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说清当前流行的非瘟毒株与临床症状

猪哥技术 2024-04-14 05:40:12

非瘟病毒在我国的毒株演化过程:

1:2018年:II型毒株(野毒)

2:2019~2021年:II型毒株(野毒)、基因缺失株、自然变异株、自然弱毒株3:2022至今:II型毒株(野毒)、基因缺失株、自然变异株、自然弱毒株、混合感染毒株、越南毒株。

按流行毒株及临产症状来区分,主要分为两个时间阶段,分别是2020年以前和2020年以后,在2020年以前,致死率解决100%,症状明显,病程进程快,这就为拔牙创造了有利条件,有人说II型毒株传播速度快,也有人说II型传播速度慢,各有各的道理,其实不管快也好慢也罢,全在发现的时机上面,有的人猪拱料不吃目光闪烁就开始拔牙,有的人已经完全发红目光呆滞了还在考虑是不是非瘟要不要拔牙,这肯定是不一样的,不可否认的是,那个时代小心一点认真点拔牙,是具备成功率的,但是这几年为啥拔牙基本不见成功呢?主要的原因还是在毒株的改变上面。

在2023年期间,弱毒株风扫残云般的席卷了中部地区,流行传播速度之快,死淘率之高,拔牙成功率之低和2018年的2型强毒株相比较,有着明显的区别,原本拔牙的两大法宝一起失效了,一个就是症状不明显了,等到有感觉的时候往往传播一大片了不具备拔牙的条件了,再就是实验室不容易检测出来了,以前只要全场悬挂棉绳,自由咬一咬,一检测,基本可以精准锁定哪一栏舍有问题,现在是单独检测唾液,咽拭子,尾根血,都有可能查不到病毒,三种样品混合检才能取得比较高的成功率,解剖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也可以互相印证,但是解剖又不具备太高的可行性。

这一轮的病毒传播特点,网上总结的是,症状不明显,传播速度快,拔牙困难,这三点的话我个人是对传播速度快这点不认同的,其实也不是什么传播速度快,只是症状不明显,早期没法甄别,一旦扩散到了后期症状明显了后,往往传播范围已经比较广了,所以会产生传播速度快的错误认知,理论上伴随着症状的不明显,传播速度应该更慢才对,不该更快的,所以这点我个人的观点还是跟主流学界的有所不同。

不过有一点需要重视的是,这次的病毒传播途径开始出现了跟2020年以前截然不同的情况,2020年以前,确定是人车料物资等与猪群接触导致的,虽然有人主张空气传播论,扬尘传播论,这就有点玄幻,不是主流认知。

但是弱毒株,传播途径是存疑的,单纯用人车料物资的接触性去解释是解释不通的,比较能够解释的推论偏向于病毒载量论,由于缺乏明显的症状,病程时间变长,导致环境中存在大量的非瘟病毒,这个病毒载量不算太高,但是具备致病性,正常猪群健康的前提下或许没有问题,一旦猪群健康度出现了波动,很容易诱发非瘟。

最后说一下弱毒株

除了上述的强毒株外,其它几种毒株,毒力相对弱化。但是弱毒株在不同的病毒载量下,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1:弱毒株高病毒载量可导致:亚急性,慢性和部分死亡。

2:弱毒株低病毒载量可导致:持续感染,慢性病程和临床症状不明显、间歇性排毒。

3:弱毒株不管是高载量还是低载量,都有三个相同点:

a:水平传播能力更强。

b:临床症状隐蔽性更强。

c:早期发现诊断更难。

4:ASFV毒株病毒复制储存器脏:

a:脾脏b:淋巴结(肝门淋巴结,胃门淋巴结等)c:血液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我是猪哥靓,和大家共同交流沟通生猪养殖行业的各种信息,不卖兽药不营销,诚交各位养殖同行,我们养殖群里见。

0 阅读:6

猪哥技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