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李鬼”难消,“维维豆奶”发函怒斥虚假授权

食品商业 2024-05-31 12:00:52

作者丨淮安

编审丨橘子

不论是厂家还是经销商,“难”,似乎成了今年的主旋律。可即便如此,也没能阻挡“骗子”勇闯天涯的心。

相较于此前内参君报道过的王老吉品牌授权引发的骗局和冻品经销商的连环骗,如今,还有人想将厂家、经销商一起骗了。

近日,内参君获得了一份由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维)发布的《关于配合做好公司品牌维权的通知》。其核心内容是说,接到各地经销商反馈后发现,广州两家食品公司假借维维授权名义,在网络平台发布、在广州设置展厅进行维维产品的招商宣传,并接待全国各地客户考察!这些均为未获得品牌方授权的侵权违法行为,影响恶劣!

维维还通过上述文件告知其各大区、经销商以及各层级分销商,公司已经开始维权,也希望市场各渠道警惕非法招商陷阱。

”怎么说呢?看到这个通知,五味杂陈都不足以形容我的心情,快消行业今年已经这么难了,怎么骗子还想骗钱?”一经销商对内参君说,“幸亏厂家及时出手,控制住了这件事的继续发展,不然可能会出大问题。”

“当然,也不排除部分地区的经销商或者分销商私下给那两家骗子公司供货,彼时,他们可能只想着出货了……”有业内人士分析称。

随后,内参君发现,维维在自家的微信公众号和官网分别刊发了与“通知”内容相似的、有关“谨防受骗”公告。显然,对待市场乱象,维维还是敏锐的。

维维,成立于1994年,2000年上市,如今是一家国有企业控股的大型食品制造企业,总部设立在徐州。2023年,维维实现营业收入40.36亿元,同比下滑4.42%;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119.84%。

“骗子公司涉及的产品是维维公司的乳饮料,和其主营业务、固态冲调饮料业务无关,虽然对局部市场和品牌有一定影响,但问题不大。”一了解情况的业内人士透露。

事实上,2024年对维维尤其重要,不仅是公司“三十而立”的一年,也是其被国资控股的第三年。虽然近几年,维维的业绩在净利润方面有所改善,但营收却一直呈现出下滑趋势。2020年至2022年,其营收分别为47.99亿元、45.68亿元和42.22亿元。

而十多年来,维维的多元化一直备受诟病,业内甚至有评价认为其“失去”了十几年的好时机。这无非是在说作为国内植物饮品的绝对前辈,维维却没能抓住时机将主业做大,好在,“历尽千帆”其主营业务一直是业绩担当;近两年,舍弃了多元化回归主业的维维,也更稳健了一些。

或许,骗子事件能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维维,它又行了。

前述了解情况的业内人士表示,维维在同类型企业里,依旧头部。“被国资控股后,维维对市场的反应手段、反应动作更快了。比如,对渠道的操作和把控,对消费者的拉动,对产品的更新升级迭代等等。另外,在近两年的渠道变化与变革中,消费者被分流了,企业、品牌的工作也更加细化,要跟着流量走,在这方面,维维的应对和调整也相对及时。”

而部分较真的投资者也从维维2023年的财报里看到,国资控股维维后,负债率从69.7%降到了27.84%,资金问题基本解决,财务相对安全,已经具备了拓展市场的客观条件。

最新的、维维2024年的一季报,却又让他开始忧虑。虽然数据很好,营收11.09亿,比去年同期增长0.83%,扣非利润0.33亿,比去年同期增长23.25%。但固态冲调饮料业务只增长了2.3%,所以,扣非利润虽增长了23.25%,但并不都是固态冲调饮料业务增长的贡献,而主要是继续“提高效率,压减成本”所带来的业绩增长……

在这位投资人眼里,今年是维维极为关键的一年,“脱离困境了,但能否破局,还未可知。”

当然,对任何企业和经销商而言,2024年都尤为关键。除了“做好自己不犯错,还要防止骗子找上门”。该投资人说。

有关“骗子”事件的缘由以及影响等相关问题,内参君曾向维维求证,但因“节点没到”,官方没能给出相应的回复。

0 阅读:1

食品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