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价格战的大厂,开打大模型应用战

新熵 2024-06-03 19:41:28

创业者躲不过BAT。

@新熵 原创

作者丨古廿  编辑丨伊页

“如果腾讯要做这个业务,你该怎么办?”互联网时代创业者们面临的经典难题,在大模型创业时代也复刻了。

5月30日,腾讯正式上线一款大模型应用“腾讯元宝”,基于混元大模型的能力,这款产品主要有三大功能:搜索、总结、写作,全部采用AI对话的交互形式完成。用户可以直接在对话框搜索问题,或输入感兴趣的话题,“腾讯元宝”会回复AI综合总结答案,并列出每一话的信息来源。

整个产品体验,相比目前市场已经上线的大模型应用,并没有输出质量、生成速度上的显著差异。反倒是因为可以采用业内公认的优质信息源微信公众号,成为被外界乐于讨论的唯一优势。

不过微信或许也并不是腾讯元宝的增长杠杆。互联网创业的黄金时代,腾讯可以下场威胁创业者的本质是旗下拥有微信、QQ两款国民级流量池,可以运用社交关系链杠杆,快速实现产品的用户增长冷启动。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腾讯元宝在登录界面一改往日在腾讯游戏、短视频、文档办公等应用上新时,往往是微信、QQ二选一的用户登录入口,而是推行了手机号一键通行入口,微信是排到第二步的绑定或不绑定都可以的状态。

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这款大模型产品的前期试水性,以及和微信的合作程度,暂时也没有那么多值得外界想象的空间。不过从网络流传的马化腾朋友圈截图“欢迎测试”来看,创始人亲自站台的腾讯元宝或许只是刚刚开始。

集团内部关系之外,在外部同类型产品方向上,腾讯元宝的上线也正式宣布BAT在大模型创业赛道重聚首,此前百度已经推出文心一言,阿里上线通义千问。另外号称宇宙厂的字节跳动也已经推出豆包全家桶,上线多款大模型应用尝试。

不过QuestMobile 3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月豆包、文心一言、天工、讯飞星火的月活用户分别是1757万、1213万、801万、558万。从这个数量级来看,不管是谁都难称领先。

难以通过抢跑获得领先优势的原因是,和成熟赛道的移动产品竞争时间至关重要。尽管国内大模型数量已经接近200个,但业内的共识是,整个AI大模型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

腾讯混元大模型负责人刘煜宏表示过,大模型在国内渗透率不足1%。渗透率低一方面是用户认知仍在建立,另一方面是AI产品解决方案不够成熟。他还毫不避讳地称,“就算App上线晚3个月、半年,长时间看都不是太重要的事”。

AI领域的“超级应用”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应该就像微信之于熟人社交和抖音之于短视频一样?从这个角度看,国内科技巨头的C端应用虽然已经陆续发布,但距离“超级应用”仍有较远的距离。

To C市场的应用层大厂无人缺席,To B市场的模型层大厂价格战早已打响。两个方向全面战争的背后,是尚处于大模型赛道早期,对终局没有明确判断情况下的360度无死角的全面火力覆盖,也就是在蒙眼狂奔而已。

0 阅读:13

新熵

简介:洞察商业变量,探寻商业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