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承载全村的希望,塞上金城能否守住西北第二之位

数据读城 2024-06-02 18:32:46

一个选调生的牢骚话和小作文让西北小城嘉峪关冲上热搜,也让其家乡、甘肃省会兰州在大众视野里再度被审视。这座后知后觉执行“强省会”战略,承载了甘肃全省希望的“西北第二城”如今的发展情况如何?在人口、产业、环境、资源都有诸多掣肘的情况下,兰州已经在竭力作答,并冀望守稳“西北第二城”之位。

黄河之都的耀眼色彩

兰州,位于中国西北部,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黄河从城中穿行而过,一水分两城。绵延的群山与奔涌的黄河水构成了这座大山里的城市浑厚、奔放的主基调。

传说隋唐以前,兰州还不叫兰州,因为在最初筑城时挖出金子,故取名金城,寓意固若金汤,后来隋文帝废郡置州,设立兰州总管府,“兰州”之称,始见于史册,沿用至今。

兰州是中西文化的交汇地,丝路文化、黄河文化、民族文化积淀深厚,特色突出,资源丰富。白塔山便是一处浓缩着历史的地方,以“白塔层峦”列为兰州八景之一。白塔山濒临黄河北岸,山下有金城、玉迭二关,均为古代军事要冲。山上树木葱茏,曲径幽深,完全不见大西北的荒凉萧瑟。

如果说白塔山是传统的代名词,那么中山桥就是兰州拉开现代化工业进程的标志。位于城关区的中山桥建于1907年,初名“兰州黄河铁桥”,后改称“中山桥”,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阳光洒在中山桥与相隔不远的白塔山时,一种历史的尘封感扑面而来,百年的风沙让白塔不再白,时间的侵蚀也让中山桥不再光鲜,它们都变得与黄河与大山一样,成为了奔腾与厚重的黄色。这也是兰州的城市颜色。在新时代下,兰州不再慢悠悠,而是加快了脚步,散发出耀眼的金黄。

战略新兴产业愿景惊人

因为历史的原因,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三线建设中,兰州是作为西北重要基地而重点建设,这使得兰州的经济结构以国企居多,石油、化工、冶金等重工业产业是经济支柱。如今,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又结合时代需求发展经济,成为兰州最需要思考的问题。

为此,2017年兰州就提出了“四千七百”产业链延伸壮大工程。石油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大数据)产业剑指千亿,有色冶金、建材、烟草、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食品及轻工特色产业攀升百亿。这在东南沿海地区城市看似平常的一系列“小目标”,西北地区的城市若要实现,已经要付出全力。这里面不乏战略新兴产业,从依靠传统重工业到拥抱新兴电子信息产业,兰州的产业愿景超前且惊人。

其实,兰州并非没有优势。其命运早早便与丝绸之路连在了一起。兰州新区从酝酿到诞生,一直以向西开放为定位,向西发展需要内引外联,国际货运通道中欧班列解决了兰州“不沿海、不靠边”的问题,是向西开放的基础设施重镇。只是,兰州新区在一系列国家级新区里,常年是垫底的存在。其GDP和常住人口,都排在国家级新区倒数第二位。

岌岌可危的“西北第二城”之位

西安的“西北第一城”之位坚如磐石,西安的增值税相当于乌鲁木齐+兰州+西宁+银川之和,西安的资金总量相当于乌鲁木齐+兰州+西宁+银川之和。

好了,还是说回“西北第二城”的归属。单论GDP,兰州不算服众,计划经济时代兰州GDP短暂进入过全国前20,但现在,兰州的GDP已进不了西北地区前三。论西北省会排名,就是西安独一档,乌鲁木齐和兰州第二档,银川西宁第三档。

科教文卫是兰州所剩不多的骄傲,拥有兰州大学、中科院兰州分院、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国家医疗中心,兰州的科、教、卫在西北地区位居第二,仅次于西安。但兰州大学的就业报告显示,西安和北京并列兰州大学毕业生本地之外的去向人数第一名。至于历史文化方面,哪一座西北城市没有千年底蕴呢?每一座西北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加分项。

有人说,集全省本就不算富裕的财力、物力、政策支持,但兰州的发展仍不如人意。兰州现实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小而美”、主打软实力的魅力城市。因为兰州缺水,这个致命的缺陷让兰州的发展并没有太多好的选择。兰州多山,却不是南方那种可以搞建设的山地。以兰州新区而言,和兰州城区相隔60公里,60公里全是山,哪里来的吸引力?对了,2024年以来第二个本外币存款负增长的城市正是兰州,第一个是厦门。

中国社科院以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城市分档,兰州的得分虽不高,但仍在榜上,昆明等省会城市反而没有,这说明无论是区域平衡还是现实潜力,兰州都有可期待之处,所以,现在的压力再次给到汇聚全村希望的兰州了。

0 阅读:1

数据读城

简介:城市、产业发展数据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