化,树立公司品牌形象。

李赶坡还很注重人才培养,他建立了一整套培训机制,重视团队建设。许多公司老员工都是跟随李赶坡一起从焦头烂额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对公司有着深厚感情,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李赶坡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野蛮的干劲固然重要,但更为关键的是他那种永不言弃、视挫折为磨练的精神。

在商海浮沉中,李赶坡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企业,最终将一个小公司打造成为千亿级的巨无霸。

笔者认为

李赶坡的成功故事令人钦佩,但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将其复刻。每个企业的发展道路都不同,我们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策略。

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野蛮干劲固然好,但才智与韧性更为宝贵,面对失败不要泄气,而要汲取教训,在成长的路上永不放弃,坚持就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214

问音聊历史

简介:历史一本深刻的教科书,需用心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