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为何能出任新四军军长?毛主席一开始不放心,要两人做担保

追梦的年 2024-06-11 23:39:39

在我党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是“党指挥枪”,这也是人民军队与旧军队最大的一点不同。

不过在国共合作抗日时,有道人事任命却有些特殊,即让叶挺出任了新四军军长,成为人民军队一支主力的军事主官。为何说特殊呢?

虽然叶挺早年对军队贡献大,在1927年的南昌起义、广州起义都是重要指挥者,但他在莫斯科受批评后就一气之下脱党了,算起来已辗转近十年。

并非党员,还能当上军长,这个情况真不多见。其实毛主席最初也很警惕,犹豫了很久,是两人做出担保后,毛主席才点头同意的。这背后,经历了多方的博弈与妥协。

新四军不同于八路军

由于国民党的疯狂“围剿”,红军主力被迫进行长征,经过艰辛的转战,最终三大主力会师于延安,这是八路军的前身。

而主力离开根据地时,仍有一部分兵力留守,他们分散发展、隐蔽生存,在南方八省进行了三年游击战争,这是新四军的前身。

国民政府对北方的掌控力很弱,虽名义上实现了统一,但实际还是军阀林立,能闹出“西安事变”就很能说明问题。

而南方是蒋介石统治的核心区域,他不愿让一支不听自己命令的武装在此稳固发展。

所以,北方八路军的几个师的师长,老蒋并没有过多纠缠,倒是新四军军长人选,他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松口。

他更希望这支新成立的共产党武装,能逐渐被国民党消化掌控。

因此蒋介石提出原红军的一应高层领导主动离开新四军,让土木嫡系将领陈诚,或北伐名将张发奎担任新四军军长。

这个做法,我党肯定是不同意的,“四一二”主动放下枪的教训太深,以斗争求来的团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团结。

双方为此反复讨论,僵持不下。陈诚、张发奎这两个得老蒋属意的人选倒很知趣,明白自己去新四军,就是被架在火上烤。

所以二人商议过后,又找到了李济深联名举荐了一个人——叶挺。

为何会是叶挺?

陈诚、李济深、张发奎每个都是国民党中的大佬,尤其是陈诚,他有着“小委员长”之称,绝对是蒋介石的亲信。为何一个不在国民党阵营里的叶挺,能得到他的推荐呢?

一来叶挺早期在国民党的地位也很高,他1919年就进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粤军并加入国民党,1921年又成为广州总统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另外两个营长分别为薛岳、张发奎)。

他在国军高层中熟人多,大家也都愿意卖他面子,将来工作就好开展一些;

二来叶挺广州起义没多久便脱离共产党,从此没有固定势力根基。到新四军成立时,他已经脱党近十年,在陈诚等人看来,让叶挺当军长,至少比共产党指定的人威胁小。

这项人事提议,蒋介石思考过后同意了,周恩来前去谈判时也同意了。

毕竟再僵持下去,对抗日大业没好处,虽然叶挺是脱党了,但他没有叛变投敌,纯属内心有情绪,且他还是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的重要领导人,合作过,比较可靠。

因此,周恩来就将情况汇报回延安,让毛主席定夺。相对来说,主席对叶挺是较为陌生的,两人几乎没有交集。

主席又是一个非常看重党性的人,闹个脾气就离队,那将来是不是还会这样?所以主席没有第一时间给出答复。

1937年10月8日,在南京谈判的叶剑英、董必武、博古联名致电主席:

恩来第一次在沪曾和他提出这个办法,故他才敢活动。现蒋已委任他为新编第四军军长,拨发五万活动费。如我们不赞成,他仍可辞职。

从这封电报中我们能了解几个信息,一是叶挺已经被名义上的全国领袖蒋介石委任为新四军军长,并且老蒋看在叶挺的面子上,很快就拨发军饷。

二是叶挺对组织很尊敬,只要延安不同意,他立马辞职。这话里话外都是希望毛主席能够点头,否则换个人来国民党就没那么好说话。

10月30日,毛主席终于回复,他与张闻天联名发电文:

集中五分之三为一军,以叶挺为军长(待考虑),项英为副军长,陈毅或刘英为参谋长,反对国民党再插手任何人...

主席还强调,如果要叶挺担任军长,需叶剑英、博古做担保再做决定。

如何解开背后的疑虑?

主席如此慎重完全可以理解,除了上述脱党带来的隐患外,还要考虑蒋介石提前下达任命的背后,是否有阴谋。

新四军作为我党的武装力量,又距离中央甚远、难以获得支援,如果没有一个信得过的人领导,那不等同于送到国民党口中?

万一这军长跟国民党暗中有联络,新四军就会被带偏,届时真成了国民党嘴边的肉。所以,主席这个态度特别正常,也是政治家应该考虑的。

而在南京的几人看到电报后也感觉兹事体大,谁能负责?谁负得起这个责?最后,问题还是抛回到了毛主席这里。

主席思考过后,决定邀叶挺到延安一叙,也算是做个面对面的考察。

如果心怀鬼胎,肯定不敢前往,但叶挺非常坦荡,于1937年11月抵达延安。主席和他虽然神交已久,但这是首次深入沟通。

通过叶挺之口,主席了解到他以往的经历,还有被批评的局面、脱党的原因等等,仔细想来,这也不能完全怪他。

主席还特别询问了叶挺跟蒋介石的关系,叶挺也是回答得很直接,没有丝毫遮掩,表示跟老蒋并无私情,只是昔日同在孙先生麾下工作时有过接触。

这些话以及叶挺直来直往的性格,让主席心中大定,后又通过情报系统印证了真实性,便打消了疑虑,同意让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

往后的几年里,叶挺都在新四军工作,奈何在1941年遭遇皖南事变,又有了一段波折。到1946年,他好不容易重获自由,可惜遇上空难。他那么高的起点啊,实在太可惜了。

3 阅读: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