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鲜膜厚度”的夜视镜,可以让你摆脱沉重的传统设备

知新了了 2024-06-05 08:49:39

从晚上开车到在黑暗中在房子或公园里导航,在很多情况下,戴上一副简单的夜视镜会很方便,人类光学感知之外的世界可以前所未有地被照亮。这一愿景可能会成为现实,通过一项技术突破,用保鲜膜厚度的超薄薄膜或镜头,可以向日常消费者提供这种难以捉摸的视角。

来自澳大利亚ARC转换元光学系统卓越中心(TMOS)的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求使夜视变得方便和可穿戴,摆脱笨重昂贵的头戴式设备和镜头附件。

他们的新发现允许所有复杂的光处理沿着一个更简单、更窄的路径进行,这本质上意味着该技术可以被包装成一个重量不到一克的夜视膜,可以放置在现有的透镜框架上。

每天戴一副夜视眼镜,看起来和阅读或驾驶眼镜差不多,可能会改变我们在天黑后工作和娱乐的方式。从深夜在公园散步时找到你的狗,到提高驾驶和步行的安全性,这有太多的潜力。

那为什么我们还没有戴上这种夜视镜四处走动呢?传统的夜视包括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看到光子通过一个物镜,进入一个由两个重要部分组成的电子图像增强管。首先,光电阴极将光子转化为电子,然后流入由数百万个空穴组成的微通道板,以大量繁殖电子。接下来,电子落在一个涂有磷的屏幕上,当它们碰到荧光粉时,就会发出绿光,照亮通过夜视系统观看的场景。

可以理解的是,这种方法目前还不可能装到超薄的塑料薄膜上。

相反,TMOS研究人员使用了基于超表面的上转换技术,这种技术本质上为光子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更容易的途径。光子穿过共振超表面,在那里它们与泵浦光束混合。非局部铌酸锂超表面提高了光子的能量,并将它们吸引到可见光谱中,而不需要先将它们转换为电子。它也不需要低温冷却 ——在传统的夜视中,这种冷却可以减少噪音,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因此可以省去更多笨重的夜视仪机械装置。

首席研究员德拉戈米尔·内舍夫表示:“这些结果为监控、自主导航和生物成像行业等提供了重要机遇。降低夜视技术的尺寸、重量和功率要求就是一个例子,说明元光学和TMOS正在做的工作对工业4.0和未来技术的极端小型化至关重要。”

当你透过“镜头”看时,这项新技术还能捕捉一张图像中的可见光和不可见光(或红外线)。传统上,夜视系统捕获每个光谱的并排视图,因此它们不能产生相同的图像。这对用户意味着什么?基本上,可以更好地看到黑暗中的东西。

作者罗西奥·卡马乔·莫拉莱斯说:“这是在非局部超表面上从1550纳米红外线到550纳米可见光的高分辨率上转换成像的第一次演示。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些波长,是因为1550nm是一种红外线,通常用于电信,而550 nm是人眼高度敏感的可见光。未来的研究将包括扩大该设备敏感的波长范围,旨在获得宽带红外成像,以及探索图像处理,包括边缘检测。”

最新的工作改进了他们之前使用砷化镓超表面对夜视的研究。这一次,他们发现铌酸锂超表面在更宽的表面积上提供了更有效的光处理。

“人们说,由于非局部超表面固有的角损失而无法收集到大量信息,因此不可能高效率地将红外线上转换为可见光,”主要作者劳拉·瓦伦西亚·莫利纳说。“我们克服了这些限制,并通过实验证明了高效的图像上转换。”

这项研究发表在《先进材料》杂志上。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知新了了”!

0 阅读:28

知新了了

简介:专注于新知、科普及趣闻的传播,日耕不辍,天天新鲜。