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农民工“造假名画”,卖往全球赚上千万,领头人被称中国梵高

这可史不得呀 2024-06-22 14:29:16

文 | 十八停

编辑 | 十八停

一名小学毕业的农民工,一跃成为身家千万的画家,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湖南邵阳,有这样一个大叔,他只有小学学历,还是一个农民工,却在27年间亲手高仿了10万幅梵高的画作。

不仅如此,他高仿的作品还被转卖到欧洲,如今赚得千万身家。

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走向世界的假画

2017年,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有一部名叫《中国梵高》的电影成为了瞩目的焦点。

这部电影是一部纪录片,主要讲述的是一个村子和一个人。

在深圳的一个小村子里,隐藏着一群造假的人。

这群人虽然大多都是农民工,但却有着极高的绘画手艺,他们往往一二十分钟就能高仿一幅世界名画。

这些世界名画会有专门的人进行收购,然后拿到欧洲去卖,利润非常可观。

其中在这群人里,就有一个名叫赵小勇的男人,他被称为是“中国梵高”。

之所以这样称他,就是因为他在27年的时间里,已经画了10万幅梵高的画作了。

梵高最著名的画《向日葵》,他只用28分钟就能仿出来,而且看不出痕迹。

很多人都惊叹赵小勇有这样的画技,猜想他一定是科班出身。

可事实上,赵小勇不仅没受过专业教育,而且还是小学毕业。

年轻的时候,他曾经考上了初中,可是因为家庭原因,他还没读完初中一年级就被迫辍学了。

离开学校以后,赵小勇想为家里分担一下压力,于是就开始南下打工。

上世纪八十年代,15岁的赵小勇进入了深圳一家陶瓷厂工作,当时每个月能给他带来1200元的收入。

这个钱在当时可不算少,因为那个时代普通的打工人一个月只能有几百块钱的工资。

在深圳工作的时候,赵小勇认识了不少老乡,他们彼此联系,远在他乡多个照应。

直到有一次,一个老乡说深圳有一个村里,里面全是画画的。

赵小勇从小就对花花比较感兴趣,一听在村子里还能画画,心里十分好奇,于是就跟着老乡去了。

而这一去,竟彻底改变了赵小勇的人生命运。

中国梵高

老乡给赵小勇所介绍的这个村子名叫大芬村,光听名字就十分文艺范,让人联想到达芬奇。

在这里,赵小勇见识到了什么是油画,也第一次被油画艺术所震撼到。

经他人介绍,赵小勇结识了在这里画油画的老乡,老乡告诉他,如果能画出一些名人的高仿,最多能卖好几百块钱。

这一下就让赵小勇动心了,相比于在工厂的工作,通过画高仿油画来挣钱,无疑体面了很多。

1996年底,赵小勇辞掉了自己在工厂里的工作,搬进了大芬村开始学习油画。

在开始学习之前,老乡就提前告诉他,做这一行,可能一年都赚不到什么钱,要做好心理准备。

赵小勇也没想到,画油画并不比在工厂轻松多少。

他和老乡一起在大芬村租了一个300元的房子,两人每天的工作就是画画,最终赵小勇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成功学会了全部的技法。

有人曾说,赵小勇就是一个绘画天才,如果不是家庭原因,他注定要走上艺术的道路。

学成之后,赵小勇自己一个人住在小出租屋内,每到夏天深圳的天气格外炎热。

晚上睡觉的时候,他身上往往大汗淋漓,需要通过洗好几次澡来降温。

生活条件很艰苦,自己也很努力,可赵小勇依旧没有卖出去一幅画。

后来老乡知道了赵小勇的情况,于是就给他说,对于世界范围内的画家看来说,人们更喜欢梵高的画。

梵高?赵小勇甚至都不知道这是谁,也不知道他有什么作品。

但既然仿梵高的画可以挣钱,那他就开始画。

他把梵高的《向日葵》等经典作品打印成照片,然后仔细分析色彩和线条,之后就进行一系列创作。

长期的练习,让赵小勇的画工越来越娴熟,他对梵高的作品十分熟悉,甚至不用看照片,拿起笔直接就能画。

有一次,一个香港的商人看到了赵小勇的画,于是就以每张260元的价格买了两幅。

当时赵小勇以为这只是一个散客,没想到之后这位港商再次找到他,让他一个月内画30幅画。

赵小勇当时就愣住了,他没想到自己的运气会这么好,一个月就挣了好几千块。

事实证明,让赵小勇成功的,不仅仅是他的才华,更是时代的原因。

真正的创作者

当时在世界油画市场中,有8成的油画都是由中国生产的,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来自深圳大芬村。

所以赵小勇的生意也越来愈好,其中有一个月,他的订单足足有2000多幅之多,仅定金就有几十万。

对于农民工出身的他来说,他不敢相信自己有一天也能如此挣钱。

由于订单量太大,所以赵小勇想到了收徒的办法,他先后收了9个徒弟,其中第一个徒弟钟早春还成了他的媳妇。

他对每个徒弟都进行了分工,每个人负责一幅画,就如同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

在那段时间里,赵小勇自己就创作了2万幅《向日葵》。

从1997年开始,赵小勇在画高仿梵高作品上,已经走了27年,产出有10万幅,就算按照每幅100元,他也早已成为千万富翁,其实远不止这么多。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

为了能进一步画出梵高的神韵,赵小勇自费前往了梵高的故乡荷兰,当第一次看到《向日葵》真迹时,他流泪了。

站在这幅画前面,赵小勇发现真迹的色彩和自己之前画的有很大出入。

此外,他还在梵高博物馆见到了自己高仿的《向日葵》,在这里一幅能卖500欧元,折合成人民币将近4000元。

赵小勇顿时觉得心理不平衡,毕竟他们这些作者只能拿到200元。

信息来源:新华社

当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听说他一直在临摹梵高时,对赵小勇肃然起敬,可转头就问了他一句,您还有其他作品吗?

这让赵小勇哑口无言,毕竟他只会模仿。

信息来源:潇湘晨报

回国以后,赵小勇开始思考自己的创作生涯,他决定开始转型,要画一些自己原创的东西。

并且不再以生意为主,而是放平心态,一周只画两三幅。

正是因为这样的转变,赵小勇如今的画一平方米4000元,最贵能卖到一万二。

赵小勇的转型之路固然艰难,可这也是大芬村的缩影,当复制品卖不出去的时候,接下来就是转型,毕竟大芬村如今已经聚集了8000多名创作者。

信息来源:读特新闻客户端

在整个大芬村,画梵高的人有好几十个,可能连梵高自己都没有想到,在未来的有一天,会有一群人靠仿他的作品谋生、养家。

信息来源:

1.广州日报:《画师赵小勇:花二十年时间 临摹梵高十万幅》2017年6月8日

2.新华社:《大芬村的“中国梵高”》2019年2月16日

3.潇湘晨报:《临摹10万张梵高名画的湖南民工见到真迹后却沉默》2023年1月16日

4.读特新闻客户端:《崛“企”的力量丨大芬30年,演绎了从“1个人”到“8千人”的故事》2020年9月1日

喜欢本期节目,请您点击“关注”,不错过下期分享。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1

这可史不得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