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衡美国封锁,中芯引领中国供应链!

芯片界有话说 2024-06-04 12:43:06

中国顶级芯片制造商正在大力推进关键半导体材料和化学品的本地化供应,以应对美国的出口管制。据《日经亚洲》报道,半导体制造国际公司(中芯国际,SMIC)正招募其客户——使用其生产服务的芯片开发商——来协助筛选、验证和采用本地的晶圆、化学品、气体等材料供应商。这一倡议自去年以来势头不断增强。

中国其他芯片制造企业也在积极评估本土供应商,引用国家政策以取代外国供应商。自2020年底被列入美国贸易黑名单以来,中芯国际一直在寻求国内供应替代品,以维持不间断的生产。

当前的本地化努力不仅包括更多国产芯片制造设备,还涉及数百种化学品、材料和气体的供应,这些努力可能会将外国供应商挤出市场。芯片制造商通常不愿意过渡到新的来源和化学配方,因为这样的变化可能会降低良率,但华盛顿希望日本等盟国进一步限制中国获取先进材料。

业内高管向《日经亚洲》透露,老牌芯片制造商通常会给新的化学和材料生产商两次提供样品以供核实。然而,随着芯片制造商渴望减少对外国供应的依赖,中国供应商现在拥有几乎无限的可能性。日经亚洲的一位资深高管表示:“补贴不仅针对这些材料和化学品生产商。使用本地供应商的芯片制造商也可以获得积分。”

中国还增加了对关键材料的国内采购,如溅射靶、抛光垫、泥浆、超纯度化学品和气体——这些都是芯片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由3M、杜邦和住友化学等外国供应商主导。

一些不太知名的材料和化学品生产商已崛起为所谓的国家企业。消息人士表示,这一推动力最初应用于不太复杂的55纳米和40纳米芯片生产工艺,但预计将发展到28纳米及以上。与此同时,中国正推动汽车制造商大幅提高国内芯片利用率。各个供应链环节的外国芯片企业已经感受到了中国本土化努力的影响。

由于激烈的本地竞争,许多提供芯片封装和测试服务的外国实体已经退出中国市场。自2021年以来,超过五家公司——日月光科技控股、Qorvo、Powertech、西部数据和景源电子——已经剥离了在华业务的多数股权。中国大陆的芯片制造封装和测试服务外包行业目前是全球第二大,仅次于中国台湾。

“一旦中国成功开发出本土解决方案,就会迅速将外国供应商边缘化,这很残酷,尤其是现在他们考虑供应安全,”一位芯片封装高管向《日经亚洲》表示,他的公司出售了在中国的工厂。

从长远来看,中国将独立于美国芯片制造商及其供应链,排除西方政治干预。如果中国能够与美国芯片制造商平起平坐,就没有什么能阻止它把芯片卖给朝鲜、俄罗斯和伊朗。尽管特朗普和拜登政府都担心中国实力的崛起,并以此为基础做出了短期决定,但让中国继续依赖美国或许是更为长远的策略。

欢迎关注芯片行业,芯片行业致力于将全球有价值的半导体新闻分享给您!

0 阅读:73

芯片界有话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