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监管300+张罚单2600+万元罚金,会影响我的保单吗?

蜗喔 2024-05-19 03:55:33

今年以来,关于「离谱」罚款的传闻不止,一时是某地居民骑自行车因「无牌照」被罚,一时又是采耳店赚2千罚22万。

很多评论都认为是地方政府财政紧张的必然结果之一。

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不容忽视的是,「严监管」之下,近年来,保险行业的罚单数量、罚款金额正呈走高之势。光2024年一季度,68家保险公司被罚超过9000万。

虽然今年金融监管总局只开出一张罚单,但省局、分局已开出数百张罚单,百万级罚单屡现,机构、个人双罚制成为常态。

编制、提供虚假报表,虚列费用,给予合同以外利益,财务数据不真实,虚构业务套取资金,未按规定使用保险条款或费率等仍是处罚重灾区。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2024年4月份监管处罚的情况,看看哪家公司是「罚单之王」,以及这些处罚对我们的已买保单会不会有影响。

01 整体趋势:罚单罚金均环比翻倍

4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及三家各地派出机构发布的保险业处罚信息及罚没金额再度双双大幅上升,处罚信息和罚金分别为304条和约2608万元,环比分别上升约95%和115%,罚单量和罚金两项基本均环比翻番。

从数据可以看到,无论是保险机构还是从业者个人,处罚的数量都是在上涨。

02 谁是「罚单之王」?

先来说单张罚单金额最大的。

4月24日,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向众安保险开出了今年的首张罚单,机构和个人共计罚款204万。

盲猜是因为内部激励机制的失衡,导致了员工为了达成业绩目标而采取了一些不当手段。

毕竟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至2023年众安保险就因多次存在宣传销售页面欺骗投保人的问题和存在向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返还合同以外其他利益的行为而被处罚,处罚金额累计高达200万元。

而个人最大罚单,则是来自太保西宁分公司的副总经理。

查资料的时候发现,太保西宁分公司在4月份因为同样的原因(返佣+虚列费用),个人被处罚了2次,还是值得公司重点关注的。

除了罚款外,数据还显示有2位保险从业人员被终身禁业——人保财险某员工因虚假承保理赔、泰康某员工因欺骗投保。

这也是体现了监管对骗保骗赔行为的重压和严罚。

至于罚单量总数和总额的「双料冠军」,当属人保。(上两个季度人保也是no.1的)

紧跟其后的则是泰康人寿。

虽然排名靠前的公司规模大和业务多元,罚单多能说得过去,但是合规层面还是得注意一些。

那从处罚的原因可以看到,「给予保险合同约定以外利益」「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编制虚假材料」和「虚构业务套取费用」位列前四,占比60%。

撇开文绉绉的说法,被罚的原因是:

返佣或者送礼;

报行不一,为了多卖产品,私下提高了销售渠道的费用;

编造假信息,例如假的投保人手机号、假的代理人入职档案、假的销售网点、假的回访记录等等;

做假账(虚列业务员、虚开发票、虚假批改或注销保单等)去套佣金,例如,按照规定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签一张保单没有佣金,但如果是保险中介机构签订保单,就可获得一笔不菲的佣金。因此,一旦将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销售业绩虚假转移到中介机构名下,便能拿到这笔佣金。

本质上都是指向「报行合一」的问题,减少账外支付额外手续费。

03 写在最后

就直接的体感而言,今年监管对保险的监管是明显更严格了,罚单的数量明显增加、罚款总额增加、大额罚单频繁,而且顶格处罚也变多。

确实也正如监管自己说的「坚决做到长牙带刺、有棱有角」。

那对于咱们普通消费者而言,百害而无一利,严监管,其实是在尽力减少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发生,保护的还是我们的利益,况且罚的都是那些「违法」的人和事,咱合法合理买的保单,一点问题都不会有。

也会有小伙伴问,要不要避开那些「被罚次数」比较多的公司,其实也确实没啥必要,毕竟这些公司被罚的主要原因大多跟保障本身没有啥关系,而是「销售」上的不当行为,所以还是可以淡定点,挑保障好的、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就好。

至于从业人员的警示嘛,只能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敬畏监管尊重规则吧。

我是蜗牛君,让你买对保险少花冤枉钱。

如果这篇内容对你有用,欢迎转发支持。

任何关于保险的问题,现在就可以私信我,一对一给你实用建议,帮你买对保险不踩坑~

0 阅读:0

蜗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