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美军“尼尔斯行动”得手,救出威恩莱特。

追寻一下历史 2024-05-04 20:18:58

中国满洲,四平。

因为天上无月,夜便黑得格外深。

四平日军监狱里,灯火几乎全部熄灭,只有一页小窗,还执拗地透射出昏黄的光束。

这是东城战俘营里一间普通的牢房,一张窄窄的木板床挤在墙角,贴墙摆着一桌一椅,铁栅栏窗下放着带盖的便桶,房正中悬着一只瓦数极小的灯炮,一个头发卷曲,隆鼻深目,身体瘦长的人,蜷曲在小桌前,头几乎贴近桌面,费力地在一个小本上写着什么。

能够不住大号,不睡通铺,夜晚拥有自由的灯光,这在战俘营里,肯定是一个特殊人物。

他便是美军原太平洋部队副司令,麦克阿瑟的副帅威恩莱特中将。

威恩莱特将军在克列几多要塞失陷后被俘,已经3年多了。这期间,他先后被秘密地关押过4个地方,直到3个月前,他才从本土被空运到这个秘密监狱。威恩莱特将军出身名门,毕业于美国堪萨斯州的利文沃思堡步骑兵学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军色当的一连串战斗中,他统率自己的团队,指挥若定,所向披靡,屡立战功,从而奠定了他在陆军中的地位。

监狱中的生活显然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他的金黄色头发大部变成了灰白色,三合面窝头加咸菜的恶劣伙食萎缩了他原本富有弹性的肌肉。由于营养不良,他得了大骨节病,弯曲的手指再也无法伸直。

最痛苦的还是来自精神的折磨。他思念远在大洋彼岸的老母、妻子和儿女,却无法投递信件,沟通信息。他唯一的权利,便是夜晚独自撰写日记。这1000多个日日夜夜,他已经写了厚厚的3本。他不知道这些狱中的感受和见闻能否重见天日,他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再写多久。

窗外传来日本人换岗的口令声和枪械拨动的声音。

威恩莱特将军以其特有的军人的敏感,觉察出最近一段的战事肯定对日本人不妙。夜深人静时,常常能听到远处隐隐的爆炸声。看守监狱的卫兵更换得越来越频繁。富有军事素养、年轻体壮的士兵都见不到了,替代他们的是一些唇上刚长出绒毛的新兵。

他们还都是些孩子。

威恩莱特站在窗前向夜空凝望,静听那越来越近的炮声。

是美国军队打过来了吗?

他苦笑着自嘲地摇摇头。他忘不了巴丹岛上的血战。美国军队太松散,太娇贵了,高额的薪俸和悠闲的生活只能招募到大量服役的士兵,却无法缔造一支真正的军队。一次大战后的美国军队过得太舒适了,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会再次经历战争。

这是中国人在进攻吗?他不太相信中国人的作战能力。中国高级指挥官的致命弱点是软弱,尤其是他们的总司令蒋介石,只知道用众多的军队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全然不懂得用胜利来塑造自己的形象。

会是苏联人吗?他们肯定还在欧洲陷入血战,不可能抽调兵力来开辟远东战场的。

威恩莱特想得头痛,他估不透这越来越响的炮声带给自己的是生的希望还是死的祈祷。

他释然了,他把自己的命运完全交给上帝去安排。

他准备睡了。

夜空里,几只巨大的黑鸟飞临四平市上空。几十只降落伞摇晃着飘落下来。有的落在了房顶,有的挂在了树上,有的直接落进居民的庭院。就像夏天里冒出来的大朵大朵的雪花,静悄悄地落到地上,片刻间就融化了。哈斯勒和3个特别行动组长凑在一起,借着手电筒的微光,确定了站立位置和监狱的方位后,哈斯勒简短地说:“离飞机投弹还有半小时,按照原定计划,一组进攻监狱正门,二组从东墙突入,我带三组化装进去。记住,我们的任务是救人,行动要迅速、果断。看到三束红色火焰弹,立刻撤出战斗,到城西小树林集结。明白了吗?”

3位行动组长和少校互击了一下手掌,各自分头行动了。

四平日军监狱长松田一中佐晚饭多喝了一点酒,很早就睡了。夜11点钟,他突然被电话铃声惊醒。电话是由军务部井村少佐打来的,他通知明日凌晨,他将带一架直升机把威恩莱特将军接走,让他们提前有所准备。

松田慌忙下床,披上军衣,准备去通知将军一下,突然,四周响起了巨大的爆炸声,火光映红了夜空。有几颗炸弹投到了居民区,房屋燃烧得“哔啪”做响。人们从睡梦中醒来,顿时,大人孩子的呼喊声,警报发出的鸣叫声,炸弹爆裂的轰响声,混杂融合成一片。

“空袭,俄国人的飞机。”这个念头首先钻进松田的脑海。

他飞步跑到警卫队,想让他们立即起身。没想到监狱门被轰然炸毁,十几个高大、彪悍的汉子手持冲锋枪,一路横扫着冲了进来。

“有人要劫狱。”松田这才明白过来,额头上顿时冒出一层冷汗。他掏出手枪,躲在一棵树后,一边射击,一边向着卫队的住所方向大声吼喊,催促他们迅速进行抵抗。

威恩莱特听到响声,赶紧披上囚服,站到窗前,透过铁窗向四外察看。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可以确定,监狱里爆发了战斗。

一列身着日军服装的巡逻队跑了过来,哨兵刚想问什么,一柄锋利的刀刃刺进了他的心脏。哨兵惊怔地瞪圆了眼睛,在倒下去之前,惶惑地咕噜了几声。监狱厚重的铁门被砸开,有人冲进了监狱的大院。子弹拖着火光,在空中飞来飞去。攸明攸灭的爆炸火团里,晃动着射击。搏杀的人影。

威恩莱特虽然沉稳得立在原地未动,心脏却紧张得似乎停止了跳动。

如果有一颗子弹飞过来,如果一颗手榴弹误投进牢房,如果蔓延的大火烧着了这间囚室,如果。·····

这是等待命运之神判决的一刻,他看到了死神。

黑暗中,一个粗壮的身影敏捷地跑了过来,扔掉头上日军的大檐帽,原地一个标准的美式敬礼。

“报告将军,哈斯勒少校奉麦克阿瑟将军之命,前来接你回国。”

威恩莱特不认识哈斯勒,但却记得麦克阿瑟,他不会忘记坚守克列几多要塞的那些日日夜夜,不会忘记那个水雾迷蒙的夜晚,他目送麦克阿瑟乘坐汽艇,狼狈逃生的情景。他把自己抛弃了。

在被俘的日子里,威恩莱特时时刻刻都在诅咒这个名字,所有的忌恨、屈辱、羞恼、愧疚等不健康的情感,都与这个名字有关。

如今,面对哈斯勒的一声报告,他往昔的仇恨堤坝垮了,种种不快都骤然消失了。“道格,你还记得我!······”威恩莱特的眼眸中立刻盈满感激的泪水。

“将军,快跟我走!”哈斯勒一挥手,两个特行队员半扶半架地带着威恩莱特离开了牢房。

哈斯勒最后离开时,将两个高爆手雷丢进屋里。

屋外,两个战斗小组正与日军看守部队激战。日军的反抗出乎预料地顽强。几个碉堡居高临下的交叉火力,压得特行队员抬不起头来。

哈斯勒迅速衡量了一下敌我态势,日军情况不明,仓促还击,突围并不困难。

难的是必须绝对保证将军的安全。如果将军不能全身撤出,这次行动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哈斯勒决定采取最保险的方案,他掏出信号枪,连续向空中射出三发红色火焰弹。火花在空中爆裂开来,如同节日欢庆的礼花。

正在指挥战斗的松田看到了这一幕,他只知道这是一种信号,却弄不懂其中的意义。

3分钟后,一架直升机飞临上空,根据信号的方位,高高地抛出了软梯。“快,将军,抓住绳梯,爬上去。”

威恩莱特觉出腿在打颤,手虽然抓住了梯绳,脚却连连踩空。

日军发现情况有异,射击火力开始向这边转移。

“加强火力掩护,”哈斯勒命令两个特行队员一左一右抓住梯绳,用肩膀托住将军的脚。

“将军,回去替我向元帅问好!”哈斯勒在黑暗里伸出表示胜利的中指和食指。

松田借着火光,隐隐看到了威恩莱特的身影,这才弄明白这群美国人的行动目的,不禁骇然,美国人的飞机离这儿几千里,他们是怎么飞过来的?

“快,打天上的飞机,快开火!”

松田仰望着夜空,拚命地喊叫。

直升机带着巨大的轰鸣,眨眼间便从夜空里消失了身影。渐渐地,飞机引擎的声音越来越小,终于被淹没在地面爆裂的枪声中。

“巴格,一定要抓住他们。”恼羞成怒的松田拔出指挥刀,挥舞着命令部队发起冲击。

哈斯勒看看飞机已经远去,便下达了撤退的命令。特行队员几乎同时扔出十几个高爆手雷,在浓重的烟雾中撤离了战场。

巨大的火团熄灭了,枪声也渐渐稀疏下来。松田仔细察看了一遍俘虏。美军的几名校级军官还在,独独少了威恩莱特。威恩莱特的囚室已经坍塌了,清理废墟时,只找到了几本未烧尽的将军的日记。

松田自感罪责难逃,于17日凌晨4时许拔枪自杀。

二次大战中,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特别行动队显示出神奇的力量,1943年9月,意大利魁首墨索里尼被德军伞兵小分队在阿布鲁齐山脉大萨索峰顶皇庄宾馆救出。1945年8月16日,威恩莱特将军在中国四平日军监狱被劫,二者可谓是异曲同工的杰作。战后,这种功能和性质的小分队已为各国所重视。

半小时后,哈斯勒已经乘坐着直升机返回了。

临近日本海上空时,哈斯勒打开了报话机。“麦克阿瑟将军吗?我是哈斯勒。‘尼尔斯行动’顺利完成,威恩莱特将军同机安全返回。”

“好样的,哈斯勒,我现在就晋升你的职务,由少校晋升为永久中校,领上校衔兼特别行动队队长。哈斯勒,你是我的骄傲,我感激你。现在,我想和威恩莱特将军通话。”座舱里,威恩莱特百感交集地拿起话筒。1000多个日夜独居的牢笼生活,他的语言似乎生疏了。

“亨利,是你吗?”话筒里传来麦克的声音。

“道格,是我,威恩莱特,我还活着,这是奇迹,真了不起,是你创造的,道格·····. ”

“亨利,如果换成我,你也会这样做的,不是吗!好了,等你着陆的时候,你会品尝到最名贵的酒,还有你最喜欢吃的烤鹅······”

威恩莱特凝噎无语。

麦克阿瑟在美国众多的高级将领中,恃才傲物,目空一切,是受世人诋毁、贬辱最甚的一位。尤其是他后来在朝鲜战场上同中国的彭德怀元帅对阵,连败4仗,最后被杜鲁门总统撤销一切职务的结局,更使他成为一位狂妄自大,恃功傲上的反面典型。其实,麦克并非一无所取,且不说他创造的那些辉煌战例,他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对部下的功绩乐意使用美好而又感情色彩鲜明的赞词,并且对战功卓著的部属常常给予令世人瞠目结舌的擢升和重用。

麦克阿瑟做为二次大战中的一代名将,连同他杰出的指挥才能,创造的辉煌战例,以及永受世人嘲讽的失败,都已成为了历史。

然而,对于今天的将领,以及渴望成为将军的人来说,麦克阿瑟则永远是一面镜子。

1 阅读:10

追寻一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