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走单骑》:荒芜的世界里,我来做你的坎儿井

纳兰惊梦 2023-02-22 23:36:13

纳兰惊梦/文(首发于《南风窗》)

“喜欢坎儿井水,就跟喜欢爱人一样”,一个古稀之年的原坎儿井掏捞队员海比布力·塔力甫对着《万里走单骑》节目组镜头说出这话时,眼神里的炽烈,仿佛吐鲁番似火的骄阳;语气中的浪漫,如同向伴侣发出厮守终生的承诺。

“炽热”与“酷热”,这是即便没到过新疆吐鲁番的人都会有的既定印象。在新疆,有一种夏日炽烈的美,叫吐鲁番。西游记里的那座只有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才能扇灭的火焰山,如梦似幻的羽状沙漠库木塔格,都仿佛将炽烈定格。

热情洋溢,是每个到过新疆吐鲁番的人都会留下的深刻印象。在这里,到处都是不分男女老少的载歌载舞,新人结婚前要在沙漠前跳舞,迎接贵客时要跳舞,人逢喜事要跳舞,甚至一言不合就起舞。

尼采曾经说过一句很精彩的话,“那些听不见音乐的人,以为跳舞的人疯了。”殊不知,蝉鸣和鸟叫就是音乐的声响,田间与地头就是旷阔的舞台。在吐鲁番,生活就是音乐,舞蹈就是生活,舞蹈的人总是徜徉于快乐的海洋。衣裙翻飞下的姑娘们明艳无比撩人心弦,小伙子们热情奔放动人心魄,即便羞涩如单霁翔在艾热“来了就得跳起来”的盛情邀约之下,在少数民族同胞载歌载舞的热情感染下,一同融进了广场上的舞蹈大军之中。

如此充满生活意趣的画面,就出现在浙江卫视《万里走单骑》这档综艺节目里,它用全新的角度带领观众了解吐鲁番这颗沙漠绿洲上的璀璨明珠,也用深入浅出的方式认识浇灌出了这片盎然绿意和人间至味的坎儿井。

说你是井,这是否是译错了名,这分明是条淌过岁月的河,千百年来把生命与希冀在戈壁里洒播

新疆人民与坎儿井的感情联结,如恋人、如知己、如家人,经过千百年岁月的交融,早已与坎儿井密不可分。“远山脚下是起点,坎儿井水流的欢。心中恋情如此深,此生与她共温暖”,“如果我有爱人,我会带她去吐鲁番。荒芜的世界里,我来做你的坎儿井”。说起坎儿井,新疆民谣与谚语里满是浪漫与诗意。

美的历程是血汗,诗意背后是艰辛,坎儿井更是新疆人民从不向困难低头的性格写照,是新疆人民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没有孟姜女哭长城和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赏琼花的名气,坎儿井修建的艰辛却丝毫不逊色。

与动辄便有成千上万劳夫共同修建的万里长城与京杭大运河相比,挖暗渠就只能有一个人跪在冰水中,滚在泥巴里,弯腰曲背用镐开凿,还要把泥巴一趟一趟运出去。经常是早上下去,晚上出来,一干一整天都不吃饭。遇上天山融雪、冰水刺骨的时候,工人依然要工作,甚至为了方便还不穿衣服——这得多强大的忍耐力与信念感。

没有在长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与其在黑暗里咀嚼生命的困阻,不如就像这些拿起镐的勇士,做生命之中的主人,对于未来,怀有情怀与期待。

在西方人看来,《流浪地球2》里长达2500年的移山计划,即便放在科幻片里都如同天方夜谭。未曾想,新疆人民花费2000多年,用一镐又一镐凿出灌溉绿洲的“生命之源”,时至今日依旧生生不息。它让一汩又一汩水得以告别雪岭、淌过旱海、晒足暖阳,奔涌到田野,浇灌着农作物,硬是把沙海变绿洲,酿出了“心里的甜”,润泽着数以万计的吐鲁番人民。

这里的人儿是如此幸运,能把最高、最低,最冷、最热,最荒凉极致又绿意溢透的地方,同时置于这方天空之下。

淙淙流响,潺潺湲湲,给沙漠留下了青绿的润泽,为生活滋出了瓜果的甜蜜

人人都知道新疆吐鲁番的葡萄甜到心坎,是因为就像艾热在节目里介绍的那样,这里葡萄所含的糖度必须必须达到16度以上才能采摘。

人人都知道新疆吐鲁番的葡萄之所以能够这么甜,是因为就像唐九洲在节目里给全国观众上地理课所说的那样,“当地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但能够让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6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000多毫米,堪称中国最干旱地区的吐鲁番瓜果飘香,甚至成为享誉全国乃至世界“水果之乡”的幕后功臣,正是这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伟大工程的坎儿井。

古往今来,坎儿井涓涓流动的是历史的尘埃,更是希望与生命,“坎儿井和坎儿井水就是生命,就是生命之源”,碱滩村党支部书记徐斌语言里的铿锵坚定,一如那凿开坎儿井里千年不化顽石的刻刀。

2000多年以来,正是坎儿井源源不断地将天山雪水从高山之地通过竖井、暗渠运送到荒漠戈壁之上,使得一片荒漠盆地就此成为新疆地区的绿洲之城,孕育出吐鲁番如玉般的葡萄和甘甜的瓜果,也滋养了新疆人民载歌载舞的生活。

2000多年以来,正是坎儿井静静在山岭地底流淌,让沙海变桑田,让荒漠变村庄,让吐鲁番成为各民族繁衍生息的家园。各种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多姿多彩的文明在这里齐聚一堂,共同把“甜如蜜”的生活过上。

就像只管播种的农民,把收获的事情交给土地。这片土地上人民世世代代的守拙,终究换来了涌泉的回报。

锣鼓响、琴声扬,坎儿井边石榴花开,幸福日子把歌来唱

从前,坎儿井就是水利灌溉系统;如今,坎儿井更是一个生活场景,一种文化景观与文化空间,真实映射着新疆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模样。

在《万里走单骑》节目的镜头里,就有不少围着明渠修建的广场,广场上来自各族的百姓共同起舞,欢歌笑语,他们互相交流,共度、共创、共话热气腾腾的日子;在田间地头,他们共享坎儿井的润泽,共同繁衍生息,安居乐业。

这里的人儿是如此坚强乐观,他们选择挖出来一条坎儿井,围成一小片绿洲,在其中起舞,歌唱生活,在最艰辛的环境里依旧认真生活。

吐鲁番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坎儿井这一伟大的创造,便是通过各民族的齐心协力,共同凿出了暖人心脾的清甜。而后共饮一井水、共垦一方土。

至今流传的新疆歌谣“小水滴,一颗颗,汇成坎儿井,千年不干涸;新疆人,一个个,相亲是一家,和谐好生活。” 唱的正是新疆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美好景象。

如果你到新疆,就一定要跟着《万里走单骑》镜头所到之处,亲身体验新疆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切感受这里的民族团结精神正如吐鲁番头上的骄阳,照耀着每一片红似火的土地;也如坎儿井里的清泉,滋润着每一个当地百姓。

0 阅读:7

纳兰惊梦

简介:影评人、剧评人,专栏作者,影视行业观察者,电视节目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