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真相,不知道比知道好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2024-06-08 09:30:41

(五代 魏州冠县)

五代后唐时,魏州冠氏县,有个叫做华村的地方。

华村里有个农妇,名曰李翠花,李翠花二十有九,十数年前嫁给同村的张氏做妻,夫妻务农为生,日子虽然过得有些紧巴,但俩人感情和睦,可以说是相持相助,这唯一美中不足的一点,就是李翠花结婚这么多年,一直没给丈夫生下个一儿半女。

古人的乡土观念极重,封建时代的女性又往往以传宗接代为第一要务,虽然丈夫张氏老实巴交,对李翠花很好,从来不拿生不出孩子这事儿责难她,可丈夫虽然不言语,李翠花心里却着急的很,整日祈求上苍,盼着老天爷把孩子派发到自己家里来。

华村里有间寺庙,名字叫做铁佛寺。

这铁佛寺何年所建,何人所修已不可考,时值五代战乱,天下动荡,铁佛寺也渐渐破败,成了荒寺,就连庙祝和沙弥也没有了。

远看铁佛寺,由青砖垒成的外墙已经斑驳脱落,多年风雨侵蚀,砖缝间长满了青苔,寺庙屋顶的灰瓦破损了不少,露出开始发烂的木梁。

大门虚掩,门上则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锁,看来已不能使用,只有门楣上雕刻着的一些花纹图案,才会让人意识到这里曾经也许是由一群技艺精湛的工匠们修建的。

(古代女性)

李翠花始终不怀孕,其实她不应该从自己的身上找问题,至少应该先给他丈夫张氏做做检查,但古人的医疗技术毕竟有限,李翠花也只不过是一介农妇,只会认为是自己的问题,多年来她求医无数,吃了多少符石汤药也无济于事,而当这样一个女人在寻求科学力量没有结果时,她自然而然的会想到追求神学的帮助。

您让李翠花遍访名山大川,她没有那个条件,所以村里的铁佛寺就成了她参拜神佛的好去处。

七八月份的下午,华村空气闷热,远处有轰隆的雷声,似是雨水将至,李翠花蹑手蹑脚的推开铁佛寺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几棵依旧挺拔的杨树和满院的杂草,她顺着铺满落叶的石阶一层层往上走,终于来到了大殿之中。

殿里几乎没有陈设,无论是桌案还是蒲台,是幔帐还是法器,但凡是能用的东西,基本上都被人拿走了,唯独剩下一尊光秃秃的佛像。

这尊佛像,是空心铁铸,因而称之为“铁佛”,铁佛寺的名讳也是由此而来,佛像初次铸成之时,还是金黄灿烂,只可惜如今佛像身上的金粉也被刮了个干净,如今来看只剩下暗哑的铁灰色,落满灰尘,周身更是结满了蛛网。

(古寺)

不过,岁月的沧桑而导致的破败似乎并没有影响到铁佛的威严,李翠花走到殿中只看了一眼佛像,便觉得庄严肃穆,不怒自威,她膝盖一软,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嘴里是念念有词:

信女李翠花,孝顺父母公婆,侍奉夫君,和睦友邻,平生没做过什么坏事儿,不求富贵荣华,只求为夫家绵延子嗣,请佛祖保佑,让我来年怀个带把的,旺一旺子孙人丁吧!

李翠花是一边嘟囔一边磕头,几个响头磕下去,正要再絮叨两句,大殿中的铁佛竟然发出轰隆一声巨响,然后传出洪亮悠远的声音:

善哉!善哉!上天有好生之德,汝多行义事,多加供奉,必能如愿!

随着铁佛奇异般的开口说话,殿外咔嚓一声雷响,大雨倾盆而至,闪电忽明忽暗,把殿中的铁佛映出说不清道不明的诡异。

李翠花“哎呀”一声,竟然活生生的吓晕了过去。

《棠阴比事》:石晋时魏州冠氏县华村僧寺,有一鐡佛,长丈余,中心空。一旦云佛能言...

以上,当然只是作者在阅读史料之后进行的想象,但是无论如何,从这一天开始,铁佛寺中的佛像显灵,开口说话的事情那是不胫而走,很快就传遍了十里八乡。

华村属于冠县,而冠县自古就是人杰地灵之地,春秋时期的大贤孔子有个弟子,名字叫做冉子,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就曾经长期在冠县游学。

(冉子)

而且,冠县的地理位置还比较有意思,它位于今天山东省的最西部,和河北省的不少县城大面积接壤,因此在当时人口流动十分频繁。

铁佛寺佛像显灵讲话的消息一传十是十传百,不仅冠县本地轰动,就连河北地界都有不少善男信女纷至沓来,再加上社会上三教九流各种人,求财富的,求姻缘的,求长寿的,求功名的,反正人嘛,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愿望想要去实现,因此这原本荒凉破败的铁佛寺几天之间变得人满为患。

可说也倒是奇怪,自从这铁佛寺里有了香火,寺里是住持也有了,监寺也来了,小沙弥也多了三五位,甚至还有几个专门负责来接待香客的和尚。

因为随着铁佛寺的幽寂被打破,随之而来的不仅仅是纷至沓来的香客,还有数量可观的香火钱,有些大户人家每来拜祭一次,往往是各种金银珠宝的布施,这些财富,自然都落到了这帮和尚们的手里。

这些来布施的香客们,为了目睹铁佛开口,可以说是不惜豪掷千金,这铁佛倒似真有神通,时常显灵,从佛像中传出振聋发聩的言语来。

神了,真是神了。

铁佛开口,这能不神么?

铁佛寺的名气越来越大,这事儿很快就被当地官府给注意到了。

(后晋高祖石敬瑭)

今天的冠县属于山东省,但是五代时期冠县一直是在河北治下,后唐末年的时候,负责镇守河北的官员叫做石敬瑭。

这个人我们当然都很熟悉了,后来的燕云十六州就是他割让给契丹人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有机会代后唐建立后晋,成为后晋的开国皇帝。

他在给后唐打工的时候,河东地区还是比较纷乱的,很多事情都需要他这个大领导来亲自治理,包括民间发生的一些疑难案件,作者就曾经在一些史料上看到说曾经有一个妇人找到石敬瑭,状告石敬瑭手下的军士,说军士纵容马匹吃掉了自己晾晒在家门口的谷子,石敬瑭把军士叫来,军士说冤枉,根本没有这回事儿,石敬瑭不好处理,干脆把马拉过来杀掉,开膛破肚之后在马的胃里一粒谷子也没找到,石敬瑭大怒,直接把妇人就给处斩了。

假使我们说妇人的确是诬告,那么这种把妇人处死的这种处罚未免太过残酷了,换句话说有点过重了,但这的确就是五代时期法律执行的一个特点,乱世之中对天下的管理尤为不易,在那个时代无论是以下克上还是起义造反都是家常便饭,统治者更冀希望于严刑峻法来控制百姓。

总而言之一句话,石敬瑭治理河北,他肯定希望下边消消停停的,而铁佛寺在民间的大燥特燥在石敬瑭看来就是一种不安定因素,所以他立刻派出他的部下尚谦到冠县去调查。

到底怎么回事儿不重要,无事发生最重要。

但是石敬瑭想不到,自己的无意之举,竟然起底了一桩奇案。

(古代衙役)

尚谦是石敬瑭的牙将,他平时也不怎么下乡,对民间情况无甚了解,所以他到了冠县之后立刻找来本地的衙役张辂,让张辂协助调查此事。

张辂其人,这是老江湖了,立刻又从冠县衙门里找了几个同僚,半夜可就偷偷摸进铁佛寺去了。

但是,张辂进到铁佛寺之后,他没有对会说话的佛像多做研究,因为他压根就不相信铁佛会说话,这很显然是有人从中搞鬼,搞出这个噱头和假象来欺骗不明真相的百姓,把他们诓骗过来拜祭,你这一拜祭可不就得拿钱么?

因此,张辂围着大殿转悠了好几圈,还真让他找到了一个十分隐秘的洞口,这洞口半人大小,人要蹲着才能进去,刚进去的时候崎岖难走,但是走上一段时间就越来越通畅,空间也逐渐变大,说白了这就不是一个洞,而是一个地道,而且是一个人工挖掘痕迹非常明显的地道,张辂举着火把走啊走,他就来到了铁佛寺大殿的地面下。

那您说张辂怎么就能确定他所处的位置就是大殿下呢,很简单,因为他抬头,就看到了大殿里铁佛的底座已经被掏空,佛像铁铸的内部构造一览无余,而且刚好能塞进个人去。

什么意思嗯?就是大殿上的铁佛底部,和地面其实是相连接,相通的。

(佛造像)

看到这一幕,张辂是豁然开朗了,什么佛像开口说话?这不明摆着是有和尚事先藏在中空的塑像内假托神佛之名吗?

案子,就这么破了。

一干策划此事件的僧众们全被官府给捉了回去,至于他们这段时间敛聚的钱财,当然退回是很难了,因为早就被他们挥霍一空了。

铁佛寺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破旧的窗棂透过几缕微弱的光线,洒落在铁佛寺的佛像上,只有灰尘流转。

寒山筠柏独相守,禅钟远送月半明。松间小径留陈迹,常思云外远行僧。

沧海茫茫无尽处,青灯熠熠照禅心。休言世上多纷扰,且悟浮生一刹真。

文章最后,赋诗一首,聊表寸心。

2 阅读:715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简介:趣说历史,带你看点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