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中学遇难者增加,原因叫人气愤,网友:东北是独生子女啊

抽象风格 2023-07-24 10:05:09

很多外地的网友知道“齐齐哈尔”,可能是通过张雪峰老师那句名言:企业家都会说学历不等于能力,但世界五百强不会去齐齐哈尔大学招聘。

虽说是一句调侃,但实际上张雪峰对于帮助故乡和资助底层学生还是有一定情怀的。谁能想到,这次被大家熟悉,不是因为烧烤、不是因为升学,而是很悲痛的事。

齐齐哈尔中学遇难者增加,原因叫人气愤

暑假期间学校也会开放部分场地,供学生们活动。有位网友称一名同学本来也被叫去体育馆练习,但因为不想动便打算隔天再去。

殊不知这样的决定,可以说“救了自己一命”。齐齐哈尔第三十四中学体育馆坍塌的事情,相信不少网友已经刷到。当时学校女排队在里面训练。

整个顶棚都砸了下来,只有4名同学因为位置原因自行逃出来。剩下15个女生当时的绝望处境可想而知。

尽管消防员叔叔已经以最快速度去解救,但截至发稿时,遇难者还是增加到10人。可能后续还会增加。根据当地的说法,这是间老旧的体育馆。

原本是要建新的场所,可惜没等到建成便发生这样大的事故。公布原因后更加令人气愤。不少家长起初以为是“豆腐渣工程”,实则是由于违规施工导致。

因为施工单位把材料放置在体育馆顶上,这才使得不堪重负。否则即使年久失修,也不至于全部坍塌。所以这并非意外,而是本来可以避免的。

网友:东北是独生子女,家长怎么承受得起

不知是否连老天也在为学生们“哭泣”,很快下起雨来。对外人而言,这只是一则叫人心酸的消息。但是对于这些同学的家庭,却等于“天塌了”。

不少外地的网友也感慨:东北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中学生十几岁,意味着父母可能要四十;养这么大却突然发生这样的事,如何承受呢?

而且,东北的家长重男轻女的现象要少些,遇难的同学虽然是女生,但相信父母的痛绝对不会亚于失去儿子。

她们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是“宝贝”一样的存在,岂是一点抚慰金可以替代呢。比这更令人难过的是,体育馆如果没有违规施工方的操作,不会发生事故。

这样的隐患,为何没有人提前预防和阻止。当地部门已经将涉及的人员控制,希望未来可以还学生们一个公道,该负责的人员严肃处理。

而且不能只是做经济补偿即可,学生们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如果仅仅用钱弥补就能在其他层面轻描淡写;那么很难起到对其余施工单位的震慑作用。

而学校默许违规施工,也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期待以后能给出公道的处理,也让其他学校的管理者更懂得自己的使命。

别等出问题才追责,学校本该是让家长放心的地方

很多家长有这样的体会:现在娃就是自己的软肋。上学时为了让他们不被排挤,要低三下四讨好老师。回家后自己批改作业,也不敢公开反对。

这些也罢,可如今把子女送到学校里,却也难以安心。要么是被老师的私家车压倒,要么被霸凌却无人帮助。连宿舍、体育馆都可能出现安全隐患。

每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长们对于学生的担心又增加一分。学校本来该成为家长们最安心之处。哪怕学不会多少知识,至少安全该是有保障的。

(现场)

这就难怪有部分家长已经不允许子女参与学校的抽血。别说他们“想得太多”,是有些事情让家长们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充满安全感。

倘若真是完全的“天灾”,或许家长可以用“倒霉”来自我安慰。最无奈的是因为管理者失职,导致无辜的学生受损。

出问题才追责,只要没出事或者没有造成这么大的关注和影响力,便推诿责任。希望可以增加对校园的管理力度,减少隐患。

【结语】每当看到校园里挂着“一切为学生”的宣传语,笔者总是感觉五味杂陈。实际上真的如此吗?我们总是追逐成绩排名、老师和学校要拿升学率创造业绩。

可是学生们的硬件环境、安全隐患,却经常被忽视。还有一些家长也是如此,好像同学们想去设施好些的学校,就等于“不务正业、不想正经事”。希望这样的观点改一改。

话题:你认为哪些人应该问责呢?

0 阅读:0

抽象风格

简介:过去终究是过去,过去的遗憾不能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