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一家人睡在一个蒙古包里,新婚夫妇怎么办?当地人道出了实情

徐徐侃历史 2024-06-04 18:16:36

时代的不同,很多生活习惯以及习惯也会有所改变。比如六七十年代,因为经济条件比较差,那时一大家子多口人都会睡在同一个炕上。

时至如今,人们经济条件有所增长,并且在思想上也有所转变,更加注重个人隐私。

因此哪怕是一家四口住在一个屋子里,却也是分开不同了房间住的。

只是不知道蒙古人是否还是一家人睡在同一个蒙古包里,如果结婚之后新婚夫妇又该如何?看看当地人是怎么说的吧!

一、居住模式变化

一位蒙古老者表示,虽然如今我们依然会一家人相聚在蒙古包里,不过因为接受了更新的思想之后,一些传统的思想也在有所转变当中。

以往生活在蒙古地区的游牧民族,一家人确实都会睡在同一个蒙古包里,不过随着近几十年的思想改变,以及习性也有所不同。

他们逐渐将传统的旧思想给剔除了一些,反而与汉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居住模式靠拢了。

用老者的话来说,如今虽然表面上看上去依然是一家人,睡在一起,事实上也如汉族人一般,都是父母为了照顾未成年人才会住在一起的。

已经很少有一大家子住在一个蒙古包里了,可想而知蒙古族在这方面,也是跟随着时代进步的。

如果家中孩子已经成年,但是还没有结业,依然可以睡在父母的蒙古包里,一旦成家立业,那么就需要搬出去住了。

从这样的居住模式变化能够看出来,这么多年蒙古文化也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在某些习俗上多少都可以找到汉文化的影子。

事实上,随着很多蒙古人都逐渐向着大城市转移,城市人口开始增加,而农村人口减少到了一定程度,其中体现最明显的就是游牧民族。

这是一个专门以放牧为生的团体,他们就是我们如今经常看到的住在蒙古包的存在,而除了游牧民族之外,其他蒙古人早已经摒弃了驻蒙古包的这种习俗。

因此我们以上所说的居住模式的变化,所说的也只是游牧民族的习俗!

二、新婚夫妇如何住

刚刚结婚的新婚夫妇在居住上,根本就不用担心。

并且如今的蒙古族与几十年前也是有所不同,他们并不会要求新媳妇儿或女婿非得跟家人一起住。

通常蒙古族的男女,在结婚那一刻会由男性搭建一个新的蒙古包,或者是由女方家人送他们一个搭建好的蒙古包。

这意味着他们在结婚之后,就会搬到这个蒙古包当中去居住。

新婚夫妇在婚后自然是以自己的小家为主,既有自己的隐私,又避免了继续父母一起住的尴尬。

不过通常情况下,新婚夫妇的蒙古包,并不会距离父母家太远。以避免以后有日常聚会或者是什么活动,无法聚在一起。

可想而知现如今的游牧民族在住所上还是特别人性化的,可惜的是真正愿意在草原上住的人却并不多了。

通常会在草原上居住的大多都是游牧民族,如果没有放牧需求,那么即使同是蒙古人,也可能会住在楼房,这也导致包等数量急剧减少。

三、蒙古包的排外性

只有接触到了蒙古族人,才知道提示蒙古包是具有一定的排外性的。

当地人确实特别热情,就是因为他们非常好客,并且他们也会在自己的蒙古包的中热情地接待这些客人,这也是蒙古族的风俗之一。

之所以说蒙古包具有一定的排外性,是因为在游牧民族的人看来,蒙古包只是为了与客人聚会的地方。

吃喝玩乐进行之后,通常主人家并不会留他们在自己的蒙古包过夜。

并且之前聚会的地方也是那种专门不留客的大蒙古包,只有这种很大的蒙古包,才是用来吃饭和聚会的。

居住的则是小蒙古包,并不会在家留宿陌生人。

四、蒙古包与房子的共通性

蒙古包的建筑结构是为了适合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与房子的共通性也是很大的。

就像我们到大城市打工会需要租房子住,蒙古包也是可以被租出去的。

游牧民族也有家庭更加富裕,因此他们会搭建不止一个蒙古包。

其中一个用来一家人住,剩余的就会选择租出去,很多人会选择到蒙古进行游玩赏景。

他们到了游牧民族的领地之后,会受到对方的热烈欢迎以及热情的款待。

除了欢聚一堂之外,游牧民族还会给他们介绍有关于蒙古包的优势。

然后就会以租住的方式将蒙古包租给游客,既可以赚取一笔费用,同时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对于游客们来说,体验一下游牧民族的生活是非常愉快的事!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从一些影视作品当中看到,十多个蒙古人欢聚在同一个蒙古包中,就下意识的认为他们晚上都会住在一起,这只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因为他们所欢聚在的蒙古包通常都是大型的,专门用来吃饭聚会欢乐庆祝的地方。

真正到休息的时候,还是会相携回到自己的蒙古包当中。

如果有客人的话,他们会为客人准备一个没人住的蒙古包,这也算他们的待客之道。

同时也是深受外地游客所喜欢的地方,毕竟这可是有着浓浓的游牧民族风俗的习惯。

五、蒙古包的介绍

非蒙古族的人对于蒙古包的这种建筑,既好奇又感到想要了解。

甚至不明白蒙古包是如何搭建而成的,其实这种建筑与我们如今的帐篷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

甚至可以这样说,现在的帐篷搭建就是出自于蒙古包的搭建方式,作为蒙古游牧民族的标志。

蒙古包是特别独特的存在,表面看起来并不起眼,内部有着特别宽敞的空间。

非常难得的是在蒙古包当中,还可以做到良好的采光以及通风。

毕竟对于房子来说,这两点要求是必备的选择,否则的话即使房子再宽敞坚固,也难以让人住的舒服。

游牧民族在搭建蒙古包的时候,也是通过了多方尝试,才最终确认了如今蒙古包的特殊建筑结构。

这既可以符合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又可以让他们有更好的休息环境。

蒙古包的搭建方式其实并不复杂,通过柳木组成硬圈,再利用毛毡将其挞定一下。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可以让毛毡卷起来,如此将其固定在地上,就搭建成了。

并且蒙古包的材料无论是柳木、还是毛毡都是可以运载的,特别的方便。

建造新的蒙古包,无论是为了儿女居住,还是为了租出去招揽客人,只需要备足足够的建造材料,就可以满足这种种需求。

因此才有了游牧民族越来越与现代文化习性所融合的结果,对他们来说如今的经济条件并不差,完全可以负担!

六、蒙古包的优势与用途

现如今,蒙古族的大部分人都选择住上了楼房,但毕竟在草原上,牧牛牧羊的游牧民族依然选择居住蒙古包也是有原因的。

这同时也是蒙古包的真正用途以及优势,我们要说说游牧民族的特性,那就是他们为了牧牛羊,通常并不会固定在一片草原上。

经常会去到很远的地方,即使游牧民族的人体力比较好,却也无法顶得住。

长途跋涉驱赶牛羊的累,因此当他们在更换牧羊场所的时候,就会将搭建蒙古包的材料给带上。

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去搭建房子,如果是在草地上直接搭建木房子或者砖房子的话,显然就会对草原造成伤害。

同时木房子冬季并不保暖,二者也无法进行迁移。

在建造的过程当中还会费很多时间与金钱,这并不是游牧民族愿意看到的,因此这个时候蒙古包的搭建就成了他们的首选。

首先蒙古包搭建的材料并不复杂,也不难得到,其实对他们这种牧羊牧牛的人来说,毛毡更是不怎么值钱,搭建方便,将其拆掉也并不难。

可以任意换地方进行搭建,这才是为什么蒙古包与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特别匹配的原因。

搭建蒙古包既耗费的时间短,又不浪费资源,可谓是一举两得。

加上哪怕是游牧民族居住在蒙古包当中,时间久了,他们也会通过各种装饰来争取让自己居住的地方多姿多彩,这也就形成了独特的蒙古建筑文化特色。

结语

在如今,很多人都会将游牧民族以及蒙古族人区分开来。

并非是因为他们属于不同的民族,是因为他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基本上大部分的蒙古都选择搬到了城市,去靠其他的职业进行谋生。

只有游牧民的牛羊在草原上维持着,他们祖祖辈辈都不曾有所变化的放牧生活。

他们不仅有着强健的身体以及久远的生活习惯,还会过着骑马射箭的生活,还有人认为游牧民族的孩子连上学都是奔着骑马去的。

虽然这种说法有些太过狭隘,可是从另一个角度却也说明了,游牧民族的孩子都是从马背上走过来的,无论男女可能都会那么一手马技!

2 阅读:2729

徐徐侃历史

简介:谢谢你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