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日本女人救下107个中国人,为赎罪嫁在中国,一句话令人感动

这可史不得呀 2024-06-26 09:06:45

文|安染

编辑|安染

她原本是日本女兵,却为了替日本赎罪,甘愿留在中国,嫁给中国男人。

她曾亲手救下107个中国人,为了中国自愿奉献一切。

她就是伊藤郁子,她的一生波澜壮阔,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发展,她说汉语写汉字,更是教导孩子当中国人。

临终前,她留下了一句令所有人难以忘怀的话,至今想起依然让人感动……

难忘的记忆

2013年4月,江苏“扬子晚报”的记者驱车赶往了如皋市如城镇,此次前来,他们要见的是一位从战争中走来的女兵。

但她的身份有些特殊,因为她是日本人。

简陋安静的屋内,89岁的伊藤郁子正坐在沙发前打着扑克,看到记者的到来,她颤颤巍巍的起身迎接,眼里的笑意和温柔丝毫不掩。

因为年纪大的原因,伊藤郁子和女儿住在一起,从女儿口中得知,伊藤郁子的晚年生活很充实。

“我学中国话,写中文,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也会说中国话!”

她热爱中国文化,打麻将、打扑克,爱看报纸,谈到中国,伊藤脸上总是难掩笑容和自豪。

回忆往昔,伊藤有些沉默和惆怅,她来到中国已经60多年了,但曾经的一切如过往云烟一般在她脑海中时常掠过。

当年那段曲折的风雨人生路,对于伊藤来说她永远都不会忘记。

正如她自己所讲:“我来中国就是为了赎罪的,我要替日本人还债”。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网,链接已附文末

回想曾经,1925年伊藤出生于北海道一个普通家庭,父亲伊藤管治在当地农林局上班,母亲则是家庭主妇。

家里四个孩子,伊藤郁子排行老三,幼年时期的伊藤热情活泼,她正直善良,见到受欺负的人她总是仗义出手。

也正是这般性格,让伊藤走上了学医的道路,小时候她梦想着当一名白衣天使,这样就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1945年,20岁的伊藤从日本护士学校毕业后就被派往了日军驻中国东北第一陆军野战医院。

这也是伊藤第一次来到中国,彼时的东北四处弥漫着战争的摧残和绝望气息,杀戮和争夺,残酷的战争和不断伤死的战士每天层出不穷。

这让年轻的伊藤心中蒙上了一层隐喻,这段经历也成了她一生难以磨灭的阴影。

虽为日本人,但伊藤内心纯良,她学医生也是为了尽全力保护生命。

但亲眼见证了日军残酷的暴行和中国人的悲惨时,她内心悲愤交加,她十分同情中国人,更记恨日本人的残酷。

在医院工作的时候,她会暗中帮助被关押的中国人,给予他们药物和救助,有时候也会偷偷给他们拿一些药品和食物。

战争的残酷遭殃的无疑是平民百姓,她见到了太多中国人被日军赶往集中营,然后像牲畜一样被对待,关押。

看着那些浑身伤痕累累,眼里却是不屈服的中国人,她被深深的触动。

拼死挣扎

1945年底,伴随着苏军和东北挺进支队进入,日本驻扎在东北的军队被打的节节败退。

几十万日军短时间内被彻底歼灭,日军内部乱作一团,仿佛末日来临。

其中伊藤郁子所在的医院更是乱作一团,所有人都在疯抢东西四处逃窜躲命,但此时伊藤看着那些被关押的中国人,她没有选择独自逃跑。

一天上午,医院接到命令,包括伊藤在内2000多名驻守医院的医护人员和病患家属等都要紧急撤离。

然而等他们逃止牡丹江时被滚滚江水拦住了去路,慌乱之时,为了保命不被抓获,自私自利的院长挥舞日本军刀。

要求所有医护人员给家属和患者注射空气和酒精,并且院长还威胁他们跳江,而年轻的伊藤郁子也被推入冰冷的海水中。

幸运的是,伊藤会游泳,小时候的她经常跟着父亲一起去河里玩耍,而这也使得她练就一身好水性。

可冬日的牡丹江水流湍急,河水冰冷刺骨拍打着她的脸,光凭她会游泳根本不能保证她活下去。

但伊藤不愿就死,她在江力挣扎了将近3个小时,快要精疲力尽时她远远看到一根木头,靠着顽强的毅力她抓住木头,任由江水带着她四处漂流。

几个小时后她在一处水流平缓地区上岸,她明白自己如今的身份不管到哪都会陷入绝境。

为了活下去,她把头发剃光打扮成男的在街上四处乞讨,或许正是曾经的善良再次回馈她。

信息来源:扬子晚报,链接已附文末

乞讨路上她遇见了一位好心的农民,农民给了她食物并给她画了一张地区,让她跟着地区去找中国军队的救护军。

流浪好几天的伊藤得到了中国军队救治,甚至还给了她工作让她继续担任医疗兵。

这时候的伊藤对中国充满了感激,她下定决心再也不离开中国决定为中国的医疗事业做贡献。

“我是中国人”

从加入中国救援队那一刻开始,她的内心就认定自己是中国人,她留下一方面是为了赎罪,她亲眼见证了太多日军的暴行。

另一方面就是为了报恩,报答中国军人的救命之恩。

“我才20岁,日军杀死了那么多中国人,我不能死,我要将功赎罪,替他们还债,”伊藤在心中暗暗发誓,只要活下去,她一定会把日均的暴行和残酷说出去。

那段动荡的岁月里,她见证了太多战争的残酷,也见到了太多中国人顽强的惊人和温暖。

作为护士,她总是从在一线救死扶伤,最危难时刻,她主动献血,用自己的“O型血”挽救了107位中国军人的生命。

战争后期,东北军区的副司令还曾去山西看望她,称她为“日本的女中豪杰”。

直到1950年,25岁的伊藤被调入山西解放军医院,在这里她以极高的医疗水平帮助了很多人。

也正是在这里她遇见了相伴一生的另一半,宗序定是江苏如皋人,他见到伊藤第一眼就被吸引。

后来两人相爱结婚,1954年伊藤跟随丈夫回到江苏如皋定居,与此同时她还不忘为自己申请加入中国国籍。

在如皋的日子里,她依然接尽所等的帮助百姓,自然灾害期间,她省吃俭用为村民捐粮,四处献血挽救生命。

她四处奔走为了百姓的生活,而她自己却因为没食物吃,瘦的只剩下60多斤。

62岁时,伊藤从县医院退休,但晚年的她依然放心不下中国人,她创办日语学校,免费为学生上课,她给学生讲述曾经那段动荡的经历。

为了宣传和平她不遗余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演讲,1994年丈夫去世,日本给她寄来了慰问金想要她回日本定居。

但伊藤分文不取的全部退回,并表示“我爱社会主义中国!我的心永远在中国!”

2016年,92岁的伊藤郁子在江苏如皋去世,临终前她依然不忘中国对她的温暖,正如她而言,她的心永远都在中国!

参考资料:

1.中国青年网:《92岁原日军女护士辞世生前加入解放军为日本赎罪》,2016-12-10

2.扬子晚报:《日本女护士二战嫁中国兵不回国一生为日军赎罪》,2013-4-27

喜欢本期节目,请您点击“关注”,不错过下期分享。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0

这可史不得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