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战役:国民党军队战前叫嚣“五天下邯郸,十天打到石家庄”

浮沉聊历史 2024-03-20 05:36:27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早就势同水火的国共两军很快便大打出手,内战的阴云再度笼罩着中国这片土地。在华北地区,国民党军队为扼制解放区的扩大和打通铁路交通线,派出大量军队进入解放区,因此爆发了上党战役和邯郸战役,本系列谈的就是其中的邯郸战役。

日军于1943年7月发动的“太行作战”(意图消灭位于太行山南部的国民党第24集团军和八路军),此战彻底打垮了在黄河以北游击作战的国民党正规军。自此以后黄河以北再无国民党正规军的立足点,而我党的武装则日益强大。

到日本投降前后,华北的日军只能龟缩在重要城镇和交通线附近,面对八路军的反攻毫无还手之力。当日本突然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远在晋陕交界处和河南西部的国民党军队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开赴华北接受日军投降。在这个空档期,国民党军队一方面积极调兵遣将开赴华北,一方面命令日军和伪军在国民党军队到来前不能放下武器投降八路军。

在山西方面,蒋介石授权阎锡山的部队负责接受日军投降,河北、山东、北平和天津则由国民党第十一战区(1945年8月1日奉命成立)的部队负责接收。

第11战区司令长官为西北军将领孙连仲,当时该战区的长官部还在西安,所属部队也是分散在各地。第30军(军长鲁崇义)、第32军(军长唐永良)、第40军(军长马法五)、新编第8军(军长高树勋),第30军和第32军原隶属于第六战区,此时还远在湖北西部,第40军和新编第8军则在河南西部。

蒋介石之所以让西北军将领孙连仲担任第十一战区总司令,主要是出于以下几点考虑:1、当时的伪华北治安军总司令门致中出身于西北军,孙连仲和门致中两人也有一定的私人交情,可以更好的收编华北地区的伪军部队。2、华北地区形势复杂,共产党军队的势力强大,需要地方杂牌军打头阵。一旦双方交火有所损失,蒋介石的中央军可以坐收渔翁之利,让孙连仲带的都是地方杂牌部队。第30军为孙连仲的基本部队,第40军和新编第8军也是西北军部队、第32军则是脱胎于晋绥军的中央军旁系部队。

不过仅仅依靠这些杂牌军,根本无力掌控整个华北地区。为此蒋介石又将胡宗南集团的第34集团军(下辖第3军、第16军)划入第十一战区,第62军、第92军和第94军等部则分别经过空运和海运部署到平津地区,这些部队在抵达后也统一由孙连仲指挥。

在日本投降后,蒋介石授予第十一战区的首要任务就是打通平汉、津浦两条交通运输线。由孙连仲直接指挥的第30军、第40军和新编第8军用于打通平汉线,第32军用于打通津浦线,全军在河南新乡集结待命。

在第30军、第40军和新编第8军在北上前,第十一战区的情报人员曾给孙连仲了一个极其含糊的报告:晋冀鲁豫军区正规军约万余驻扎在大名一带,太行军区宋任穷所部约3000余人驻长治、武安、涉县一带,陈赓所部2000多人似在邯郸一带,林县有八路军武装集结,小部武装常在安阳以西地区活动,由新乡至安阳的铁路已被破坏,安阳至石家庄的铁路亦被拆毁,沿线居民稀少,情报人员派出困难。

这个错误百出的情报,再次充分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在情报收集工作上的无能,连对手大概兵力有多少都没有搞清楚。上党战役结束后,晋冀鲁豫军区以冀鲁豫、冀南、太行和太岳军区主力部队组建了4个纵队,每个纵队有1.2万人至1.4万人左右,此外还有大量的地方武装配合正规军作战。

孙连仲认为自己拥有的这3个军正规部队都是在抗日战场上拼杀出来的,根本瞧不起共产党的军队。听完报告后,轻蔑地说道:“平汉路上的几个土八路有什么大不了的!日本鬼子那么凶,还被我们打得落花流水。

不过孙连仲确实有骄傲的资本,他他的基本部队第30军是一支抗日铁军,在台儿庄一战中名声大噪,先后参加过徐州会战、武汉会战、39年冬季攻势、枣宜会战、豫南会战、鄂西会战等大型会战,屡立战功。此时该军下辖第27师、第31师和第67师,其中第27师有部分美械装备,是3个军中兵员最充实、装备最好的1个军。

马法五的第40军也是一支久经战阵的老杂牌部队,该军凭借着在战场上的良好表现和顽强的生命力,一直都能够保住部队番号,没有被中央军吞并。在抗日战争中,第40军既能打阵地战,也能在敌后打游击战,曾是第24集团军下辖的部队。此时该军下辖第39师和第106师,其中以第106师的战斗力最为强悍,师长李振清被日军称作“李铁头”,是我军在邯郸之战中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而剩下高树勋的新编第8军不仅装备差,人员少,战斗力弱,队伍里还隐藏了不少我党的地下工作者,是一颗随时可能被引爆的定时炸弹,为国民党军队在邯郸之战的惨败埋下了伏笔,此时该军下辖新编第6师和暂编第29师。

时任第十一战区参谋长的宋肯堂在临出发前,虽然他还对情报人员说:“这回大军北上,情报灵不灵通,关系很大,无论是对内对外。”但对于情报四处漏风,睁眼瞎一下的国民党军队来说,这话说了和没说一下。北上的国民党军队叫嚣“五天下邯郸,十天打到石家庄”,不可一世,而我军则在掌握国民党军队准备北上的确切情报后,积极备战严阵以待。

0 阅读:3

浮沉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