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年之未有奇女子——武则天

吴聊的历史 2024-01-17 17:59:19

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历史上虽然有不少其它杰出女性,也通过其它方式掌握过皇权之实,比如吕太后、王太后、独孤皇后、慈禧太后等等,但是能堂而皇之获得皇权之名的,唯武则天一人,做到了真正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女子称帝的过程必然是困难重重,让我们一起看看武则天这一生集齐了多少“奇迹”才能走到最后一步。

首先是当时的文化背景,李唐皇室包括背后的关陇贵族集团,当时的主体都是汉化的鲜卑人。

鲜卑人作为北方游牧民族的一支,虽然当时汉化的比较彻底,但是更多是政治军事制度上的汉化,男女地位上没有中原地区的那种重男轻女观念。或者换句话说,本来在宋明之前,“男尊女卑”封建礼教的荼毒也就没有那么厉害,当时女子不仅仅可以抛头露面读书经商,甚至可以多次离婚再婚,由此可见在唐代女子社会地位还是不低的。

女性整体的地位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武则天后面掌权遇到的民间阻力,当时大众对此的接受度是远高于后世那些封建礼教盛行的朝代的。

其次是当时的政治背景,武则天从参政到涉政再到篡位,是一步步政治斗争胜利,靠稳健取得的成功。

首先武则天是作为唐高宗李治的马前卒,在“废王立武”的后宫夺权事件中充当主角,这次事件是唐高宗李治集权的重要节点,这次事件不是简单的废立皇后,而是皇权和世家功勋的一场政治博弈,中间的过程非常复杂暂不细表,但是最后结果是李治获得胜利,并且后面放逐了长孙无忌等贞观重臣,获得了朝堂话语权。

“废王立武”这次事件让武则天真正获得李治的信任,而且当时朝堂权力也出现真空,李治也不舍得将集中的权力再交出去,因此作为“废王立武”事件的功臣和战友,武则天获得了在后宫参政的机会。后面随着唐高宗头疾越发严重,这个机会真可谓是千载难得,武则天获得进一步参政的机会,最终形成了“二圣临朝”的局面,不亚于当年隋文帝时期的独孤皇后,但是当年独孤皇后功绩和背景都是实打实的,武则天更多的是窃取了李治政治斗争胜利后的果实。但是即使能撞上这么千载难逢的机会,也得自身的政治手腕过硬才能有机会上位,武则天的政治水平确实不可否认。

而就是这样一位政治高手,也是在足足参政24年,以及再摄政8年后,才做好“武周代唐”的全部准备,三十多年的政治斗争一步步布局,曾经的提拔的年轻门生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重臣,最终才在67岁高龄时获得政治层面上压倒性的优势。

最后是当时军事背景,所有只谈朝堂不谈军队的权力斗争,都是不全面的,毕竟军队是有掀桌子的能力的。

武则天上位后有推行过“武举”,这个举措确实帮武则天更好的掌握了军队,但是这个是武则天上位后才推行的政策。那在“武周代唐”的过程中没有掌握军队肯定是不行的,毕竟大名鼎鼎的骆宾王就为徐敬业写过《为徐敬业讨武瞾檄》。在权力变更的过程中,即使获得了政治上的合法性,军队还是拥有一票否决权的。

武则天当时手里并没有忠于武家的军队,或者这样说,当时军队制度决定了,军队不会属于任何一位领兵大将。这里多说一句,后面安禄山能发动那么多军队,是因为那个时期的唐朝改变了军队制度,和武则天当时的军方形式大不相同,所以这也是武则天的机遇,不管是政事上还是军事上都遇到了最好的时候。

当时唐朝的军队是府兵制,府兵制具体制度不展开,强调其中两点。一个是府兵是轮番抽调服役,这种情况可以有效避免军队和地方的勾连,所以当时没有地方势力可以有效的发动府兵造反。另外一个是府兵属于职业兵,虽然平时也需要务农,但是这种成建制的军队对乡兵散勇在战力上是碾压的,所以当时叛乱的各方势力压根打不过这些正规军,基本都是很快就平息了,所以虽然反对武则天称帝起兵的人不少,但是都没有掀起什么风浪。

武则天可以说是生在了古代女子地位最高的时期,并且军事力量也刚好集中在中央手中,在政治上自己又遇到千载难逢的机遇,因此才能通过三十多年的稳扎稳打一步步登基为帝,殊为不易。

她的一生有不少过错,但是功绩确实也不少,但是能以女子之身做到这一步,确实可称为四千年未有之奇女子。

0 阅读:124

吴聊的历史

简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从不同的角度再看看历史上那些事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