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李银桥邀请王景清来家做客,拿出照片问:你还认得出她们吗

五彩的记忆 2024-03-10 16:18:37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点赞、评论、转发),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李银桥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15年,他们之间早就亲如一家。晚年时,李银桥和韩桂馨夫妇年近八旬,而在他们心中,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日子已经成为了遥远的记忆。

他们在毛主席撮合下成婚,而在多年后,这件事也有了最圆满的结果,谁也想不到这件事还能有后续。

1983年,李银桥邀请王景清来家里做客,拿出一张珍贵的照片问他:“你还认得出她们吗?”

毛主席撮合两人成婚

最初,李银桥是周恩来身边的卫士。原本他想要下基层去部队当兵,但没想到的是,后来被调到了毛主席的身边。

其实,当时他并不想去毛主席的身边,不仅仅是因为害怕干不好,也因为自己确实有未完成的当兵的理想。

第二天,李银桥就找到毛泽东报到了,初次见面,毛主席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还问他是否愿意到自己的身边?李银桥也是个直率的小伙子,直言说不愿意。

李银桥的真话让毛主席有些意外,便问他缘由。李银桥表示,自己从1938年参军,已经当了九年的卫士工作了,干得太久了,他想去部队当特务、通讯员。

毛主席酸酸地说道,他在恩来那里当卫士就愿意,到他这里就不愿意。

李银桥抢着说道,自己绝对没有那个意思。他知道,如果来这边当卫士,将来输了恐怕难以走脱。所以他小心翼翼地询问:“等我们熟了,您还肯放我走吗?”

就这样,两个人决定各退一步,毛主席说借用他半年,另外让他做卫士的小组长。20岁的李银桥一口答应了下来,没想到原本半年的时间,一待就是15年。

在毛主席身边工作期间,毛主席也不忘提高他的文化素养,帮助他学习。给他布置学习任务写日记,渐渐地在毛主席的指导下,李银桥的文化知识有了很大的长进。

1947年,7岁的李讷到了上学的年纪,毛泽东决定找一个人来照顾李讷的生活同时辅导她读书认字。

副连长首先想到了韩桂馨,当时的她才18岁,年轻时对工作热情也非常高。也曾当过保育员,政治上可靠,是最合适的人选。

后来,当韩桂馨得知自己要去当李讷老师的时候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她表示,他16岁参军,家里的老革命比较多,对毛主席也非常崇拜。

在她参军的时候,父母告诉她看到毛主席了替他们问好。但参军以后一直都没有见到毛主席。没想到突然有一天,她要调到毛主席家里工作,这怎能不让他高兴呢?

韩桂馨来到毛主席家里,毛主席询问了她的基本情况,得知她是河北安平人时,急忙叫来老乡李银桥介绍她认识。

韩桂馨18岁离家,也非常思念家乡,认识李银桥之后,也缓解了她的思乡之情。之后,毛主席告诉她有什么事情可以找李银桥商量。

渐渐地,两个年轻人互生好感,也逐渐有了想要成为男女朋友的想法。

李银桥是个直男,不知道怎么追求女孩。毛主席为他指点迷津,这天李银桥收到了家人想要为他介绍对象的信件。

毛主席一句话让他豁然开朗,让他去让韩桂馨帮他回信。韩桂馨一看到信件,脸一下就红了,说推掉就好了。

李银桥心中喜出望外,得知韩桂馨心里是喜欢自己的。便让韩桂馨代自己回信。韩桂馨说了一句话:“那你就领导我一辈子吧,我都听你的……”

韩桂馨在回忆那段岁月时,仍然记忆犹新。说是主席把他们之间窗户纸捅破了,我们就开始谈恋爱了,也就大胆了一些。

不久之后,时机成熟,李银桥就申请结婚。他们没有举行什么仪式就结婚了。

到了北京之后,毛主席知道这对小年轻跟着自己不容易,执意要为他们举行仪式。

于是在五四青年那天举行了简单的仪式,吃了一桌子饭,拍了一张照片。

毛主席为李银桥和韩桂馨牵线搭桥,其实还有后续。而这件事的结果,最后落到了李讷的身上。

李银桥:你还认得出她们吗?

从延安到西柏坡,再到香山,韩桂馨一直照顾着李讷。所以,李讷也和李银桥夫妇也非常熟悉。

对于李讷,李银桥也非常喜欢她。在三年困难时期,李讷在学校吃不上饭,李银桥是最心疼的。

一次卫士到北大看李讷,得知李讷饿的不行,上报李银桥。李银桥知道之后,偷偷让卫士给李讷送去了一包饼干。

后来毛主席得知后,直接批评李银桥,李银桥也说别人家长也有给孩子送东西的。

不久之后,李讷回到了家,看着她狼吞虎咽吃着饭,李银桥的心里非常难受。事后还跟毛主席说情,毛主席不由分说打断了他的话。这件事此后也不了了之。

多年后,李讷在五七干校结束生活,带着孩子和深深的精神创伤回到了北京。

1976年10月以后,李讷和孩子住在了北京西郊的一座小四合院。

当时的她生活十分艰苦,要自己拉煤球,自己排队买大白菜,儿子也会偶尔帮她做一点家务。因为工资太低,全家每天只能买一毛钱的肉。

李银桥夫妇看着李讷这样的生活也非常心疼。他们的婚姻是毛主席牵的线,现在李讷的生活这么孤单,他们不能作为旁观者。

于是他们在征求了李讷的意见之后,给她介绍了一个老战友。

1983年,李银桥邀请王景清来到自己家里做客,闲聊之后,他拿出了一张珍贵的照片,问道:“你现在看看,还认得出她们两个是谁吗?”

王景清想了想说道:“是李敏和李讷吧。”

李银桥点了点头,开始讲述起了李讷的遭遇。王景清得知李讷的生活如此艰难,急切地问道她现在如何?

李银桥说道:“还是老样子,她腿脚现在不太方便,也不怎么出门,日子过得很辛苦呐。”

说着看了看王景清,王景清知道李银桥什么意思,便说道:“我能行吗?那可是毛主席的女儿。”李银桥表示让他等着自己的消息。

后来,在李银桥的牵线下,两人进行了接触。接触下来,李讷也感觉很好,是不错的结婚人选。

于是,在1985年两人决定结婚定了下来,那天他们摆了一桌酒席,请了叶子龙夫妇和李银桥夫妇等七八位老人。

后来,王光美得知这件事后,见到李银桥夫妇,笑着称赞他们:“你们为李讷办了一件好事。”

王景清和李讷共度了近30年的风雨岁月,在那段岁月中,王景清似乎成了李讷的另一双腿。

王景清非常体贴李讷,在外面总是照顾着她,在家里也总是大包大揽,把家里所有的事情包了下来。

李讷比王景清小13岁,也非常关心老伴的生活,她总是担心王景清病倒。王景清说自己在创作剧本的时候:“李讷总提醒我,你岁数大了,可不要累病了,不要太伤神。”

李讷从小体弱多病,晚年病痛时常折磨着她,王景清总会陪着李讷到处看病。不管在哪里,只要有李讷在的地方,身旁总会有王景清陪伴着她。

时过境迁,对于李讷来说,他们的生活简单清贫,是一个普通的百姓人家,却也安稳幸福。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点赞、评论、转发),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23

五彩的记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