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临终,将宋美龄的手覆在蒋经国手上,蒋经国:儿当谨遵父命

历史典录 2023-08-18 09:49:00
前言

作为后妈的宋美龄,与继子蒋经国的关系是否真如外界传言的那么差?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婚礼,但大家都知道,其实蒋介石早在老家的时候就有了孩子,那就是蒋经国,所以,宋美龄是以蒋介石后妈的身份来嫁给蒋介石的,自古以来都有“后妈不好当”的说法。

图 蒋介石夫妇和蒋经国

1975年蒋介石病危之际,在蒋家还上演了一幕温情脉脉的母亲情,病榻上的蒋介石一直紧紧抓着蒋经国的手,又将宋美龄的手覆在蒋经国的手上,用尽最后力气说了一句话,蒋介石言辞恳切,心情如此不安,蒋经国听后,说:“儿当谨遵父命!”

那么蒋介石究竟说了什么样的一句话?蒋经国与宋美龄的关系究竟怎么样呢?宋美龄在蒋介石去世后,又该何去何从?

经儿不亲,蒋宋之争

宋美龄终身未孕育,作为女性,是颇为遗憾的,她曾经怀孕,却流产了蒋介石为此在日记中记录了此事,并且颇为失望。

在蒋,宋两家的第二代男性中,蒋经国,蒋纬国和孔令侃与宋美龄的往来较多,宋美龄对他们的态度也不一样。

图 年轻的宋美龄和蒋经国

蒋经国是蒋介石的长子,照理来说,宋美龄和蒋经国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母子关系,才能维护彼此的尊严和利益,然而,正是这个“第一家庭”的利益太非同寻常了,谁能成为这个家族的主宰,就意味着谁将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因此,母子之间的利害冲突表现为权利之争。

蒋介石在世,宋美龄夫贵妻荣,无限荣光尽在其身,蒋介石死后,却没有子贵母荣的局面,不要说蒋经国不是宋美龄的亲儿子,就是亲儿子,只要是为了权利,争斗就在所难免,她又能怎样呢?

宋美龄和蒋介石结婚之前,就知道有蒋经国的存在,结婚之时,蒋氏父子交恶,宋美龄对蒋经国病危放在心上。

图 蒋经国

宋美龄和蒋经国实际才相差13岁,宋美龄在嫁给蒋介石的时候,蒋经国还在苏联求学,当他得知父亲为了迎娶宋美丽而逼迫发妻毛福梅离婚的消息后,心里很是悲痛,他给毛福梅写信道:

“母亲多年遭遇不幸,儿子非常清楚,只要一提家事,我心中十分烦恼,如果哪一天我回家了,我答应母亲,一定先到溪口来看您。”

1937年3月,蒋经国离开了生活12年之久的苏联,回到国内,第一次见到宋美龄,尽管他在信中表示一回国就看望母亲,但他迫于父亲的威严以及未来的前途,还是在蒋介石面前先认了宋美龄为“母亲。”

宋美龄见到蒋经国一家,寒暄之后,便开口教育蒋经国:“你勿晓得啊,我花了很大的功夫才把你要回来啊!”

蒋经国连声说:“谢谢!”

而生母毛福梅在蒋经国回国不久后,两人相见后,她得知蒋介石领取他人,哭的伤心欲绝,更不幸的时,这次相见之后,毛福梅惨死于日军的轰炸机下。

图 毛福梅

生母悲惨的命运从此成了蒋经国心中的“伤痛”,蒋经国至此以后致电宋美龄都用“蒋夫人”,可见其情分不足但不失礼貌。

自蒋经国回国到蒋介石败退台湾,蒋经国和宋美龄都在蒋介石手下,到了台湾以后,蒋经国尽管表面仍然尊称宋美龄为“母亲”但是心里却认为蒋介石大陆的失败,宋美龄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963年,陈诚因身体原因,提出辞去“行政院”院长职位,而严家淦前往蒋介石府邸商量“政务委员”名单,当宋庆龄看到蒋经国仍然是“政务委员”和“退役官兵辅导主任”便说:“经国呢?总不能让他当一辈子特务吧。”

蒋介石沉思道:“让自己儿子做部长?这样不合适吧。”接着又说:“就让他到国防部做部长。”

图 蒋介石

宋美龄说:“你不给她机会,怎么知道他不行?我的看法他很行!”

于是,,在宋美龄的提议下,蒋经国当上了“国防部”部长,从此,掌握了台湾当局的“三军”,在通往“接班人”的道路上更近一步…..

蒋介石逝世,弥留之际作叮嘱

蒋介石来到台湾之后,习惯在白天活动,不爱熬夜,他所有的日程都被安排在上午进行,下午和晚上他通常是休息和品茶。

1969年7月,是蒋介石夫妇二人运气最背的时候,蒋介石夫妇好往年一样准备搬到阳明山中兴宾馆,但是,这座宾馆落成前后,就发生了不幸时间,造成了蒋介石和宋美龄身体严重的后遗症,而蒋介石搬进中兴宾馆后,身体始终是没每况愈下,于是,就有人绘声绘色地说,这完全是中兴宾馆风水出问题造成的。

图 蒋介石

有一次,蒋介石的车队经过仰德大道附近的大道时,由于视线盲区,蒋介石的车为了躲避上来的吉普车,而导致追尾。

蒋介石在追尾的那一瞬间,他拄着拐杖,身体由于惯性向前冲去,整个人撞到了前面的玻璃板上,腿部严重撞伤,而宋美龄的双腿也是直接撞到玻璃板上。

这次车祸给蒋介石留下的后遗症是严重的,蒋介石的身体本来硬朗,但车祸后,身体健康状况骤然直下,其中心脏扩大一项,最终要了蒋介石的命。

有一次,蒋介石在会见一位国民党老将军时,伤感地说:“自从这次车祸后,我的身体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但腿不行了,身体也不行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1971年春天,蒋介石突然小便出血,不久,他的肛门也受了伤,运来是一位粗心紧张的副官,在为蒋介石通便时,不慎将一支甘油球的尖端部分,刺破了蒋介石的肛门肌肉,造成了他肛门部位的严重伤害。

图 蒋介石宋美龄

1971年以后,蒋介石的血管硬化和心脏扩大现象更加严重了,1972年3月初,因前列腺肥大而动了手术,但是效果不佳,转成慢性前列腺炎,1972年5月20日,蒋介石在充分“伪装”之下,还参加了第五任“总统”的就职典礼。

结果就在蒋介石就只店里两个月后,7月22日下午,蒋介石又一次昏迷了,直到第二天,蒋介石让然未苏醒,他只是喃喃自语道:“反攻大陆….解救同胞….反攻大陆….救中国….反攻…..”然后,又陷入了昏迷,于是,蒋介石住进了“荣民总医院”六号病房。

蒋介石昏迷的日子,宋美龄一直陪护在身边,1973 年的元旦期间,蒋介石终于从昏迷中苏醒过来。

让人不可置信的是,蒋介石苏醒过后,除了体力明显不如以前之外,他的脑力特别是记忆力竟然毫不受昏迷的影响。

图 蒋介石父子

人是醒过来了,但是不能出院,医生还限制了蒋介石的自由,这让蒋介石大为恼火,有几次他对医护人员一再劝阻他下床大动肝火,他冲着护士大骂:“我说要起来就是要起来,到底你们是总统还是我是总统?”看到蒋介石发如此大的脾气,护士们也只能悉听尊便了。

但是起床没多久,又是心脏狂跳不止,又得上床休息,他每次起床只有几分钟,就气喘吁吁,然后又吵着要回到床上,等到回床上躺下没一会儿,他却又嚷着要下床,把所有的工作人员搞的鸡犬不宁,暗自叫苦不迭。

宋美龄一直陪伴在蒋介石左右,在病榻上,宋美龄是决定蒋介石要不要见人,要见什么人的最后授权人,也是士林官邸的全权总管,她担心一旦蒋介石一病不起,她的地位会受到威胁,而这威胁就是蒋经国。

1974年,蒋介石回到家中接受治疗,1975年2月下旬,蒋介石病情渐危,说话声音都很微弱。

图 蒋介石父子

1975年4月5日下午,蒋经国和往常一样,跑到官邸来看蒋介石,这天,蒋介石的情绪很烦躁,他不停地起床又躺下,躺下又起来,反反复复好几次,医护人员劝阻他多休息,他的脸上马上露出不悦的神情,对医护人员的话置之不理。

蒋经国给蒋介石请安,然后在他的房内两人谈了几分钟,蒋经国见蒋介石有些疲倦,就说:“阿爹,你累了就休息吧!”此时,一旁的宋美龄也劝慰道。

而蒋介石躺下后,此时在蒋家里上演了一幕温情脉脉的母子情,病榻中的蒋介石紧紧抓着蒋经国的手,又将宋美龄的手覆在蒋经国的手上说:“经国,要以孝父之心孝顺汝母,则余可安心于地下矣!”

蒋介石言辞如此恳切,心情如此不安,蒋经国只能敬谨地回答:“儿当谨遵父命,过去如此,今日如此,日后亦永远如此。”刚一说完,宋美龄就红了眼眶,三个人默默地相对而泣。

图 蒋介石逝世,蒋经国最后抚摸蒋介石

随后,医生给蒋介石服用完药丸后,蒋介石睡下,这一睡,就长眠不起,晚上8点55分,心电图突然变成一条直线,医护人员马上开始实施抢救,但都无济于事,蒋经国在一旁看着父亲的遗体,低声啜泣,宋美龄在病榻便面色冷峻忧虑,显得非常难过,现场一片忧伤的气氛。

随后,工作人员将蒋介石的遗体移上救护车,天上忽然响起了隆隆的雷声,紧接着倾盆大雨而至,车队在磅礴大雨中,缓缓前进。

1975年4月16日,蒋介石的葬礼在台北市南60多公里处的慈湖湖畔举行,蒋经国和宋美龄两人各怀心事参加了蒋介石的追悼会,就在追悼会上,蒋经国当众宣布将“蒋介石的遗体和生母毛福梅合葬在一起!”

宋美龄听后瞬间愣住了,蒋介石和宋美龄虽然年龄相差甚远,但二人的关系却非常恩爱,宋美龄一直将蒋介石视为真爱,愿意为他效力。

图 蒋介石葬礼

而蒋经国在众人面前宣布此事,分明是在给自己难堪,没有将她这个后妈当回事,没有蒋介石当靠山,宋美龄在台湾的地位也逐渐岌岌可危……

蒋经国无意分羹,宋美龄失去权势

蒋介石去世,孔祥熙的长子孔令侃就匆匆从美国赶回台湾,打算与“夫人派”官员一起拥立宋美龄继任国民党总裁,却遭到国民党中央秘书长张宝树的强烈反对。

1975年4月28日,国民党中央开会,讨论总裁一事,谷正纲提出由宋美龄继任,张宝树却说道:

“总裁,必须功勋卓著之人方可胜任,蒋公新丧,至今尚未发现能担当此任之人,以我之见,不如将总裁一职暂时保留,以表示对蒋公的哀敬与永恒的怀念,至于党的领袖则不可无人,拟立即推举一人为之。”

张宝树此言一出,有官员随声符合说:“可以设立中央委员会主席一职”,最后,何应钦指出:“设立党的中央委员会主席,我认为蒋经国同志比较合适。”

而在场的广大国民党元老已经不再把昔日光彩照人的蒋夫人放在眼里,因为他们知道,失去蒋介石的宋美龄,已经没有任何权利可言,因此,他们舍弃了夫人,不同意宋美龄出任国民党总裁。

图 蒋介石宋美龄

宋美龄此时的地位变得尴尬起来,这样,宋美龄出任党的总裁的可能性就没有了,“党主席”已经被“经儿”抢去了,为了掩盖争斗痕迹,蒋经国发表的《守灵一日记》,不止一次地称宋美龄为“母”,由此可见,蒋经国玩弄权术,并不比蒋介石差到哪里去。

似乎蒋经国已经打定了主意,如果宋美龄老实地画画,习字,颐养天年,蒋经国就特别地“孝顺”她,如果她“胆敢”发表意见,蒋经国就敢当面顶撞,宋美龄哪里受过这样的待遇?

宋美龄被蒋经国一激,反而微笑地坐下来,转动着手腕上的镯子,字斟句酌地说:“经儿,好,如果你坚持己见,那就全由你管,我就不管,我走了。”宋美龄说到做到,很快就通知下属准备出行。

对于宋美龄来说,继续留在台湾已经没有前途,她想尽快远离是非之地,离开台湾,但是,如果说是跟继子蒋经国吵架吵输了离家出走,未免显得太没面子了。

正好当时纽约的《时报周刊》曾发表说,外界猜测宋美龄得了乳腺癌或严重的皮肤病,于是,宋美龄立刻利用这条传言,向台湾公众解释自己说要去美国治病。

接着,宋美龄让人撰写发表了三千字的《书勉全体国人》,用苦肉计博取众人的同情和原谅,这份《书》表示:

“近数年来,余迭遭家人丧故,先是姊夫庸之兄去世,子安弟,子文兄相继离世,前年大姐在美国病逝,其时总统多感不适,致迟迟未行,待赶往则姊已弥留,无从诀别,手足之情,无可补赎,遗憾良深,国难家忧,接踵而至;两年前,余亦积渐染疾,但不遑自顾,盖因总统身体违和,医护唯恐稍有怠忽,衷心时刻不宁……如是几近两年,不意终于舍我而去,而余本身在长期强撑坚忍,勉抑悲痛之余,及今顿感身心俱乏,警觉却已患疾,急需医理。”

这表示她离开台湾的原因是无法面对蒋介石已经离世的事实,无法独自一人在当初夫妻二人朝夕相处的地方继续生活下去;还表示自己多年来因为照顾蒋介石,患上疾病需要前往美国医治。

图 宋美龄

蒋经国通过台湾内部部门给宋美龄派去了25个随从,宋美龄又从自己原先的侍卫人员中选出最得力的几个一起跟去,因为她喜欢收藏旗袍,于是,随行人员中还包括了专门给她缝制旗袍的裁缝师傅张瑞香,他把众人送给宋美龄的布料做成旗袍后,宋美龄并不都想穿,大多只是看看便挂进衣橱,这些旗袍也成为前往美国的行李负担。

宋美龄的病情其实并不严重,老实讲只是在腰上长了一些麻疹,所以她的旅途也十分随心所欲,“中美号”专机自台北起飞后,最后到达纽约,在纽约治了麻疹,宋美龄又带着一行人马驱车前往长岛蝗虫谷,搬入姐姐和姐夫名下的房子。

到达蝗虫谷的第二天,所有侍从人员和警卫都对房子进行了大扫除,这样的大扫除断断续续花去了两个月时间,里面有数不清的字画收藏,书信往来,还有家具,衣物,这些东西整理又整不清,扔又扔不掉,最后宋美龄看着心烦,下令把字画都烧掉。

图 蒋经国

这天下午宋美龄在一旁看着工作人员烧画,突然看到一张十分眼熟,连忙让人搀扶着来到火堆旁,拾起几张仔细一看,十分惋惜地说:“这些都是我画的呀。”

工作人员十分担心,连忙边灭火边道歉说:“我们烧画也是按照夫人的意思啊…..”宋美龄沉吟了一会儿,阴沉的脸色又慢慢放松,说了句:“也好,烧就烧了吧,这样我就可以专心作画了。”

但是宋美龄并不是一个甘于过简单生活的人,她为了住的舒服,在之后陆陆续续来往于台湾和美国,将一箱又一箱的私人用品运回长岛,宋美龄在这里的生活十分恬淡,充满闲情逸致,主要是读书看报,画画或练书法,每周固定时间去教堂做礼拜,偶尔接见来自台湾的访问团或美国友人,极少公开露面。

1976年4月,为了追念蒋介石逝世一周年,宋美龄乘专机返回台北参加了追思礼,之后再度返美。

就在宋美龄在美国寂聊生活之时,远在台湾的蒋经国,开始了他的掌权生涯…..蒋介石去世,蒋经国当上了国民党中央主席,兼任“行政院”院长,党政大权归于一身。

图 宋美龄,蒋经国

1978年2月19日,“国民大会”一届六次会议如期在台北召开,3月20日,大会进行“总统”选举,蒋经国当选为总统,此时的蒋经国也惦记着远在美国的继母,数次致电宋美龄,希望她能回台参加他的“总统”就职大典,顺便祭奠蒋介石,宋美龄都以“深恐睹物生情,哀思蒋公不能自己”推卸了。

1988年,蒋经国去世,蒋经国的葬礼上,宋美龄坐着轮椅从侧门进入灵堂,神情落寞,她说:“连声招呼也不打就走了…..”。

至此,宋美龄和蒋经国的多年恩怨和斗争,也在长叹中结束了,而宋美龄也成为蒋家王朝最后的政治力量,蒋经国葬礼结束后,宋美龄继续返回美国,直到1994年参加侄女孔令伟的葬礼之外,宋美龄再也没有回到台湾。

图 晚年宋美龄

2003年10月23日,106岁的宋美龄在纽约的家中走完了自己最后的征程,而在这场权利的斗争中,宋美龄一直没有掌握实权,蒋经国击败她也在情理之中,她的离世,宣告着蒋家王朝的彻底没落!

1 阅读:1235

历史典录

简介:中国历史犹如一窖烈酒,清冽而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