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王孝和被枪决,妻子得知后说:原来你都在利用我

小贩还不快跑 2024-05-18 06:39:48

1948年9月30日,王孝和从容地走向了刑场。面对前来拍照的美国记者,王孝和脸上还露出了笑容。也正是他的这一笑,让美国记者不解:都要死了,还能笑得出来?这是什么样的心态?

之后,王孝和回头看了一眼,也正是他的这一回头,让无数人泪目。纵然视死如归,可在临死之前,他还是想看一眼家人,看一眼妻子。只可惜,王孝和并没能在现场看到家人。

王孝和被处决时,他的妻子毫不知情,直到收到了遗书。

那这么大的事情,妻子为何不知情呢?只因为此时,她的妻子有着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已经顾不上丈夫的事情了。

而王孝和与妻子一路走来,也非常的不容易,他为此隐瞒了很多的事情

1924年,王孝和出生于宁波的一个工人家庭里。因为父母都是工人,所以他的家境非常好。身为工人的父母在工作中吃了没文化的亏,为此,便决定将王孝和培养成一个文化人。因此,到了适龄年纪,王孝和便被送去上学了。

而王孝和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学习成绩非常好,在14岁的时候考上了上海的一所专科学校。之后,为了王孝和的读书,父母也跟着他来到了上海。

虽然一家去了上海,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和宁波老家没了关系。因为还有一桩姻缘在牢牢地牵着他们。

作为那个年代的青年,王孝和也躲不开包办婚姻的命运,并且这段婚姻还算是娃娃亲呢。

王家在当地有一个世交忻家,忻家有个女儿名叫忻玉英,比王孝和大2岁。因为是世交的缘故,双方便定了婚事,并约定待王孝和年满18岁后,两人便结婚。

双方虽然订了婚,但在家乡期间,两人并未见面。王孝和去了上海之后,双方更加没机会见面了。

在上海期间,王孝和过得非常好,学习也非常优秀。转眼之间,他也到了毕业的年纪,同时也到了18岁。

毕业之后,父母便返回宁波了,同时父母问王孝和是否回宁波工作。王孝和拒绝了,他说自己在上海还有事情,并且上海的工作机会更多。于是王孝和便独自一人留在了上海。

3个月后,父母突然给王孝和寄来信件,要他回家结婚

原来当初定下的婚期已经到了,王孝和已经年满18岁了,并且忻家姑娘已经是大龄了,忻家父母非常着急,想着赶紧结婚。

王孝和收信后,便回信说不想结婚,说自己有事情要忙还不想结婚。并且说自己想自由恋爱,不想父母包办。父母收到信后,非常的生气,一来如果悔婚,会影响名声,二来忻家姑娘他们见过了,觉得非常的满意。

于是父母继续写信叫王孝和回来结婚,但王孝和的态度依旧不变。在这样拉扯了2个月后,父亲坚持不住了,便决定来上海当面劝说。

不曾想,当见到父亲后,王孝和的态度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王孝和表示想先见一见忻玉英,如果合得上眼,便立马结婚。父亲同意了。于是几天之后,忻玉英便独自一个人来到了上海。

忻玉英初到上海,人生地不熟,为此她直接来到了王孝和上班的地方美商上海电力公司。下班之后,王孝和第一次见到了忻玉英。

第一次见到忻玉英,王孝和便被她的美貌给惊艳到了,他不曾想自己的订亲对象竟然这么好看。之后,两人一边散步一边聊天。王孝和跟她讲述上海的生活和繁华,而忻玉英则是讲述老家的生活状况。

一场散步下来,王孝和坚定了忻玉英就是自己想要的人。这一刻,他更加坚定要结婚了。其实在和忻玉英见面之前,王孝和已经下定决心:赶快找个人结婚。

于是王孝和便和忻玉英说:“我有个要求,如果你能答应,我们就结婚,那就是结婚后你要和我来上海!”

这个要求在忻玉英眼里是在简单不过了,便回答:“那自然没问题,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之后,两人便回宁波老家办婚礼了。婚礼结束后,忻玉英便跟随王孝和来到上海。

在上海期间,忻玉英除了照顾王孝和的日常生活外,最常做的事情就是站在家门口望风了

经常一到下班时间,王孝和便会叫上五六个同事来家里打牌。每次这个时候,王孝和都会对忻玉英说:“你到门口帮我们放一下哨,不要让外人进来,如果有人来了,赶紧提前进来告诉我!”

每次一见王孝和这么说,忻玉英都会发牢骚:“你们打个牌,还搞得这么神秘,你们打牌而已,谁会上门来找你们啊!”。不过发牢骚归发牢骚,但忻玉英还是会认真地站在门口给丈夫放哨。

后来,这样的次数多了,忻玉英也懒得发牢骚了。只要见到丈夫的同事来家里,她都会主动去门口放哨。

不过,王孝和只是明面上和同事打牌,暗地里却是干其它的事情。

此时王孝和的身份除了是电力公司的工人外,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地下党。其实早在上海读书期间,他就接触到了先进思想,接触到了党组织。之后,他便秘密地加入了党组织。

毕业之后,王孝和受党组织委派,前往上海电力公司工作,并在那里发展成员以及领导罢工。而他结婚,也是组织要求的。

彼时,组织考虑到王孝和身为单身青年,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容易暴露。为此,便要求他结婚,这样在上海有家了,不容易引起特务怀疑。

为此,组织还跟王孝和提出,女方最好是农村妇女,且是外来的,并且为人自己能信得过。于是,王孝和便将结婚提到了日程来,并且想到了自己在老家的未婚妻。

在组织对忻玉英做了秘密的调查后,一切都合适后,王孝和便和忻玉英结婚了。

婚后,王孝和并没有将自己加入党组织的事情告诉忻玉英。因此,每次在家里开会,王孝和都会说是打牌,并叫忻玉英去给自己放哨。

就是在这样的紧张氛围下,王孝和领导了很多地下的工作,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只可惜,在1948年4月的时候,因为叛徒的出卖,王孝和被捕了。

王孝和被捕后,妻子才知道他加入了党组织,并参加了革命。之后,王孝和被送上了法庭,并被判死刑。而为了救丈夫,王孝和在庭前积极争取,并说自己才是从事革命的人,与丈夫毫无关系。

而在丈夫被押送去刑场时,忻玉英更是发动大量的群众抗议。看到这么多人为自己声援,王孝和非常感动,对现场的百姓说:“我不怕死,从我参加革命的那一天,我就做好了这个准备!”

后来,因为现场的百姓抗议过大,当局决定改期执行抢刑。要知道,此时忻玉英已经挺着9个月的身孕了。

几天之后,王孝和再次被押上了刑场。

当天,王孝和毫不畏惧,大义凛然,甚至笑出了声来。虽然视死如归,但他还是忍不住回头看了一下围观的群众,他想看一看妻子此时是否在现场。而他回头的那一幕,也被在现场的外国记者给拍了下来。

之后,随着一声枪响,王孝和倒在了血泊里。

王孝和被枪决时,忻玉英并没能在现场,也不知道这件事,因为那时的她正躺在产房里。那时的她没法悲伤,因为她有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平安地把孩子生下来。

在王孝和牺牲后没几天,忻玉英便顺利地生下了一个女孩。

在忻玉英渡过了危险期后,朋友才将王孝和被枪决的的事情告诉她,并递给了她一封信,那是王孝和临终前写给她的。

在信中,王孝和说道:“对不起,隐瞒了你这么多事情,之所以没告诉你,是不想让你卷进来,想让你平平安安的,这辈子遇见你,我非常的开心,虽然当初是因为工作的需要,我才和你结婚,但我这辈子最不后悔的事情,就是娶了你,谢谢老天,让我娶到了你,往后的日子,你要好好保重身体,孩子的名字我已经想好了,就叫做王佩民!”

看着手中的信,忻玉英忍不住流出了眼泪,之后哭着说:“原来你都在利用我,利用我的身份给你掩护,那最后干嘛不让我代替你去坐牢,我多想继续掩护你,代替你去死啊,你是我永远敬爱的丈夫,你做了伟大的事情,你在我心中永远是伟大的!”

王孝和去世后,忻玉英振作起了精神,她按照王孝和的要求,给女儿取名王佩民,并独自将孩子抚养长大。

王孝和微笑着面对死亡,诠释了什么是视死如归,什么是信仰的力量。就因为有了无数个王孝和,才有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

5 阅读:360
评论列表
  • 2024-06-03 01:06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英烈们永垂不朽!

小贩还不快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