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舰访缅,四国湄公河演习,缅甸恐陷国家危机,美国有何动作

之卉聊国际 2023-12-01 08:07:10

刚刚结束边境军演,中国又派军舰访问缅甸,这释放了什么信号?民地武群雄并起,军政府兵力不足,一场正在蔓延的缅甸国家危机,可能引发怎样的连锁反应?

边境演习刚结束,中国军舰访问缅甸

11月28号,为期三天的解放军边境演习结束了。但解放军的行动仍在继续,据“人民海军”公众号消息,海军第44批护航编队已于27号下午抵达仰光,淄博舰及荆州舰在缅甸护卫舰的引导下靠港。中国驻缅甸大使陈海携使馆工作人员、缅甸海军船坞基地司令佐温少将携官兵代表,以及华人华侨等约500人到码头迎接。靠港后,陈海大使在淄博舰舰长、政委的陪同下,检阅了淄博舰仪仗队,并与编队指挥员进行了座谈交流。缅甸海军领导、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工作人员,以及前来欢迎的华人华侨登上淄博舰参观。

据报道,这已经是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第6次访问缅甸。访问期间,编队指挥员将拜会缅军高层领导,慰问当地小学师生。中国编队官兵将与缅甸海军官兵进行专业交流、文体竞技以及相互参观军事设施等活动。淄博舰、荆州舰将举行舰艇开放并举办甲板招待会。值得注意的是,自2008年以来,中国海军第44批护航编队一直在亚丁湾和索马里沿岸执行反海盗行动。本月,该编队曾出现在阿联酋海域。此次访问缅甸,应该是顺道为之。

就消息面来看,中国军舰抵达缅甸,并无什么特殊之处,这只是一次例行的友好访问。但是叠加缅北战乱和解放军边境演习等多重因素考量,这次军舰来访以及随后的中缅海军演习,仍然释放了很多意味深长的信号。

同盟军装备豪华,缅甸有人怀疑中国

首先需要关注的是,目前中缅之间的关系到底怎样。本月初,缅甸最大城市仰光发生了一次罕见的游行示威,抗议者聚集在中国使馆附近,指责中国“支持”少数民族地方武装。在仍处于国家紧急状态的缅甸,大量示威者能够堂而皇之的举行集会,没有受到缅甸军警的阻挠,这说明其背后肯定有缅甸军政府的默许。而这也意味着,缅甸内部已经有个别人士,对中国产生了不满或者说误解。

缅甸方面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从网上流传的照片来看,“10·27行动”开始后,同盟军的装备豪华的令人咂舌。在深山老林打了数年游击的同盟军,竟然用上了无人机、火箭炮、夜视镜、制导炮弹和卫星电话等现代化装备,更引人注目的是,同盟军高层居然还拥有最新款的华为手机。因此,外界很容易产生一种想象,认为这些装备是来源于中国。

基于这些猜测,缅甸国内有人就展开了行动。比如某些拥有军方背景的报纸,就公然在版面上刊登反华内容;还有人通过印度向美国传话,希望促成缅印美三国联合海上演习,以便向中国施压。当然,这些小动作都只是潜伏在水下,我们在官方层面暂时还看不到。所以当解放军举行边境演习之际,缅甸方面不仅没有提出异议,反而声称中方的演习旨在维护边境和平稳定,没有违背中国不干涉缅甸内政的原则,中缅两军关系是牢固的,合作是友好的,并且正在不断加强。

虽然缅方表面上不动声色,但是从近期的民间抗议还有反华报道来看,面对国内烽烟四起的局势,军政府已经焦虑到了极点,对于任何风吹草动乃至捕风捉影的说法,都容易做出过度反应和错误判断。这个时候,如果缅方不能就形势做出正确判断的话,就可能会造成中缅关系下滑。事实上,近期已经在外媒开始流传一些说法,比如中国打击电诈只是一个前奏,后面真正的目标,其实是协助同盟军控制缅北,进而获得通往印度洋的出海口,并将其作为马六甲海峡遭西方封锁后的备选项。还有外媒声称,近日中国驻缅甸使领馆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在缅北老街地区的中方人员尽快撤离,并远离冲突地带。这其实就是在暗示外界,同盟军即将对老街发起总攻。而近期解放军在边境的军演,则是为了警告缅甸军政府不得在同盟军接管老街时轻举妄动。

外媒炒作涉华谣言,中国用行动安抚缅方

在当前的复杂形势下,这类传言无疑具有相当的迷惑性。至少在缅北地区,很多诈骗集团保护伞,甚至包括缅军自己,都对此深信不疑,这也导致他们在抵抗同盟军时,缺乏足够的战斗意志。对于中国而言,这样的传言可以说是有利有弊。有利的地方在于,护诈武装慑于中国的军事压力,不得不交出了他们的“摇钱树”,困扰中国已久的电诈问题,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但不利的地方在于,部分缅甸人士对中国的怀疑和敌意有所上升,认为中国与同盟军存在不清不楚的联系。一些缅军将领为了逃避战败责任,也把部队溃逃归咎于中国暗中出手。这些言论在客观上,确实给中缅关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这种情况下,中国军舰对缅甸的例行访问,就显得十分重要。因为这可以向外界传达出一种信号:中缅关系仍然是稳定的,缅北战事并没有影响到两国两军的正常交往。

除了安抚焦虑的缅甸政府外,这次中国军舰访缅还有一个重要意义,那就是恢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军事合作。最近几年,缅甸之所以发生这么多大事,其中一个核心原因,就是三年疫情导致的中缅往来中断。文官政府为了挽救被疫情摧毁的经济,开始向军方控制的诸多产业动刀,结果激化了双方的矛盾。而类似的现象,在东南亚许多国家都有发生,只是没有发展到政变这样严重而已。其中有的国家,比如菲律宾,因为与中国的经济交往弱化,开始走向与中国为敌的道路。中国当然不希望这类事件在东南亚重演,因此及时恢复和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军事合作,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像11月23号,中国就曾和越南海军在北部湾海域,举行了第35次联合巡逻任务。 11月28号,中国还和老挝举行了第四次边境国防友好交流活动,解放军南部战区司令员和老挝国防部副部长分别率团参加。11月24号,中国还曾联合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在广东湛江举行多国联合演习。演习结束后,马来西亚和越南的两艘军舰,还访问了中国香港,并受到驻港部队的热情接待。中国举办这些活动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战略互信,让某些人不要动不动就怀疑,中国会干预邻国的内政。同时也是在提防外部势力,利用东盟国家政治经济不稳的机会,挑拨中国与东盟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据《西双版纳报》报道,近日由中老缅泰四国联合举办的第135次水上联合搜救演练,在湄公河老挝孟莫水域举行。演练期间,参演各方动用了无人机、无人侦察艇、无人救生艇等装备,消防、堵漏、溢油处置三个损管小组及两栖特战分队、救护小组等人员悉数登场,全面检验了四国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部门在应对处置江面突发事件,维护澜湄流域安全的能力。

这次演习不禁让人联想到了2011年发生的湄公河惨案,正是在这次事件之后,中国才开始大力推进边境联合执法机制,将中国的执法力量拓展到了整个湄公河流域。如今中国之所以能够大量从缅甸引渡电诈人员,甚至直接派员到境外监督反诈行动,就是在这一次次的联合行动中,积累起了声望和信誉度。而这次演练其实也和中国军舰来访一样,都可以对担惊受怕中的缅甸政府,起到一定的安抚作用,告诉他们中国根本无意干涉缅甸内政,边境演习也好、联合执法也罢,目的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边境的和平稳定,为了让东南亚各国能够有个好的发展环境。除此之外,中国并没有别的什么想法。

民地武行动遍地开花,军政府面临生死存亡

尽管中国一直在尽力维护边境和平,以及整个东南亚地区的稳定,但缅甸军政府的处境却并没有迎来好转。新加坡《联合早报》28号刊文称,最近几周,缅甸民地武和民族团结政府出现了联手的迹象,一些观察人士认为,这不仅是自2021年政变以来,缅甸军方面临的最严峻挑战,更有可能成为缅甸军政府垮台的起点。

文章称,由果敢同盟军、若开军和德昂民族解放军组成的“三家兄弟联盟组织”发起的“10·27行动”,已在缅甸各地开花,从缅甸东部、东北部、北部、西部到中部,到处都有民地武和反政府力量向缅军开战。有观察指出,缅军许多据点的守军不战而降,让民地武轻易拿下战略性边境城镇、关键军事阵地和重要贸易路线,这是过去数十年来前所未见的,也暴露了军政府的军力极限。文章援引缅甸独立分析人士阿诺德的话说,这是“缅甸军方生死存亡的时刻”,现在“反抗势力的重点是夺取主要城镇,从根本上击败军政府”。尽管这一波冲突尚未波及仰光、曼德勒或内比都等主要城市,但它标志着抵抗运动的一个转折点。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办公室也表示,“10·27行动”是政变以来规糢最大、范围最广泛的冲突。

华盛顿和平研究所访问学者、威尔逊研究中心全球研究员叶妙海指出,目前缅军的困境是必须同时应付多条战线,导致军力被摊薄,在许多地区处于守势,或者只能出动战机和火箭空袭民地武。缅甸军队的士兵数量并不如外界想象的那么多,据他估计,目前缅军兵力大约只有15万人左右,其中只有7万人是作战人员。这点兵力只够勉强维持军方的战斗力,但根本不足以支撑一个政府。叶妙海表示,尽管这场战事的最终结果还比较难以预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10·27行动”已经改变了缅甸的军事平衡,这将有利于民族团结政府。

缅甸乱局持续升级,美国或做好介入准备

缅甸内乱升级,这对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这可能会危及到中缅油气管道,以及缅甸东北部价值10亿美元的铁路工程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现在最需要关注的是,美国的态度。28号,《华盛顿邮报》刊登了一篇文章,标题是“缅甸军政府正在失败,美国应该为它的崩溃做好准备。”文章称,在缅甸军方发动政变推翻民选政府并使该国陷入内战近三年后,局势似乎正在转变,并且明显对执政的将军们不利。

尽管离政权垮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世界需要开始思考政权垮台之后会发生什么,这意味着要与该国民族团结政府进行对话。对于美国而言,现在不能指望缅甸的东盟邻国采取主动。事实证明,东盟集团是无效和无关紧要的,因为它顽固地坚持“共识”和“不干涉”彼此的内政。东盟已经无可救药地分裂了,一些国家开始与民族团结政府对话,而另一些国家仍在与执政的将军们进行对话。

文章认为,目前军政府已经被削弱了,进一步的压力可能会加速其崩溃。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缅甸可能会出现混乱,民地武将在各地占山为王,权力中心将出现真空。此时,中国可能会派军进驻,以确保边境地区的安全。事实上,中国已经在掸邦附近举行了军事演习。对此,文章给出建议,称在最坏的情况下,缅甸可能成为一个失败的国家,这将加剧人口贩运和非法毒品等问题。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美国应该做好与民族团结政府对话的准备,并从现在开始就与代表们进行认真的谈判。

从种种迹象来看,缅北冲突已经开始向全国蔓延,有可能从地区危机转变成全国危机。对于这场危机,中国无法置身事外,因为牵动了太多中国利益。从地缘上看,缅北地区与中国边境直接接壤,两地民间交往和经济活动密切,缅甸危机将直接影响到中缅边境稳定和两国经济合作。从安全上看,电诈问题只是其中一环,如果缅甸政局再次陷入混乱,甚至重新洗牌,由此导致的权力真空由谁来填补,这是关乎中国国家安全和地缘政治利益的大事。面对缅甸危机,中国需要有所为,也要顺势而为,在具体操作上更需要如外科手术一般精密。如何在确保中缅边境安全稳定的同时,最大程度维护中国的利益,确实考验着中国智慧。

0 阅读:0

之卉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