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在不同地区习俗差异有哪些?

半月仙人 2024-06-09 10:38:17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同时也是外出的游子们归乡团聚的日子,那么作为在地大物博的中国,各地区过端午是否有差异呢?

首先咱们来说一下口味。

北方人讲究吃枣粽子、豆沙粽子、八宝粽子(八宝粽子里面的八宝有多种配料,一般北方是燕麦,糯米,红枣,花生,桂圆,豆子,葡萄干、枸杞,也有放薏仁米、红豆、绿豆、果脯、山楂、青梅),北方食粽子讲究凉着吃。

而南方地区的粽子,多用箬竹包裹,形状多以三角形、火炬形、锥形、方形为主,外表玲珑别致,馅料也是丰富多样,鲜肉,火腿,腊肉,蛋黄等等。

潮汕地区的双拼粽更是独具一格,一半咸粽,一半甜粽,完美融合了两种口味。

从而也就形成了“南咸北甜”的说法。

另外有些地区,也会在端午节的时候打年糕吃。

而在习俗方面也是有所差异。

南方属于水区,也就是有水的地方比较多,赛龙舟也就成为了重头戏,尤其是在广东祭祖的节日,格外的认真。

其次江浙一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是指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雄黄酒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的黄酒代替雄黄酒)。

因为在历史上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都认定五月初五是恶月恶日,尤其是午时,也就是正午12点,是五毒出没的日子,是不可以出门的。

也就有了有些地区会在家门上贴上午时符,放艾草,驱邪避毒。

从科学角度上来讲,端午是在夏季时节,温度普遍较高,蛇虫鼠蚁这些东西是想找阴凉的地方躲藏起来,那人居住的住所是个不错的地方。

而在北方地区,因为北方多为平原,山区也没啥水,端午节当天在古代时候都是骑马出去郊游,另外一些北方地区在端午节这天常常举办赛马、射柳、打马球等活动。

在古代北方的地方官府都会邀请城中士大夫骑马至郊外,宴饮赋诗,纪念屈原,这种活动被称为“骑马踏柳吟诗”。

而在滇,川,藏地区,赛马会是端午节主要的传统。

融神山崇拜、踏青野宴、经贸交易、体育竞技、文娱游艺等活动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盛会。

赛马也是北方的主旋律,其次吃粽子挂艾叶这些都一样。

这也就有了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话,“南船北马”。

另外端午节北方是会吃绿豆糕,佩戴五彩绳,点雄黄酒。

南方是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为常;而北方端午节主要是佩香囊、印钟馗像、戴五色索,佩戴香囊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五色索也叫五色绳北方人端午辟邪的一种方式。将红黄蓝绿等各色丝线编在一起,戴在手腕和脚腕上,美观精致。

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南北方的习俗有很大差异,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正所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

每个传统节日的背后,都承载着一份对家人的祝福,也祝在看文章的大家阖家欢乐,平平安安端午安康。

1 阅读:20

半月仙人

简介:明星娱乐八卦,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