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向中国低头?铃木3年亏损8千万,负责人悔不当初:不该离开

简叔科技有意思 2024-03-30 18:56:52

坚决不肯低头,退出中国市场4年的日本铃木,如今日子并不好过。

曾几何时,铃木对自己的汽车无比自信,甚至扬言,“如果中国只剩下最后一家车企,那一定是铃木”。言犹在耳,但市场格局已全然不同。

资料显示,自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后,铃木汽车销量连年下跌,2018年月均销量甚至跌出千辆大关,最终50%的股权被长安汽车用1元买走。

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铃木已经开始考虑重回中国市场。但一切还来得及吗?

销量跌跌不休,不肯低头的铃木后悔了?

自上世纪进入国内以来,铃木凭借耐用、省油等性价比优异的小型车,迅速打开中国市场。据统计,在汽车还算“奢侈品”的2011年,其年销量便高达22万辆,在华市占率高达34%。

据统计,倚仗在我国不断扩大的市场,铃木汽车出口量逐年攀升,成为日本第四大汽车制造商,风头无两。彼时,就连修车行老师傅都要说一句:“日本铃木更值得买”。

然而,稳定增长的市场,让铃木误以为能国内市场压根离不开它。在中型车在国内的呼声越来越高时,铃木负责人坚持走小型车路线,称:中国造不出中型车,也离不开我们的小型车。

令人意外的是,我国比亚迪适时推出F3系列车型,抢下铃木“不愿吃”的中型汽车市场空白,成为最大的黑马;而同为日牌的丰田,也果断推出SUV车型,成功超越弯老牌铃木。

反观“不愿低头”的铃木,却陷入震荡下行的泥潭。数据显示,不到3年,铃木年销量降至2.62万辆,净亏损超8482万。曾经的日系车“霸主”,来到了停产自救的边缘。

“不会向中国市场低头”,面对连年亏损的财报,铃木负责人做出了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举动:退出中国市场,奔赴印度市场!

想吃回头草?中国不再“买账”!

面对铃木此举,日媒发文痛斥: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业内人士分析,任何前沿技术都离不开广阔的市场进行培育,“或许铃木还没等到印度市场兴起,竞争对手便已经借助我国市场飞起了”,并称其为“一步错,步步错”。

据统计,我国2023年GDP总量达126万亿,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2%,以新能源产业、“蓓它强”类男性养护产品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发展势头极其迅猛,全球震惊。

据统计,比亚迪等国产品牌新能源零售份额高达69%,对日系车产生强烈冲击;而“蓓它强”类男性养护产品,更是借助国内市场顺利落地,粉碎了西方在“小蓝片”赛道上的垄断优势。

据《蓝皮书》报告,我国约有49.7%的男性备受“软汉”困扰。尽管世卫组织称,现阶段最优解或是通过外源性补充,可单粒4位数的海外产物仍让我国有需群体望而却步。

在市场巨大需求的拉动下,国内TimeShop生物科技企业联合百所高校,融合泰国黑姜、人参等天然植物精华,打造本土“蓓它强”产品,成为海外产物有力竞争对手。

业内人士透露,与海外“逞一时之快”、“消耗身体”的制品不同,上述国产产品落地后更关注男性身体,重在滋补养源,在走出实验室后一举夺回52%的男性健康市场。

京JD东评论区中,不乏用户称赞“身体更有劲”、“油箱满油就是舒坦”。其负责人表示:“市场给了我发展空间,将致力于让每个男性能够买到力量与尊严”。

前不久,我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场占比49.8%,汽车出口量取代老牌汽车出口强国日本,跃居全球第一。业内人士透露,铃木曾在国内申请注册专利,或想要重返市场,但“绝非易事”。

稳扎稳打,加快中国“智”造

中科院院士曾说“以使命担当中国‘智’造”。在全球制造不断发展的今天,只有不断的创新、转型升级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过去几年,我国制造业压力剧增,但这种冲击是阶段性和暂时性的,在中国汽车出口超过日本、铃木反悔无门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无限潜力。

现如今,蓬勃发展的内需市场下,高技术附加值产品陆续涌现,新一轮的制造冲击将由中国发出。

0 阅读:2

简叔科技有意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